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我們真的能去府城嗎?”四娘眨巴著大眼睛,聲音里帶著難以置信的歡喜,小手緊緊攥著柳蕓的衣角,生怕這只是一場夢。
院子里的老槐樹投下斑駁的樹影,夕陽的余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灑落,將地面染上一層金色。蟬鳴聲此起彼伏,帶著盛夏特有的慵懶。
“當然是真的。”柳蕓輕輕撫摸著女兒的發頂,目光溫柔。
她看著興奮得像只小兔子般蹦跳的四娘,嘴角不自覺地揚起一抹笑意。
“太好了!”三郎和四娘異口同聲地歡呼,聲音之大驚飛了樹上的麻雀。兩個小家伙手拉著手在院子里轉圈,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
韓宇趕緊捂住耳朵,無奈地看了眼自家這對活寶:“小點聲,都要把隔壁李嫂子吵醒了。”
大郎和二郎雖然年紀大些,但眼中也閃爍著掩飾不住的期待。
他們站在廊下,努力維持著大孩子的穩重,可微微顫抖的手指還是暴露了內心的激動。
“阿娘......”大郎欲言又止,眉頭微蹙,“學堂那邊......”
柳蕓看出了兒子的擔憂,輕聲安慰道:“這個你們不用擔心,為娘自有辦法。”她拍了拍胸脯,語氣堅定。
“那銀錢......”二郎小聲問道,聲音里帶著幾分擔憂。他最懂事,總是為家里的開銷操心。
柳蕓走到二郎身邊,溫柔地揉了揉他的腦袋:“咱們家又不是揭不開鍋,這點銀子還是有的。”
她在心里盤算著:手里有六十多兩銀子,雖說不富裕,但帶著孩子們去府城見見世面還是綽綽有余的。
這些年來省吃儉用,總算能讓孩子們圓個夢了。
夜色漸深,月光如水般傾瀉而下,卻澆不滅孩子們心中的興奮。他們在院子里追逐打鬧,歡笑聲不絕于耳。
“阿娘,府城真的有那么大嗎?”四娘扯著柳蕓的衣袖問道。
“比咱們這兒大十倍都不止。”柳蕓笑著回答,“那里的街道上車水馬龍,到處都是商鋪,賣的東西應有盡有。”
“真的嗎?”三郎瞪大了眼睛,“比集市上還要熱鬧?”
“那當然。”柳蕓點點頭,“府城里還有戲樓,每天都有說書先生講故事......”
孩子們聽得入迷,眼睛里閃爍著憧憬的光芒。
“行了,都回屋睡覺去。”看著天色已晚,柳蕓板起臉,“明天還要準備行李呢。”
等孩子們都回房后,韓宇湊了過來,臉上帶著幾分猶豫:“娘子,家里的牛......”
“交給大院那邊照看,風車磨坊的銀錢歸他們。”柳蕓打斷了他的話。
“這......”韓宇欲言又止。
“怎么?你有意見?”柳蕓挑眉,目光帶著幾分威嚴。
“沒,沒有。”韓宇訕訕地摸了摸鼻子,不敢再說什么。
月光下,柳蕓望著孩子們的房間,輕聲嘆了口氣。
孩子們從未有過這樣的見識,這是他們走出這個小村莊的第一步。
次日一早,晨光熹微,柳蕓就帶著三郎四娘去了家塾。
韋夫子正在整理書簡,聽到腳步聲抬起頭來:“這么早?”
“夫子。”柳蕓福了福身,臉上帶著幾分哀戚,“家中姑祖母去世,需得去府城奔喪。”她遞上一封信,聲音低沉。
韋夫子接過信看了看,嘆了口氣:“既是為盡孝道,準了吧。不過也要記得溫習功課。”
三郎四娘強忍著笑意,低著頭應是。他們還從未見過阿娘這般說謊,心里既緊張又覺得有趣。
另一邊,韓宇也用同樣的理由在沈夫子那里為大郎二郎請了假。
回家路上,四娘忍不住問:“阿娘,說謊是不對的,為什么我們要騙夫子?”她小臉上寫滿了困惑。
柳蕓蹲下身,與女兒平視:“有時候,一個善意的謊言,能帶來更多的快樂。”她輕聲解釋,“就像冬天里,即便再冷,娘也會說'不冷',這樣你們才能安心讀書,對不對?”
四娘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但還是覺得有些疑惑。
回到家中,柳蕓開始張羅準備行李。她將幾件干凈的衣裳疊好,又準備了些干糧和水囊。
院子里的幾只雞,養了一年多,個頭都不小。它們在院子里悠閑地踱步,時不時啄幾下地上的米粒。
“要不殺了帶路上?”韓宇建議道,眼睛里閃著期待的光芒。他已經想象到香噴噴的雞肉的味道了。
“先問問三郎四娘的意見。”柳蕓說。這幾只雞可是三郎四娘的寶貝,若是他們舍不得,那就另想辦法。
沒想到四娘一聽就雙眼放光:“我要吃雞腿!”她拍著小手,興奮地說道。
三郎雖然有些不舍,但看到妹妹期待的樣子,也點了點頭:“那就殺吧,反正它們也長得夠大了。”
于是,一家人干脆把大院的人都叫來,一起分享這頓餞行宴。院子里很快就飄起了誘人的香氣,引得鄰居們都探頭張望。
“你們當真要去府城?”韓老漢端著碗,喝著熱氣騰騰的雞湯,還是有些不敢相信。在他的印象里,村里人一輩子都難得出一趟遠門。
“是啊,讓孩子們見見世面也好。”柳蕓笑道,給老人添了些湯。
鄭氏和穆氏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這一趟下來,沒個八兩銀子打底,怎么夠?但看著柳蕓胸有成竹的樣子,她們也不好多說什么。
夜深了,柳蕓站在院子里,看著滿天繁星。夏夜的風帶著幾分涼意,吹散了白天的燥熱。
明天一早,他們就要啟程了。
柳蕓回到房間,將裝銀子的荷包又檢查了一遍,確保一切妥當。
床上,四娘已經睡熟了,小臉上還帶著笑意,想必是在做著關于府城的美夢吧。
柳蕓輕輕為她掖好被角,在她額頭上落下一個輕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