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黑熊坡當真是塊風水寶地,前幾天才打了幾頭,這會兒又聚集了這么多。野豬們悠閑地拱著地,完全不知道危險正在靠近。
山風徐徐,帶著草木的清香。孫青山屏住呼吸,手指輕輕搭上扳機。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異動,野豬群立刻警覺起來。
一頭體型碩大的公豬慢慢走到前面,鼻子不停地嗅著空氣。其他野豬也停下覓食,豎起耳朵戒備著。
孫青山瞇起眼睛,手中的槍紋絲不動。經驗告訴他,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果然,沒過多久,野豬群又慢慢放松下來。
“砰!”一聲清脆的槍響打破了山林的寧靜。那頭大公豬應聲倒地,其他野豬頓時四散奔逃。孫青山又快速開了兩槍,又放倒兩頭肥碩的母豬。
處理好獵物后,他仰頭看了看太陽。時間還早,可以再往深山去看看。這些日子總覺得山里不太平,得好好查查。
臨近中午,他在一處山坳發現了幾處可疑的痕跡。地上有明顯的人為踩踏痕跡,還有幾個煙頭。這讓他眉頭微皺,山里不該有這些東西。
順著痕跡往前走,他在一塊大鐵漢后面發現了幾個罐頭盒。撿起來看了看,生產日期很新,顯然是最近有人來過。
“有意思。”孫青山輕聲自語。這片山區向來人跡罕至,突然出現這些痕跡,恐怕沒那么簡單。他仔細記下位置,打算改天再來好好查看。
太陽西斜時,孫青山拖著滿載的獵物往回走。路過祭山神的地方,發現之前掛的內臟都不見了,想必是被山里的小動物們叼走了。
回到村子時,天已經有些暗了。遠遠看去,松樹寨的炊煙裊裊升起,勾勒出一幅溫馨的暮色圖。
“青山哥回來啦!”小柱老遠就看見他,趕緊跑過來幫忙。
“收獲不錯啊!”鐵漢也迎了上來,看著那些獵物嘖嘖稱奇。
孫青山把獵物分成幾份:“這些送給幫工的鄉親,這些留著咱們吃,剩下的明天送到縣里去。”
“戴叔!”孫青山遠遠地就看到了戴福德,連忙加快腳步迎了上去,“我打了五頭野豬三只狍子。”
戴福德一時間有些手足無措,“這...你這也太厲害了吧?這么多獵物,得值不少錢呢!”
正在干活的村民們也都停下手中的活計,驚訝地看著這個年輕人帶回來的豐厚戰果。有人開始議論紛紛,說孫青山的槍法比他爹還要準。
“各位叔叔大爺這些天幫我家蓋房子,我這點心意大家可千萬別嫌少。”孫青山拱了拱手,神情誠懇。
“青山辦事就是痛快!”
“老孫家的孩子就是懂事!”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夸贊起來。這些樸實的話語讓孫青山心里暖暖的,戴福德回過神來,趕緊吩咐兒子戴建國:“建國,快叫上幾個年輕力壯的,跟青山去山里把獵物運回來!”
看著戴明志帶人匆匆離去的背影,孫青山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心想著今天的收獲,嘴角不禁微微上揚。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為了重建家園,為了回報鄉親們的幫助,他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
春日的陽光溫暖地灑在村子里,照在正在建設中的房屋上,也照在每個人忙碌的身影上。松樹寨的這一天,因為孫青山的歸來而顯得格外熱鬧。
孫青山推門進屋,飯菜的香氣撲面而來。鍋里咕嘟咕嘟冒著熱氣,灶膛里的火光將墻壁映得通紅。一股濃郁的香氣在屋里彌漫,勾起了他的食欲。
戴春燕在灶臺邊忙碌著,身影在火光中忽明忽暗。她偶爾回頭望他一眼,那眼神里帶著說不出的柔情。她的動作輕柔而熟練,仿佛天生就該在這個廚房里忙碌。
這一幕讓孫青山恍惚,仿佛回到了上一世。那時的戴春燕,也是這般賢惠溫柔。記憶中的畫面與眼前重疊,讓他心頭一陣酸澀。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門框,感受著粗糙的觸感,試圖讓自己保持清醒。
灶臺上的砂鍋冒著熱氣,香氣四溢。戴春燕用勺子輕輕攪動著鍋里的湯,白瓷勺劃過湯面,帶起一圈圈漣漪。
“快好了。”她輕聲說,聲音里帶著一絲羞澀,“就是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
孫青山站在門口,看著她忙碌的背影,喉頭微動。他想說點什么,卻又不知該說什么。最后只是應了一聲:“嗯。”
小柱和鐵漢早已告辭,說是家里還有事。這年月,能吃飽肚子就不錯了,誰也不愿意給別人添麻煩。他們離開時,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疲憊,但眼神里卻閃爍著期待——今天分到的肉,夠他們家吃好幾頓了。
午飯后,四個人圍著院子里的山芙和云芝忙活。深秋的陽光斜斜地灑在院子里,將眾人的影子拉得老長。藥材堆積如山,需要趁著好天氣趕緊處理完。
孫師傅蹲在地上,仔細檢查著每一株藥材。他的手指粗糙,布滿老繭,卻能準確地判斷出藥材的品質。“后天有雪,”他抬頭看了看天空,眉頭微皺,“雖然還不確定,但這批藥材得抓緊時間處理完。”
孫青山點點頭,加快了手上的動作。他的目光時不時瞟向戴春燕,看著她認真工作的樣子,心中泛起一絲漣漪。
“村委會廣播通知了!”戴春燕忽然指著院外的大喇叭。她的聲音里帶著一絲興奮,眼睛亮晶晶的。
院子里的人都停下手中的活計,豎起耳朵聽著。大喇叭里傳來戴福德洪亮的聲音:“松樹寨的社員們注意,孫青山為答謝幫工,特意打了幾頭野豬,每戶給了十斤新鮮的豬肉,速到村委會領取!”
話音未落,村里就沸騰了。房前屋后傳來此起彼伏的說話聲,孩子們歡呼雀躍地跑來跑去。這年頭,能吃上肉的日子少之又少,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村委會前很快就人頭攢動,村民們爭先恐后地趕來。錢有德手持名冊,站在臺階上開始點名。他的聲音洪亮,一個個念著村民的名字,顯得格外莊重。
吳秀梅像座小山似的擠到最前面,她的臉上寫滿了期待。殺豬匠歐沈八手持砍刀,動作利落地切下兩塊肉遞給她。刀光閃過,肉塊應聲而落。
“好手藝!”吳秀梅贊嘆道,小心翼翼地接過肉,生怕掉了一點。
“那是自然。”歐沈八揚著臉,手上刀法不停,“我祖上三代都是殺豬匠,這手藝跟著學了幾十年了。”
分肉的場面熱鬧非凡,村里的婆娘們趁機湊在一塊說閑話。她們東一句西一句,各種六合傳得飛快。有人說孫青山打獵的本事高,有人說他為人大方,更有人打聽他的婚事......
“聽說戴春燕今天在他家幫忙了?”
“可不是嘛,我親眼看見的。”
“這兩個人該成了。”
“就是就是,門當戶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