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鳴冤
- 嫡女風華
- 七月流火
- 1711字
- 2025-05-10 00:04:20
狀元客棧里,"宮成珠那草包都能上榜,我岳仁德落榜,天下人誰信?"岳仁德正借酒澆愁。
角落里一名醉漢忽然開口:"光在這抱怨有什么用?不如學鎮國郡主敲天聽鐘!當年她一敲鼓,連安王都被貶為庶民。"
"可我們沒有證據......"有人遲疑道。
醉漢嗤笑:"這名單不就是證據?若你們敢為自己討個公道,就該在金榜放出前敲鼓面圣!到時那些主考官還在宮里,若名單當真如此,圣上豈能不查?"
席間幾位舉子面面相覷,漸漸覺得這話有理。
醉漢又道:"我看你們是怕得罪權貴!我雖是粗人,最恨那些仗勢欺人的勛貴!"
他一番話說得慷慨激昂,惹得眾人議論紛紛。酒樓內頓時人聲鼎沸。那醉意熏熏的岳仁德手中的酒杯砸在地上,碎片四濺。他雙眼通紅,身形搖晃著站起來:"你們瞧瞧,這些年寒門學子越發艱難,今科又是如此,若不敲這天聽鐘,我等寒門子弟何日才能出頭?"
"仁義兄且慢!"同窗連忙上前拉住他的衣袖,"來年再考便是。"
"來年?"岳仁德冷笑一聲,甩開同窗的手,"你們可知道今科前十名中,竟有八位是權貴子弟?這哪里還有半分公道可言!"
那身著粗布衣衫的游俠漢子拍案而起:"好!我倒要看看,這寒門學子到底有幾分骨氣!這棍子,便由我替你們挨了。"
"薛兄!"幾個同窗面露驚慌,"此事萬萬使不得啊!"
岳仁德卻已大步流星地朝宮門方向走去,步伐雖踉蹌,卻透著一股決絕之意。
此時宮中大殿內,正振安正與諸位副考官將殿試策論呈給君主和太子過目。君主拿起董長元的卷子細細品讀,眼中閃過贊許之色。
"此篇雖不算華麗,卻見解獨到,條理清晰。"太子恭敬道。
正振安看著呂相兩個孫子的卷子笑道:"這兩兄弟文采斐然,若是隔年考試,豈不更好?"
君主輕笑:"呂相倒是惜才。"說著,將幾份優秀的卷子放在一處。
正當君臣商議金榜排名之際,突如其來的鼓聲驚得君主手中的茶盞一顫,茶水濺灑在案幾上。
"是何人敢敲天聽鐘?!"君主臉色驟變,眼中閃過一絲怒意。
蘇公公匆匆出去查看,正振安立在原地,額頭沁出細密的汗珠。自從去歲以來,這天聽鐘響了數次,每次都掀起軒然大波。
殿外傳來蘇公公急促的腳步聲:"陛下,是幾位舉子,說殿試有人徇私舞弊..."
"混賬!"君主站起身,龍袍翻滾,"朕親自過目的殿試,誰敢說有徇私?!"
正振安躬身道:"陛下,此事關系科舉公正,或許..."
"你是在教朕做事?"君主冷冷瞥了他一眼。
正振安額頭冷汗涔涔,連忙跪地:"臣不敢。"
宮外鼓聲依舊在繼續,一下下震蕩著整個皇城。岳仁德帶著幾個同窗,不斷擊打著天聽鐘。
"請陛下為天下寒門學子做主!"他們的吶喊聲回蕩在皇城上空。
周圍聚集了眾多百姓駐足觀望,竊竊私語。
殿內一陣沉默,檐下風鈴輕響。君主眼中閃過一絲寒意:"詳細說來。"
蘇公公抹了把額頭的汗:"他們說前十名早有內定,呂子福、呂子瑞、杜安泰、戚長海、蕭朝陽、宮成珠、孫玉鹿這七人,都是勛貴宦官之家的子弟。"
"有何憑據?"君主的聲音冷了幾分。
"他們說...杜安泰、蕭朝陽、宮成珠這幾家早已準備慶賀,有人買了宅邸,有人囤積米糧,還有人張羅著要擺謝師宴..."
"正振安人在何處?"君主手指捏得生疼。
"這...正大人不知去向。"
"混賬東西!"君主猛地拍案而起,"傳司法總督!傳太子!所有試卷立即封存!"
與此同時,呂府內氣氛凝重。
"糊涂啊!"呂相握著茶盞的手在發抖,青筋暴起,"子福、子瑞的才學本就出眾,為何要去巴結那正振安!"
大夫人垂首道:"妾身只是怕..."
"怕什么!"呂相打斷她的話,"我堂堂右相,他正振安算什么東西!"
三夫人在一旁輕聲道:"老爺,事已至此,不如想辦法補救。"
"補救?"呂相冷笑,茶盞"啪"地摔在地上,"現在全城都知道了!"
長子呂子福跪下:"父親,兒子知錯。"
"知錯?"呂相喘著粗氣,"你們可知道這是在自毀前程!"
大夫人小心翼翼道:"要不要去尋正大人說情?"
"不必!"呂相站起身,"我親自去見陛下。"
"父親!"幾個兒子驚呼。
"閉嘴!"呂相厲聲道,"你們已經闖禍了,現在只有實話實說,或許還能保住一線生機。"
堂內一片死寂,檐下滴水聲清晰可聞。
"你們兩個,隨我去明察司。"呂相閉目嘆息,"越早坦白,或許罪責會輕。"
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家仆慌忙進來:"老爺,街上都傳開了,說太子殿下正在查驗試卷!"
呂相面色一白,扶著椅子慢慢坐下。
"備轎。"呂相沉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