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迷茫與成長
- 穿成婆婆,她帶飛全家
- 雪里飄霜
- 2411字
- 2025-06-18 00:11:47
她說著,目光在屋內掃視一圈,似乎在尋找什么。“起初還不明顯,誰也沒在意。昨兒個我家老頭子去河邊轉悠,發現水位足足降了半尺!你說奇怪不奇怪?這一年天公可真給面子,上游沒關閘,河道下方依舊未開閘,這水位怎么就降了呢?”
陳老三和沈氏面面相覷,一時無言。屋內的氣氛突然變得凝重起來,連沈氏的啜泣聲都停了。
“我家老頭子腿腳不利索,想趁著過年找些年輕人沿河查看。這不,我來找你娘商量此事。”韓氏的目光在屋內轉了一圈,“對了,她人呢?”
陳老三搖頭,眉頭微皺:“昨晚說今早要帶福生出去拜年,別的也沒說。”
“什么?”韓氏騰地站起來,凳子在地上劃出刺耳的聲響,“兩個老人帶著孩子出門,你們也放心?這要是出點什么事......”
被韓氏這么一說,兩口子也不好再吵,各自沉默下來。沈氏低著頭,手指絞得更緊了,陳老三則是靠在門框上,眉頭緊鎖。
此時的后山上,白氏和陳老頭正帶著陳福生往河邊趕。山路崎嶇,陳福生走得很慢,像是對周圍的一切都提不起興趣。
梧桐村的磚瓦作坊遠近聞名,常有商人來此采購。為了方便水路運輸,村民特意修好了一條通往河道的山路。路邊的雜草叢生,偶爾有野兔竄過,卻也驚不起陳福生半點興致。
渡口雖然簡陋,只有幾根歪歪斜斜的木樁,但只要在竹竿上系塊布搖一搖,很快就會有漁船來接。白氏看著孫子失魂落魄的樣子,心里一陣陣發疼。
“奶奶要帶你去的地方猜到了嗎?”白氏輕聲問道,聲音里滿是關切。
陳福生搖頭,目光依舊空洞,像是丟了魂似的。
“就不好奇?”陳老頭溫和地問,伸手想摸摸孫子的頭,卻在半空中頓住了。
見孫子依舊沉默,夫妻倆眼神交匯片刻,眼中滿是心疼和無奈。山風吹過,帶來遠處集市的喧囂,卻驅散不了三人之間的沉默。
到了柳灣鎮,三人直奔燒烤鋪子。大過年的,店里生意紅火,香氣四溢。江冬江北兩兄弟忙得團團轉,臉上卻帶著喜氣洋洋的笑容。
“阿東阿南,過年還這么忙啊!”白氏笑著打招呼,聲音里帶著幾分刻意的輕快。
江冬忙放下手中的活計迎上前:“阿公阿婆快請坐,這位是......”他的目光落在陳福生身上,帶著幾分好奇。
“我小孫子,三房的,年紀和你弟差不離。”白氏說著,輕輕推了推陳福生的后背。
陳福生的目光落在江北身上,眼中終于有了些許神采。江北正在烤架前忙活,動作麻利,臉上掛著陽光般的笑容。那是一種陳福生已經很久沒有過的表情了。
江北望著陳福生低落的神情,心中一軟。陽光透過窗欞灑在少年清瘦的側臉上,將他的輪廓鍍上一層淡淡的金邊。
“不會沒關系,我教你。”她放緩語氣,像哄著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
陳福生眼睛一亮,連連點頭。他的手指緊張地絞在一起,又怕弄臟了身上的長衫,只得將手背在身后。
“先把袖子挽起來。”江北示意他看自己的動作,“廚房里講究的是利落。”
陳福生笨拙地模仿著,卻總是把袖子卷得歪歪扭扭。江北看不下去,上前幫他整理。少年的手腕纖細得讓人心疼,皮膚白皙,一看就是從未干過重活的。
“你先看著我怎么做。”江北拿起一塊生肉,“切肉要順著紋路,這樣煮出來才嫩。”
陳福生湊近了看,鼻尖幾乎要碰到案板。江北無奈地往旁邊挪了挪,“別太近,小心濺到衣服上。”
一上午的時間里,陳福生打翻了兩次湯鍋,切壞了三根蘿卜,還差點把手指切到。但他始終興致勃勃,絲毫不見沮喪。那副認真的模樣,倒讓江北想起了自己剛學做菜時的樣子。
“你看,我切得還行吧?”陳福生舉著一塊形狀不規則的肉片,眼中帶著期待。
江北看著案板上大小不一的肉片,忍俊不禁:“勉強及格吧。”
“那我再試試!”陳福生擼起袖子就要繼續。
“夠了夠了,”江北連忙攔住他,“再切下去,今天的肉都要報廢了。”
過了午時,面館里的客人漸漸散去。廚房里的熱氣也消退了些,只剩下炭火偶爾發出的噼啪聲。江北坐在門邊的凳子上擇菜,陳福生也跟著坐下幫忙。
“你每天都這么忙嗎?”他一邊笨手笨腳地摘著菜葉,一邊問道。
江北的手指在菜葉間翻飛,動作熟練得像是在跳舞:“鋪子里事多,我要是偷懶,別人也會跟著松懈。再說了,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
“月入幾何還不是白給?”陳福生眨著好奇的大眼睛,“我聽說在鋪子里做工,一月能有好幾百文呢。”
江北看他天真的模樣,嘴角不自覺地揚起:“我和大哥的情況特殊些。表姐讓我們打理鋪子,每年能分一成利潤。月里多的時候能有三十幾兩,當年也攢下不少銀兩。”
“這么多!”陳福生驚得差點從凳子上跳起來,手中的菜葉撒了一地,“我娘說鋪子里的活計一月才幾百文呢!”
江北彎腰幫他撿起散落的菜葉:“你娘說得對。我們鋪子里其他人確實月錢不高,但像濱水客棧的小二,一月能有八百文。再加上過節的賞錢和剩余的吃食,日子也過得不錯。”
陳福生掰著手指頭算了半天,臉色突然變得蒼白。陽光下,他的臉龐顯得更加單薄。
“那我娘為什么非要我讀書?”他喃喃自語,聲音里帶著幾分迷茫。
江北詫異地看著他:“讀書怎么了?想讀書的窮娃多如過江之鯽。你能讀書是好事啊。”
“以前我也喜歡讀書。”陳福生的聲音漸漸哽咽,“村里的小伙伴都羨慕我。可到了興州城,一切都變了。同窗們要么看不起我,要么就埋頭苦讀。我想學他們刻苦,可怎么都快樂不起來。”
他低著頭,手指無意識地揪著衣角:“娘一開始只說讓我認幾個字就好,現在卻要我考秀才當大官。我好怕,怕我做不到,怕娘會失望......”
淚水一滴一滴地落在他的衣襟上,洇出一片深色的痕跡。江北手忙腳亂地給他擦眼淚,心里一陣酸楚。她想說些安慰的話,卻不知從何說起。
就在這時,門口傳來一陣腳步聲。
“阿公!”江北猛地站起來。
“阿爺!”陳福生哭得嗓子都啞了,慌忙擦著眼淚。
陳老頭慢悠悠地走進來,渾濁的眼睛里滿是慈愛。他摸了摸孫子的腦袋,從懷里掏出一百文錢。
“福生吃了不少,這些夠嗎?”老人家的手有些顫抖。
“不用不用!”江北連忙推辭,“這頓我請福生。他幫我擇了這么多菜呢。”
“那怎么行?”陳老頭執意要給,“做生意就該算清楚賬。”
江冬適時從里間走出來,看到陳老頭,立刻熱情地打招呼:“陳老伯來了!快請坐。”他一邊給陳老頭倒茶,一邊說起家里的近況。
聽完江冬的話,陳老頭笑得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