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雨薇的臉越來越紅,被妹夫這么擺弄,實在有些不好意思,她低著頭,看著陳守信認真的側臉,心里泛起一絲異樣的情緒。
“洪姐,你試試看,哪里不舒服我再調整。”陳守信站起身,退后兩步觀察著整體效果。
洪雨薇小心翼翼地站起來,試著走了幾步。她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像是發現了新大陸:“這也太神奇了!”
“你慢點,先試試有沒有問題。”陳守信在一旁提醒道。
“輕松得跟玩似的,小腿還算給點力,站得跟石頭樁子一樣穩。”洪雨薇驚喜地說道。
她轉過頭,眼神中帶著幾分期待:“妹夫,這玩意兒難弄嗎?”她想到了那些殘疾的戰友們。
“不難,就是沒法批量生產。得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單獨設計...”陳守信指著各個部位詳細解釋起來。
突然,他意識到一個問題——他是怎么知道洪雨薇的尺寸的?
洪雨薇的臉更紅了,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這個流氓妹夫,平時肯定偷看自己!
這是她第一次,用私人情緒給陳守信的人品下了定義。房間里的氣氛突然變得微妙起來,連空氣似乎都凝固了。
周語站在一旁,若有所思地看著這一幕,她注意到姐姐臉上不自然的紅暈,還有陳守信略顯慌亂的眼神。
李老太太坐在沙發上,一邊織毛衣一邊觀察著眼前的情況,她嘆了口氣,心想這分家的事情怕是要再往后推推了。
時光匆匆,又是幾天過去,陳守信最近有點煩惱。
這煩惱源于一個天大的喜事——他的媳婦周語懷孕了。這個消息讓他興奮得幾乎一夜未眠,躺在床上翻來覆去,腦海中不斷浮現未來和孩子嬉戲的畫面。
清晨,陽光透過窗簾縫隙灑進屋內。陳守信輕手輕腳地起床,生怕吵醒還在熟睡的周語。他躡手躡腳地來到院子里,仔細檢查著自行車的每個零件。
“輪胎氣壓剛剛好,剎車也調整過了...”陳守信喃喃自語,手指細致地撫過車座,突然想到什么似的,轉身回屋翻出一個厚實的棉墊。
正當他專注地給后座安裝棉墊時,周語揉著惺忪的睡眼走了出來,“這么早就起來了?”
“媳婦,你以后就別騎自行車了,我送你。”陳守信頭也不抬,繼續擺弄著棉墊。
周語走近,看著丈夫忙碌的背影,嘴角不自覺地揚起,“你這也太小題大做了。我這才一個多月。”
“不行,現在可不止你一個人了。”陳守信抬起頭,眼中滿是認真,“你和孩子的安全最重要。”
院子里傳來一陣笑聲,打斷了兩人的對話。洪雨薇正懸空蹲在紅妞的狗窩旁邊,逗弄著來福。那條傻狗像是發現了什么寶貝似的,一個勁兒地在她屁股底下鉆來鉆去。
“洪姐早。”陳守信朝她打了聲招呼。
“早啊妹夫。”洪雨薇笑著回應,指了指身下的輔助裝置,“這個真是太方便了,再也不用擔心蹲久了腿麻。”
“是啊,我給它起名叫便攜式助力支撐裝置。”陳守信略帶得意地說。
洪雨薇的眼神微微一凝,但很快又恢復如常。陳守信沉浸在自己的喜悅中,并未注意到這個細微的表情變化。
早上那道菜是王嬸子拌的下飯辣味,配上熱騰騰的白米飯,一家人圍坐在桌前,其樂融融。陳守信一邊扒拉著碗里的飯,一邊琢磨著周子軒上學的事。
“守信,”周語放下筷子,“子軒明年就該上學了,得提前打聽打聽。”
“我知道,一會兒午飯時我得去打聽打聽。”陳守信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擔憂。
到了軋鋼廠,陳守信剛好趕上簽到。呂青山朝他點頭示意,這種特殊待遇讓其他工人既羨慕又不敢多說什么。
“師傅!”李福旺像只歡快的小鳥般跑過來,“下個月要恢復考核了!呂主任說可以申請越級呢!”
陳守信笑而不語,作為師傅,他太了解自己的徒弟了,丁立軍和羅陽憑借扎實的基本功,升到六級工是板上釘釘的事。但李福旺這小子最近沉迷溫柔鄉,技術提升明顯放緩,恐怕夠嗆。
中午休息時,陳守信拿出昨晚鹵好的豬蹄,一人分了半只。剩下的半只,他特意留給了呂青山。
“呂主任,”陳守信放下筷子,“我想打聽個事。”
“什么事?”
“就是我小舅子周子軒明年該上學了,想問問需要什么手續。”
呂青山答應去問,但回來時臉色不太好看。“吳德友那個王八蛋,”他咬牙切齒地說,“非說你跟周子軒不是直系親屬,不給開證明。”
陳守信攥緊了拳頭,指節泛白。這個吳德友,真是陰魂不散。正當他發愁時,一個工友急匆匆跑來。
“陳師傅,廠長找你!”
趙副廠長的辦公室里,陳守信聽說要去接待外賓,心里頓時明白了,一定是威廉姆斯他們搞的鬼。
“趙廠長,”陳守信試探著說,“我這還有小舅子上學的事要操心...”
“這事包在我身上,”趙副廠長拍著胸脯保證,“保證給你辦妥。”
陳守信暗自好笑,這還真是因禍得福,吳德友想給他使絆子,結果反倒幫了他一把。
“那就麻煩趙廠長了。”
“應該的,應該的,你明天直接去外事辦報到就行。”
走出辦公室,陳守信心情大好,這下不僅解決了周子軒上學的問題,還能有更多時間照顧懷孕的媳婦。
回到車間,三個徒弟還在認真練習。陳守信靠在門框上,看著他們專注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師傅,”李福旺突然轉身,手里捧著一個零件,“這個我總是打磨不好。”
陳守信接過零件,仔細端詳著。“來,我教你個訣竅。首先要找準角度...”
就在這時,車間外傳來一陣騷動,陳守信抬頭望去,只見幾個穿著工作服的人簇擁著一個西裝革履的外國人走了進來。
“陳師傅,”呂青山快步走來,“這位是美國先鋒機械公司的技術顧問,想參觀我們的生產線。”
陳守信點點頭,放下手中的零件,這又是一個機會,既是對他個人能力的認可,也是對整個車間技術水平的肯定。
“Welcome to our workshop.”陳守信用不太流利但足夠清晰的英語說道。外國專家眼前一亮,顯然沒想到在這個普通的車間里能遇到會說英語的工人。
接下來的參觀進行得很順利。陳守信一邊介紹,一邊演示各種加工工藝。外國專家頻頻點頭,不時拿出筆記本記錄。
“你們的技術很有特色,”專家通過翻譯說,“尤其是這種精密零件的加工方法,非常獨特。”
陳守信謙虛地笑了笑。這些都是他們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土辦法,沒想到竟然得到了專家的認可。
送走外賓后,陳守信回到工位,繼續指導徒弟們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