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山村私塾的新生與商隊的輝煌
- 穿成婆婆,她帶飛全家
- 雪里飄霜
- 2586字
- 2025-07-17 00:12:46
周圍的人群頓時安靜了幾分,但眼中的熱切絲毫未減。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躁動不安的氣息。
“大哥府上豢養百名侍衛,光是這個每年就得花幾千兩銀子。”陳老頭的聲音沙啞中帶著幾分警告,“再加上請鏢師...”話說一半,他突然停下,眼神中閃過一絲擔憂。
我注意到人群中有幾個年輕人交換著眼色,顯然還是不信這番話。果然,立刻就有人嚷嚷起來:“叔,您該不會是嚇唬我們吧?”說話的是王家的小兒子,一個剛滿二十的后生。
陳老頭冷笑一聲,臉上的褶皺堆積起來:“要不你們自個兒去鎮上打聽打聽?臨山鎮那么多商隊過往,隨便找個茶棚坐坐,什么消息打聽不到?”
王氏連忙插話,她那布滿老繭的手不停地搓著衣角:“可不是嘛!前些日子我還聽說,有支商隊在云南府遇到山匪,死了好些護衛呢!那些山匪兇得很,連孩子都不放過!”
“我聽說是在泰安府!”魯氏臉色發白,聲音都有些發抖,“聽說那些山匪專門沖著商隊來的,把人都給...”
“不對不對,是在咱們秀州府!”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子顫巍巍地用拐杖敲著地面,“就在上個月,我家那口子親眼看見官府抬了七八具尸首回來!”
我看著眾人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心里暗暗好笑。這傳言倒是越傳越邪乎了。遠處的雞鳴聲傳來,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氣氛。
村長適時開口,他的聲音沉穩有力:“別想那些有的沒的。咱們村現在的日子過得不錯,把村里的作坊經營好才是正經。”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對了,侯爺說過需要大量辣子,誰要是愿意種,費用絕對實惠。”
這話一出,頓時把大家的心思都拉了回來。就連一直想著出門闖蕩的陳剛也沉默了,他低著頭,手指無意識地摳著衣角。
接下來的日子,村里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村學的建設上。磚瓦一車車地運來,工匠們忙得不可開交。有了周琴給的兩千多兩銀子,村長干脆決定建一座氣派的青磚瓦房大院。
原本計劃的二進院子擴建成了三進院子,還多出了六個小偏院和一個寬敞的活動院落。大家齊心協力,趁冬雪未至竣事。工地上每天都熱鬧非凡,錘聲叮當,吆喝聲此起彼伏。
磚匠們在墻上刻著精美的花紋,木匠們則在雕刻著復雜的藻井。就連平日里最懶散的村里后生,也主動來幫忙搬磚運瓦。空氣中彌漫著新鮮的木屑味和泥土的芬芳。
當秀州名儒的匾額一一掛上,整個私塾頓時顯得莊重肅穆。雕梁畫棟,飛檐翹角,處處都透著書香氣息。我看著村民們走路都放輕了腳步,不禁莞爾。就連那些調皮的孩子,也不敢在院子里追逐打鬧了。
管家送來了一批字畫,都是秀州書院先生和舉人的作品。村長激動得說話都不利索了,他的手微微發抖:“多謝夫人!就是...這糟老頭沒文化,不知該怎么掛...”
私塾有了模樣,唯缺教書先生與學子。在管家的建議下,村長和陳老頭去縣衙求助。他們早出晚歸,為的就是給村里的孩子找個好先生。
沒過兩天,幾位才子聞名而至。他們穿著整潔的長衫,手持折扇,舉止文雅。村里人還從未見過這樣的讀書人,一個個都好奇地打量著。
“村長,現在不比從前了。”宋明武捋著胡須笑著說,他的目光掃過院落的布局,“得請幾個不同的先生才行。懂營造的,懂術數的,懂醫道的,還得請個武師傅,免得孩子們都成了弱不禁風的書呆子。”
村長聽后震驚得說不出話,額頭上的皺紋都擠到了一起:“這...這要花多少錢財啊?”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腰間的錢袋。
“其實也不多,”宋明武不緊不慢地解釋道,“每位夫子月薪三兩,再加些糧食就成。現在的讀書人,最重要的是安身立命,只要待遇公道,自然會用心教導。”
宋明武看著村長掰著手指頭算賬的樣子,忍不住笑出聲來。每位師傅三兩銀錢,五位便需十五兩銀子,一年進賬一百八十兩白銀...這可把一輩子沒見過這么多錢的老人家愁壞了。他的臉上寫滿了糾結,眉頭皺得能夾死蚊子。
遠處傳來一陣鳥鳴,打破了院子里的寧靜。陽光斜斜地照在新修的圍墻上,在地上投下長長的影子。空氣中飄蕩著淡淡的墨香,仿佛預示著這個小山村即將迎來的變化。
與此同時,周琴站在永寧侯府門前,望著那熟悉的門匾,寒風吹拂著她的衣袖。府門上的銅環在冬日的陽光下泛著冷光,恍如隔世。
這一路從秀州府北上,途經永安府時特意繞道去了蕭家。陸三夫人不僅答應同行,還幫她采買了一批貨物。想到這趟行程的收獲,周琴的嘴角不自覺地揚起一絲笑意。
云州一帶的生意做得順遂,光是這一趟就讓她賺了五千兩。按照陳三樹的建議,她只出手了一半貨物,又用這筆銀子置辦了當地的絲綢、茶葉和瓷器。到了都城后,這些貨物全部脫手,又進賬一萬五千兩。
寒風中,陳三樹搓了搓手,湊近母親。“阿娘,您看起來心情不錯。”他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是盛滿了星光。
周琴伸手輕撫著兒子的肩膀,感受著掌心傳來的溫度。“這一趟能賺這么多,確實讓為娘喜出望外。”
“要不要多組建幾支商隊?”陳三樹眨了眨眼,臉上寫滿了興奮,“多雇些護衛,咱們的生意可以做得更大。”
周琴聞言搖頭失笑,伸手點了點兒子的額頭。“你這孩子,樹大招風的道理都不懂。護衛多了,御史們怎么看?”
話音未落,府門吱呀一聲打開。陳大頭和桃枝早已等候多時,看到母親和弟弟的身影,陳大頭箭步沖上前去。
“可想死我了!”他一把將母親和弟弟摟在懷里,聲音中帶著幾分哽咽,“今年總算能熱鬧過年了。”
陳三樹被大哥勒得喘不過氣,連忙掙脫開來,故作正經道:“大哥,我們是來趕考的,豈是鬧著玩耍的。”
“臭小子,還學會裝模作樣了。”陳大頭笑罵著,抬手揉亂了弟弟的頭發。
周琴看著兩個兒子打鬧,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這些年來,她獨自帶著三樹在外經商,雖然事業蒸蒸日上,卻總覺得缺了些什么。如今一家人團聚,才讓她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進了府中,周琴將陸三夫人介紹給陳大頭夫婦。陸三夫人穿著一身藏青色的綢緞衣裳,舉手投足間盡顯大家風范。
“我只為熟悉路徑,一會兒就走。”陸三夫人笑著說道,眼角的細紋里藏著溫和。
這一路上,她對陳三樹悉心教導,哪怕在車駕之上也不曾松懈。每當三樹遇到難解的典籍,她總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為他講解。陳三樹的學問突飛猛進,早已將她視為大儒般敬重。
“先生留下來用飯吧。”陳三樹懇切地說道,眼中滿是期待。
陸三夫人擺手,“我娘家在都城,自有去處。”她頓了頓,目光落在陳三樹身上,“倒是你,若有空不妨隨我去一趟崔家,我父親若能指點你幾句,必定受益匪淺。”
陳三樹眼前一亮,“待我梳洗一番就隨先生前去。”
“是否先遞張請柬?”周琴問道,語氣中帶著幾分謹慎。
不等司馬氏回答,陳三樹已經吩咐明珠去準備了。
此時的歐陽府內,崔老夫人顧氏正被小女兒司明玉鳳鬧得頭疼。廳內的炭火燒得正旺,可顧氏卻覺得渾身發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