與高聳入云的伯蘭峰,拔地而起的孤山相比,海拔只有900多法尺的帕拉丁山簡直就是一個小土堆。不過,這并不能改變它在法蘭人心中的特殊地位。
一千多年前,法蘭人酋長圣克洛維的王位被其兄弟希爾德里克篡奪。克洛維能剛出生的兒子查理也被被拋棄在洶涌的瑞塞茵河中,后來,他被緩退的河水沖到帕拉丁山腳。一只雄鷹與一匹牝馬養育了他。之后,他又為一個武士所收養。長大后的查理奪回了王位,并四處征戰,建立了法蘭尼亞王國。并被教會封圣,是為圣查理。
功成名就后,圣查理在帕拉丁山頂建立了他的宮殿。圣查理去世后,這座宮殿便成為了如今的圣查理大教堂。
大教堂前面是能容納30萬人的圣查理廣場。這廣場被兩個半圓形的長廊環繞,每個長廊由284根高大的圓石柱支撐著長廊的頂,頂上有142個教會史上有名的圣男圣女的雕像,雕像人物神采各異、栩栩如生。廣場中間聳立著一座由一整塊石頭雕刻而成的方尖碑。方尖碑兩旁各有一座美麗的噴泉,涓涓的清泉象征著巴德爾·密特拉·阿波羅賦予教徒的生命之水。所有走進圣查理廣場的人無不為這宏大的場面而感慨。
大教堂門前左邊樹立著圣查理高大的雕像,他神情自若、面帶微笑,右手握著代表王權的圣劍,左手拿著代表著智慧的寶珠。他頭上的縷縷卷發、臉上的根根皺紋、下巴上的撮撮胡須和身上的層層長袍無一不被雕琢得細膩、逼真。如果把臉和頭發涂上真實的顏色,一定會被當作真人。
教堂門前的右邊豎立著另一座高大精美的雕像:圣查理的王后,圣女克洛提爾德。她年輕秀麗,溫文爾雅。身著寬大的斗篷和長袍,雙眼微闔,張開雙手。仿佛在憐憫世人。
教堂的門楣上,用凜然莊重的大寫字體刻著“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這句話出自《圣約·創世紀》,講述了那不可直呼名諱的創世神創造光明的故事。法蘭人信仰的巴德爾·密特拉·阿波羅便那是創世神的長子,替祂掌管光明。
整個教堂的內部呈十字架的形狀,所有的廊柱、天花、門窗全部鑲金。在十字架交叉點處是教堂的中心——帕拉丁圣殿。這帕拉丁圣殿當年是作為查理曼的私人禮拜堂兼埋骨之處修建。所有圣騎士都會在被冊封的那天晚上來此祈禱,以至于“帕拉丁”成為了圣騎士的代名詞。
帕拉丁圣殿的中心點的是由大理石制成的祭壇,祭壇上整整齊齊地碼放著祭祀刀、圣體龕、苦像、蠟臺、祭臺布、圣體燈、圣杯、圣膏油、圣水,除此之外,還有兩只被捆住的犧牲:一只是白色的羔羊,另外一只是健壯的小牛。
祭壇后面是一個黃金制成的王座,王座上端坐著一具骷髏。那具骷髏身披精金鎧甲,頭戴金冠。他就是神圣的查理的遺骨。
圣查理遺骨后面還有一尊巨大的石像。這石像描繪了一個外貌俊美的青年。他左手拿著一棵草藥,右手提著一把七弦琴,腰間佩著一柄寶劍,背后背著一桿大弓。祂就是掌管光明、太陽、醫藥、戰爭的神祇,萬軍之主,萬王之王,不可戰勝的太陽。祂的名字很多——高盧人稱祂為“魯格·麥克·埃索倫”;波斯波利斯人稱祂為“光輝燦爛的阿胡拉·馬自達”;亞該亞人稱祂為“密特拉”;羅曼人稱祂為“阿波羅”;諾德人稱祂為“巴德爾”;而有著諾德人血統,又有著羅曼人靈魂的法蘭人則將這兩個名字雜糅起來,變成了“巴德爾·密特拉·阿波羅”。
巴德爾·密特拉·阿波羅雕像上方是教堂頂部的八角形穹頂。穹頂上面的壁畫描繪了創世神創造光之王的景象——右側穿著飄逸長袍的白胡須老者是創世神,祂的右臂舒張開來,生命之火從祂的指頭中傳遞給了位于畫面左側的光之王。而后者則以同樣的方式舒展左臂,接過生命的火焰。
“嘎吱”教堂那古老的木門被推開了。幾個人影走進教堂。原來是查理、貞德、皮平三世與他的另外兩個孩子。
隨著他們的眼睛逐漸適應了黑暗的環境,他們發現一個白色的影子正站在祭壇后,如同雕像般一動不動。
忽然,那個白色的影子站起身子,借著教堂里的燭光朝著眾人走來。當他走到面前時,查理才認出那個白影——是的,他就是托賓大主教。
“您來了,圣騎士查理·德·查理。”托賓大主教用十分正式的語氣說道。
“是的,托賓大主教冕下,我來了。”查理用同樣十分正式的語氣答道。
“來吧。”托賓大主教將他的學生拉到祭壇前。而他本人則回到祭壇后面。
“吾主光之王巴德爾·密特拉·阿波羅呀……”托賓大主教提起祭祀刀,一下割開羔羊的喉嚨,再將小牛的脊椎刺斷。
“吾將此獻祭給您,愿您賜福于您面前這個圣騎士。”托賓大主教一邊念念有詞下,一邊畫了個十字。
然后,托賓大主教把兩只犧牲的血灑在祭壇的周圍。再十分熟練地把犧牲的皮剝掉,切成塊,肺腑與腿用圣水洗凈。
最后,托賓大主教將圣膏油抹在祭肉上,用燭臺點燃。
沒一會兒,兩只犧牲便被燒盡,縷縷馨香輕盈地升騰。這種燔祭表示信徒將毫無保留的完全奉獻給巴德爾·密特拉·阿波羅,他的敬拜與禱告隨著馨香上達神明。
當最后一點火星也消失后,眾人便齊齊跪在祭壇前,向神祈禱。
祈禱完畢,眾人懷著無限深情走出了教堂。
教堂對面是一汪湖水。這汪湖水靜靜地映著皎潔的月光,仿佛一面鑲嵌在大地中的銀鏡。
這就是著名的圣克洛提爾德湖。當年圣查理戰死后,圣克洛提爾德也不愿意獨活,投入此湖自盡。據說,圣克洛提爾德后來化為了仙女,居住在此湖中。
湖中有一座小島,島上有一棵高大的橡樹。這橡樹葉片嫩綠,葉緣金黃,花朵似一串串金黃的火焰。這就是由巴德爾·密特拉·阿波羅親手種下的黃金圣樹伊爾蘇明爾。
兩人通過一座青磚拱橋來到了湖心島上。
伊爾蘇明爾下是數千把古老的寶劍,每一把寶劍上都刻著一個名字。這就是“劍之墳墓”。每一把劍的下面都埋葬著它的主人——一位曾經追隨圣查理浴血奮戰的騎士。
劍之墳墓的中心是一個發出耀眼的光輝的火球,仿佛連太陽也墜落到了地上。走進一看,原來那是一堆熊熊燃燒篝火,火焰在黑暗中舞動,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神秘而迷人。這就是太陽神圣火。太陽神圣火是一千多年前,圣查理親自用凹面鏡匯聚太陽光點燃的,盡管經歷了一千多年的風雨,也依然沒有熄滅。
據說每一位法蘭尼亞國王駕崩后,圣劍咎瓦尤斯便會神秘消失,幾日之后又會不知被誰插入這堆篝火中。繼任者必須要拔出咎瓦尤斯才算是真正的法蘭尼亞國王。
大主教向他的學生做了個手勢,示意他躺在圣火下。
查理不敢吱聲,順從地在圣樹下盤腿坐好。他合上雙眼,等待巴德爾·密特拉·阿波羅的召喚。
他聽到托賓大主教離去的腳步聲,然后便什么也聽不見,看不見了。
四下里漆黑一片,冷得出奇。查理從未感覺過這么冷,似乎體內所有的熱量和活力都被吸走了。
他壯著膽子將眼睛睜開一條細縫,但眼前的景象立刻使他睜大眼睛。
他仰天而望,只見夜空變得異常清澈,好像有什么東西落下。
查理定睛細看,頓時熱血上涌。
原來是一道七彩繽紛的彩虹!
它盤旋著緩緩落下,來到了大地上,來到了圣樹下,來到他的面前。查理看得心里撲通直跳。
幾個戰士從彩虹中走出來,他們的鎧甲,武器都閃耀著金光,雙眼都射出白色的光芒。
那一刻漫長得猶如過了千百年,卻又短暫得就像電光閃過。彩虹橋里所有的戰士都降臨了。圣樹所在的小島被他們帶來的光照得明亮耀眼。他們把查理圍在當中。查理發現距離他最近的一些戰士竟然是那么熟悉。他在楓丹白露宮的墻上看過他們的畫像。
有圣查理、“大帝”查理一世、“征服者”路易二世……
“歡迎你,查理。”這個說話聲似乎糅合了查理認識的所有人的聲音,但又像只有一個人在說話,“你準備好了嗎?”
查理環視四周,卻沒有看見有誰在說話。他強作鎮定地說:“是的,我準備好了。”
圣查理步態矯健地走上前來,猶如一頭威武的雄獅。
“恭喜你,查理。你已經告別了過去,成為一位圣騎士,領受巴德爾·密特拉·阿波羅的意志,誓死保衛你的國家,捍衛你的信仰,崇敬你的祖先,嚴格遵守騎士法則。”
其他戰士們也都高聲歡呼這位圣騎士的名號:“查理!查理!”
忽然,歡呼聲減弱下來。查理感到情況有些不妙。他看見圣查理的眼睛死死盯著他的身后,于是急忙轉身,眼前的情景頓時讓他失聲大叫。
他的身后不知道什么時候多了一個身著紅裙的女人。她沒有頭,頸項上只有一道觸目驚心的傷疤,仿佛有什么人用斷頭臺將她的頭砍下來了似的。
查理急忙向左右張望,想知道英靈殿的戰士們怎么解釋這件怪事,不料他們忽然都不見了,會場上只剩下他和那個女人。
“大難就要臨頭了……”查理聽到圣查理的聲音,可是他什么也看不見,“……你將經歷三次背叛……”
查理大聲喊道:“等等!別離開我!我聽不懂您說的話!”
可是沒有人向他解釋這個可怕的預言。女人頸項上的那道傷疤開始往外汩汩冒血,血流越來越大,最后形成了一條血河朝查理涌來。血浪滾滾而來,四周充滿了死亡的氣息。
查理大叫:“不!”但沒有任何人回應他,只有血流的嘩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