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柳灣鎮求學記
- 穿成婆婆,她帶飛全家
- 雪里飄霜
- 2469字
- 2025-05-07 19:49:43
漁船抵達柳灣鎮渡口,陳三樹和陳四田興奮地東張西望,對一切都充滿好奇。
“一會兒先去濱水客棧找你們大哥,”周琴輕撫兒子的腦袋,眼中滿是慈愛,“把這些東西能賣的都賣了,再去找你們大嫂。”
陳大頭見到親人,喜出望外。周琴帶兩個兒子認路后,麻利地把東西賣給竹掌柜。
“瞧這眼神,聰明又機靈,肯定有前途!”竹掌柜仔細盯著陳三樹和陳四田,連連夸贊。
周琴心中暗喜,卻不動聲色地道:“喲!這種好事都能讓我們趕上,一會兒可得好好謝謝你們!”
租住的院子里,周琴忙著教授桃枝新的菜品。“用這種粉跟牡蠣拌在一起,放入蒜苗雞蛋和調料,可以做蚵仔煎,”她麻利地操作著,“我再教你腌制脆爽的酸甜蘿菔,配著一塊兒吃,別提多美了!”
桃枝聽得津津有味,眼中滿是崇拜。蚵仔煎的香氣彌漫開來,勾起了眾人的食欲。
臨走前,桃枝拿了四兩銀子交給周琴,“阿娘,這是我跟大頭商量好的,兩個小叔子要念書,我們也幫不上什么忙,給他們出一年的束脩還是可以的。”
周琴看著銀子,心中五味雜陳。她望著兒子們狼吞虎咽的模樣,眼中閃過一絲復雜。
背起行囊,周琴帶著兒子們踏上了去往青河的路。船只在江面上破浪前行,周琴的目光卻飄向遠方。
青河鎮的輪廓漸漸清晰,周琴握緊了兒子們的手。她知道,這不僅是一次求學之旅,更是一個新的開始。
踏上碼頭的那一刻,周琴深吸一口氣。“來吧,孩子們,”她輕聲說道,聲音里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顫抖。
兄弟倆緊緊跟隨在母親身后,眼中滿是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一絲忐忑。周琴看著眼前熙熙攘攘的街道,心中暗自盤算著接下來的安排。
春風拂柳,桃花初綻。周琴領著兩個孩子踏入青河鎮的學堂,心中滿是期待與忐忑。門前稀疏的桃樹雖還未盛開,但她已能想象來年繁花似錦的景象。
“來者何人?”門房攔住了他們的去路,眼中透著幾分警惕。
周琴微微一笑,聲音平和卻不卑不亢:“是來求學的。”
門房聞言,態度頓時和善了幾分。他領著三人穿過庭院,來到一間雅致的書房。三位先生正在其中討論學問,見有人來便停下了交談。
林秀才打量著周琴母子,開口問道:“哪個孩子要念書?”
“兩個都要。”周琴的語氣平靜而堅定。
這回答讓三位先生都有些意外。林秀才皺眉道:“嬸子,你可知道讀書的花銷不小?”
周琴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毅:“一年八兩銀子,我算過了。”
年長的先生若有所思地看著周琴,緩緩問道:“你打算讓他們讀多久?”
“五年。”周琴直言不諱,“足夠看出他們是否有天賦了。若是有,我必定繼續供著;若是沒有,至少他們能識文斷字,也能找個體面的活計。”
老先生眼中閃過一絲贊許,捋須道:“你倒是個明白人。這段時間送孩子來的父母,大多只顧望子成龍,卻不知讀書也需天賦。你能如此通透,實屬難得。”
他轉向兩個孩子,和藹地問:“你們叫什么名字?”
“陳三樹。”
“陳四田。”
王秀才聽罷,差點嗆到,詫異地看向周琴。
周琴有些尷尬地解釋道:“村里人,賤名好養活。”
老先生捋須沉吟,“這名字確實不太雅觀。不如我給他們取個新名字如何?”
兄弟倆聞言,立刻跪下磕頭,“請先生賜名。”
“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老先生慈祥地說,“就叫陳永德、陳永禮吧。”
兩個孩子欣喜若狂,連連道謝。周琴心中也是一陣歡喜,兒子們有了這么好聽的名字,想必以后在學堂里也能抬起頭來。
周琴將準備好的束脩禮物奉上,三位先生頗為滿意。禮物中不僅有銀子,還有蚵仔煎、如意糕、五花肉、野茶、美酒等八樣物品,顯示出她的用心。
門房領著兄弟倆去了學舍,周琴叮囑他們要好好讀書。分別時,陳永禮眼中含淚,聲音哽咽:“阿娘,我舍不得你。”
周琴強忍住心中的不舍,摸了摸兒子的頭,“要聽話,好好學習。阿娘得了空就來看你們。”說完,她轉身離去,生怕多留一刻就舍不得走了。
回到柳灣鎮,周琴將學堂的情況告訴了陳大頭。陳大頭聽說弟弟們有了新名字,也躍躍欲試。
周琴笑道:“你要是想換,我給你們都取個新名字。”她沉思片刻,“你就叫陳永智,老二叫陳永林,小丫叫陳玉琳。”
陳大頭欣喜若狂,“阿娘,你真厲害!這幾個名字都好聽!”
正巧竹掌柜來到后廚,陳大頭興奮地喊道:“掌柜的,以后叫我陳永智!”
竹掌柜下意識應了聲:“好的,大頭。”
陳永智一臉無奈,周琴在一旁忍俊不禁。她心想,這改名字的事還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習慣的。
正當周琴準備跟桃枝分享這個趣事時,門外響起了敲門聲。她放下手中的活計,走去開門。
門一開,周琴愣住了。來人竟是許久不見的沈長福。他站在門口,目光復雜地看著周琴,欲言又止。
周琴心中一陣波瀾,不知該如何應對。她深吸一口氣,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沈大哥,好久不見。”
沈長福擦了擦額頭的汗珠,腳步匆匆。他剛從龍溪灣回來,貨物脫手得干凈利落。濱水客棧的大頭告訴他周大娘來了,他便急忙尋了過來。
沈長福從貨箱底下的暗格里取出銅板和碎銀,小心翼翼地擺在桌上。“這次收的貨是二兩銀子,賣了四兩半,按約定一人一半。”他說著,眼中閃過一絲喜悅。
周琴直接把錢交給桃枝,拉著沈長福坐到一旁。“你來得正好,我跟你說說你大伯那邊的情況。”周琴壓低了聲音,眉頭微皺。
沈長福一聽,身子微微一僵,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聲音。“我大伯和大伯娘豈不是氣瘋了?”他問道,聲音里帶著幾分不安。
周琴嘆了口氣,“可不是嘛!聽說還去陳家鬧,結果被反將一軍。現在欠親戚的錢還不上,陳家那邊還等著沈家給個交代。你大伯娘又不肯讓你堂弟離開學堂,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我琢磨著你這邊要是日子還過得下去就繼續待著,先別回去,等個兩三年再說。”
沈長福聽完,臉上神色變幻不定。他咬了咬嘴唇,低聲道:“多謝大娘告知,原本我還想著秋收過后回去一趟,如今看來是不成了。”
為了表示感謝,沈長福從貨箱里取出一塊料子,塞到周琴懷里就匆匆離開。周琴想追出去,桃枝攔住了她。
“算了阿娘,沈貨郎也不缺這點料子。”桃枝說著,眼中帶著幾分理解,“既然是他的一番心意,您收著就是,正好我得了空還能給您做一身夏衣。”
見周琴猶豫,桃枝又補充道:“沈貨郎天生就是干這行的,自從來了柳灣鎮,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等大姐夫那邊開始打獵出貨,他立刻就去接了,一趟下來少說也能分一兩銀子。到現在他已經跑了十趟,掙的錢絕對不少于十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