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梧桐村的學堂
- 穿成婆婆,她帶飛全家
- 雪里飄霜
- 2389字
- 2025-07-17 00:12:46
村里的日子過得平靜,卻暗潮涌動。
周琴坐在馬車里,手中捏著一封從梧桐村送來的信。窗外的陽光透過車窗灑進來,在她手中的信紙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信上的字跡有些潦草,卻透著一股難掩的急切。
車輪碾過青石板路,發出規律的咯噔聲。馬車內鋪著柔軟的墊子,散發著淡淡的香氣。陳三樹坐在對面,目光不時瞥向母親手中的信。
“阿娘,是村里出什么事了嗎?”陳三樹終于按捺不住,湊過來關切地問道。他的眉頭微蹙,聲音里帶著一絲擔憂。
周琴抬起頭,嘴角勾起一抹溫和的笑意,“不是壞事,是好事。”她將信遞給兒子,纖細的手指在信紙上輕輕點了點,“村長想在村里建個學堂。”
“學堂?”正在啃著點心的陳二牛突然來了精神,放下手中的糕點,擦了擦嘴湊了過來。
周琴靠在軟墊上,目光透過車窗望向遠處,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往事。“當初要不是有機會讀書,我也不會有今天。”她的聲音輕柔,帶著一絲感慨。
“村長這個想法確實不錯。”陳三樹將信仔細看了一遍,認真地說,“這些年來,咱們村靠著作坊,家家戶戶都富裕了。是該想想孩子們的前程了。”
馬車輕輕顛簸,車廂里一時陷入沉思。陽光透過窗欞在地上畫出細碎的光斑,隨著馬車的前行輕輕搖晃。
“我看村長的信上說,他們已經商量好了地方,就在宗祠邊上。”周琴打破沉默,手指輕輕撫過信紙的邊緣。
陳二牛咽下最后一口點心,“那地方確實合適,地勢平坦,位置也好。”他頓了頓,眉頭微皺,“就是請先生恐怕不容易。”
“錢到位了,什么都好說。”周琴輕輕搖頭,語氣篤定。
“阿娘準備出多少?”陳三樹放下信,目光灼灼地看著母親。
“我出一千兩。”周琴說得輕描淡寫,仿佛在談論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這么多?”兩兄弟同時驚呼,聲音在狹小的車廂內顯得格外響亮。
周琴抿了抿唇,眼神堅定,“教育是大事,咱們不能小氣。”她的手指輕輕敲擊著膝蓋,“這些年,咱們家賺了不少錢,也該回報村里了。”
“俺也貢獻一百!”陳二牛立刻表態,胸脯拍得啪啪響。
“咱跟進一百銀子。”陳三樹緊跟著說,生怕落后似的。
周琴看著兩個兒子爭相表態的模樣,嘴角泛起一絲笑意。她輕輕擺手,“我已經想好了,老大慷慨解囊掏四百,您三位每人掏二百銀子,小丫也出一百兩,全從公中支。”
說完,她喚來跟隨的丫鬟竹茵,“去取我的印章來。”
竹茵麻利地從隨身的包袱里取出印章和銀票。周琴提筆寫起回信,字跡流暢有力。
與此同時,梧桐村的宗祠里正熱鬧非凡。村民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爭論著學堂的事。
“村長,我覺得請個童生就夠了。”王氏坐在條凳上,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說道,“反正就是教孩子們認字。”
“童生哪夠啊!”白氏立刻反駁,手里的蒲扇搖得更快了,“現在咱們村不比從前了,好歹也得請個秀才。”
陳老頭坐在太師椅上,聽著眾人爭論。他抽了口旱煙,煙霧繚繞中開口道:“待把私塾搭建完畢再議。”
這話一出,頓時讓喧鬧的宗祠安靜下來。
“對,先把學堂建起來。”村長也跟著說,他轉向陳老頭,“陳老三,你跟陳有、陳鋒商量商量,怎么建合適。”
陳老頭將煙袋在椅子扶手上磕了磕,琢磨了一會,“我看就建個二進院子,前院寬敞些,中間一排四間教室,兩側各四間房,左右各開個小院子,一個給孩子們方便,一個給先生做飯洗衣。”
“這規模不小啊。”村長摸著下巴,有些擔心地說。
正說著,送信的小伙計跑進來,滿頭大汗,“村長!夫人回信了!”
村長接過信,顫抖著手打開。看完后,他愣在原地,久久說不出話來。
“怎么了?”眾人急切地問道。
“夫人...夫人她們一家子,一共出了兩千一百兩!”村長的聲音有些發顫。
這話一出,整個宗祠瞬間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沒想到,周琴會這么大方。這筆錢,足夠建一座氣派的學堂了。
“那就按陳老三說的建!”村長回過神來,激動地說,“不,規模再大些!”
“對!”陳老頭點點頭,“前院再加個操場,后院再建個藏書樓。”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宗祠里的氣氛越發熱烈。
“先生的事也得早做準備。”白氏提醒道。
“對,得請個有真才實學的。”王氏也改變了主意。
村長站起身,環視眾人,“這么大的事,得召集全村開個會。”
就在這時,又一個人跑進來,“村長,隔壁陳家村的族長來了!”
村長一愣,“他來做什么?”
“聽說是為了學堂的事。”那人答道,“說他們村也想參與。”
這下,宗祠里更熱鬧了。
村長摸著下巴思索片刻,“請他進來說話。”
陳家村的族長走進來,帶著幾分拘謹,“聽說你們要建學堂,我們村...也想讓孩子們來讀書。”
“這...”村長看向眾人。
“讓他們來啊!”陳老頭突然說道,“多幾個孩子讀書是好事。”
“對!”白氏也跟著說,“反正學堂建得大,多幾個孩子沒什么。”
村長點點頭,“那就這么定了。不過,你們村也得出錢。”
“這是自然!”陳家村族長連連點頭,“我們村商量過了,能湊個五百兩。”
就這樣,學堂的規模越來越大,影響也越來越廣。
遠在城里的周琴并不知道,她的這筆錢,讓整個梧桐村,乃至周邊的村子都沸騰了起來。
馬車繼續向前,車輪碾過青石板路的聲音依舊規律。
周琴望著窗外飛逝的景色,嘴角掛著淡淡的笑意。
這一刻,春風拂過,帶來遠方的希望。
清晨,村里的泥瓦匠群漸漸聚集在一起,臉上都帶著艷羨的神色。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地上,在泥土路面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叔,您這大兒媳婦可真是厲害啊!”一個年輕后生搓著手,滿臉諂媚,眼睛里閃爍著貪婪的光芒,“我們一輩子也掙不來這么多銀子,難怪現在都說經商好啊!”
我站在人群后方,看著他們議論紛紛的樣子,不由得搖了搖頭。微風吹過,帶來遠處地里新翻的泥土氣息,混雜著幾分若有若無的草木清香。
村長站在一旁,眉頭微微皺起,臉上的皺紋更深了幾分,顯然對這樣的言論有些不滿。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煙袋,那是他思考時的習慣動作。
“你們懂什么?”陳老頭倒是笑呵呵地擺手,渾濁的眼睛里閃過一絲無奈,“哪有那么簡單?老大是立了功,宮里賞賜的銀子田產不少。至于經商嘛...”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急切的面孔,“這老頭實在太外行了,只知道出門做買賣得養護衛,還得請鏢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