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飴糖與貝殼
- 穿成婆婆,她帶飛全家
- 雪里飄霜
- 2362字
- 2025-05-07 19:49:43
夜色漸濃,村長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韓氏聽見腳步聲,連忙迎了出來。
“老頭子,你這是跑斷了腿?”她遞上一碗熱茶。
村長接過,一飲而盡,長嘆一聲。他從懷里掏出一個蕉葉包,遞給韓氏。
韓氏打開一看,驚訝道:“這么多飴糖?你哪來的錢買這個?”
“是周琴給的謝禮。”村長解釋道。
韓氏臉色微變,“那個寡婦?”
“別這么說,”村長擺擺手,“她現在不一樣了。”
韓氏冷哼一聲,“病一場就能改性?我看未必。”
村長搖頭道:“你沒看到孟氏那張臉,嘖嘖。”
韓氏一愣,“周琴打了孟氏?”
“那倒沒有,”村長搖頭,“不過也差不多了。”
韓氏若有所思,“聽你這么說,她是真的變了?”
村長點點頭,“至少比以前懂事多了。”
韓氏將飴糖收起,嘟囔道:“希望如此吧。”
村東的草棚里,周琴正在為幾個孩子講故事。陳大頭突然開口:“阿娘,我們什么時候能有自己的房子?”
周琴一怔,摸了摸兒子的頭,“很快就會有的。”
陳二牛插嘴道:“真的嗎?我們能住上磚房嗎?”
周琴笑道:“當然,而且會是最好的磚房。”
陳四田興奮地說:“那我們就不用再擠在這個小草棚里了!”
周琴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她看著孩子們天真的笑臉,心中五味雜陳。
不遠處,陳老二家的燈火忽明忽暗。孟氏的咒罵聲隱約傳來,陳老二的嘆息聲隨之而起。
江宼搖搖頭,輕聲對孩子們說:“睡吧,明天還要早起呢。”
草棚里很快安靜下來,只有蟲鳴聲不時響起。周琴躺在稻草堆上,望著星空出神。她想起了自己的娘家,那個飄蕩在江面上的家。
“爹,娘,你們現在在哪里呢?”她喃喃自語。
江風拂過,帶來一絲涼意。周琴裹緊了單薄的被子,心中涌起一陣苦澀。
天剛蒙蒙亮,陳大頭就起身了。他輕手輕腳地走出草棚,生怕吵醒熟睡的家人。今天,他要去找陳漢問貝殼的事。
村里漸漸有了人聲,炊煙裊裊升起。陳大頭背著魚簍,穿梭在田間小路上。路過的村民紛紛打招呼,他也一一應答。
“大頭啊,這是要去哪兒?”一個大嬸問道。
陳大頭笑著回答:“去找陳漢叔問點事。”
大嬸點點頭,又問:“你阿娘還好吧?”
陳大頭說:“托您的福,阿娘很好。”
大嬸拍拍他的肩膀,“有你這個懂事的兒子,你阿娘就放心了。”
陳大頭不好意思地低下頭,繼續往前走。
來到陳漢家,卻發現只有巧竹一人在家。
“花姐,陳漢叔呢?”陳大頭問道。
巧竹搖搖頭,“不知道,一大早就出門了。”
陳大頭有些失望,“那我改天再來吧。”
正要轉身離開,陳漢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大頭?你找我有事?”
陳大頭回頭,見陳漢背著魚簍走來,連忙上前說明來意。
陳漢聽完,摸著下巴思索片刻,“貝殼倒是不難弄到,不過你阿娘要那么多貝殼做什么?”
陳大頭如實相告:“阿娘說要用來燒石灰,建房子用。”
陳漢驚訝道:“你阿娘還懂這個?”
陳大頭點點頭,眼中滿是自豪,“是啊,阿娘懂的可多了。”
陳漢笑了笑,“行,我最近正要去洛河,到時候幫你們多弄些貝殼回來。”
陳大頭大喜,連連道謝。
回家的路上,陳大頭心中充滿希望。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幫阿娘實現建房子的愿望。
草棚里,周琴正在教幾個孩子識字。突然,陳二牛問道:“阿娘,我們什么時候能回娘家看看啊?”
周琴一愣,苦笑道:“阿娘也不知道他們現在在哪里。”
陳四田好奇地問:“外祖父他們住在船上嗎?”
周琴點點頭,“是啊,他們是漁民,常年在江上討生活。”
陳大頭若有所思,“阿娘,等我們有了房子,maybe外祖父他們就能來看我們了。”
周琴摸摸兒子的頭,心中五味雜陳。她不知道父母是否還在洛河上,也不知道他們是否還記得這個嫁出去的女兒。
夜幕降臨,周琴坐在草棚外,望著遠處的江水發呆。陳大頭悄悄走到她身邊,輕聲說:“阿娘,我今天去找了陳漢叔,他答應幫我們弄貝殼。”
周琴回過神來,欣慰地笑了,“真是個好孩子。”
陳大頭猶豫片刻,問道:“阿娘,您真的能用貝殼燒出石灰嗎?”
周琴點點頭,“放心吧,阿娘一定能做到。”
夕陽西沉,洛河邊灑滿金色余暉。陳大頭站在陳家籬笆門外,心中忐忑不安。他深吸一口氣,終于鼓起勇氣向前走去。
籬笆內,陳巧竹正蹲在地上摘野菜。聽見腳步聲,她抬頭一看,頓時眼睛一亮。
“大頭哥!”她歡快地喊道,隨手丟下野菜就要往門口跑。
陳大頭見狀,嘴角不禁微微上揚。“我找你阿爹有事。”他輕聲說,目光柔和地看著這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
陳巧竹聞言,立刻轉身朝后山跑去,一邊跑一邊大聲呼喊:“阿爹!阿爹!”
玉華山下,陳家小院幽靜宜人。陳巧竹的呼喊聲在山間回蕩。不多時,一個魁梧的身影出現在山路上。
“怎么了?”陳漢還未下山,便扯著嗓子問道。
“大頭哥找你!”陳巧竹興奮地回答。
陳漢松了口氣,放慢腳步走到女兒身邊,寵溺地摸了摸她的腦袋。父女倆一同往家走去。
陳大頭遠遠地就看見陳漢腰間掛著兩只肥碩的兔子。他眼中閃過一抹羨慕,卻很快收斂了情緒。
“漢叔,”陳大頭開口道,聲音有些緊張,“我想去洛河下魚簍捕魚,想問問你哪個地方比較合適。”
洛河支流眾多,如同樹根般遍布祥和縣。陳大頭對于哪里兇險、哪里魚多、哪里適合下簍子,卻是一無所知。
陳漢的目光落在陳大頭帶來的三個魚簍上,眉頭微微一挑。“這些是你做的?”
陳大頭點點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是我阿娘想的法子,我照著做的。”
陳漢拿起魚簍仔細端詳,連連稱贊:“不錯不錯,這想法很新奇啊!里面還有擋板,魚兒進去就出不來了。用這玩意兒抓魚,準能滿載而歸。”
陳大頭被夸得有些不知所措,臉上微微發熱。陳漢卻已經開始摩拳擦掌,準備試試這新鮮玩意兒。
“成,”陳漢道,“晌午過后你來我這里,我帶你去洛河下魚簍。”
陳大頭大喜過望,連連道謝。他轉身要走,陳漢卻將人喊住,“拿著,這只兔子帶回去。之前巧竹生病多虧了你阿娘幫忙。”
陳大頭連連搖頭,嚇得落荒而逃。
陳巧竹在一旁咯咯直笑,“阿爹,你把大頭哥哥嚇跑了!”
陳漢無奈地笑道:“你大頭哥哥不敢拿,那我們就殺一只,晚點給他們送去些。畢竟人家先幫了我們,禮尚往來懂不懂?”
陳巧竹似懂非懂地點頭,陳漢寵溺地揉了揉她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