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林巧云點點頭,“但河集郵局的黃頁簿上有家具廠的聯系方式,一個字就得花七分錢發電報,跟普通郵件費用相比貴了不少,可勝在快。”
她一邊說一邊在心里盤算著:“鮮活的鴨子一元一斤,三十只包送到縣里,去打聽下他們的報價...這樣寫應該用不了一塊錢。”
老支書放下手中的文件,露出贊許的神色:“你這丫頭,做事就是利索。要是順利,明天就能收到回復,后天就能去鎮區了。”說著,他重重地拍了下桌子,“就這么辦!”
在場的人都被這一聲震得一激靈。那會兒誰舍得發電報啊,就算再怎么精簡文字,說清楚一件事也得五六毛錢。寫信便宜多了,十幾頁紙也就八分一毛錢的事。
林巧云正要將信件收起來,一旁傳來趙大力略顯局促的聲音:“巧云,那個...我剛買了腳踏車,要不要我陪你去河集?”
他說這話時,目光閃爍,手指不自覺地絞在一起,臉上泛起淡淡的紅暈。
“哦,恭喜你買了腳踏車。”林巧云笑著說,卻沒注意到對方眼中閃過的期待,“不過不用麻煩你,我騎手推車去就行,很快的。”
林主任在一旁看著這一幕,不由得暗自嘆氣。這趙大力追求林巧云的心思都快寫在臉上了,可這丫頭卻像個木頭似的,一點都沒開竅。
離開生產組,林巧云騎著手推車回到老院。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她徑直走向廚房。那塊壓在爐灶上的榆木板紋絲未動,看來青松還沒發現爐灶下的秘密。
她隨手煮了碗面條,從別院的菜地里摘了幾片青菜涮了涮扔進去。熱氣騰騰的面條勾起了她對未來生活的思念,特別是秦姐家的電飯煲,按個按鈕就能煮好飯,多省事啊。
正吃著面,外面傳來熟悉的喊聲:“巧云!巧云在家嗎?”
是亮巧媽的聲音。林巧云端著面碗去開門:“來了來了!”
她站在門口,一邊吃面一邊聽亮巧媽說話。
這已經成了她家的規矩,大家都習慣了在門外說事。
亮巧媽擦著額頭上的汗,臉被太陽曬得通紅:“今天收菜不?這幾天你不在,菜都長老了。”
“行啊,現在就收。”林巧云將最后一口面條吸溜進嘴里,“我待會還要去河集,你們送些過來就行,別太多。”
亮巧媽立刻打起精神來:“那我這就去通知大家,各家收三十斤以內,主要收大的菜。”
幾家店鋪算下來得有二百來斤,剛好是手推車能拉的極限。
亮巧媽的話音剛落,村里就傳來此起彼伏的喊聲,大家都在互相轉告這個消息。
林巧云回到屋里,開始收拾從外地買回來的東西。雖然不如從未來換來的便宜,但本地的東西用著放心。她一邊整理,一邊在心里盤算著今天的行程。
沒過多久,社員們就陸陸續續地送來了菜。有的挑著扁擔,有的用籮筐,還有的直接用蛇皮袋裝著。夏日的陽光下,每個人都汗流浹背,但臉上卻帶著期待的笑容。
林巧云仔細檢查每一份菜,將品相好的裝進籮筐。
她的動作很快,但眼光很準,一看就知道哪些菜能賣個好價錢。
“亮巧媽,你家的黃瓜長得真好。”她一邊挑選一邊說,“下次多種點這個品種。”
亮巧媽笑得合不攏嘴:“還不是托你的福,要不是你收菜,我們哪敢種這么多。”
其他社員也紛紛附和。自從林巧云開始收菜,大家的日子確實好過了不少。
以前種的菜賣不出去,只能爛在地里,現在卻成了一筆穩定的收入。
裝好菜,林巧云又檢查了一遍手推車。
輪胎氣夠不夠,鏈條松緊合適不合適,剎車靈不靈便,每個細節她都不放過。
“大家放心,”她擦了擦額頭的汗,“我這就去河集,明天一早就把錢給大家送來。”
社員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叮囑著:“路上當心點”“別著急”“慢點騎”。
林巧云一一應下,推著手推車往河集的方向去了。
太陽正毒,柏油路被曬得發燙。林巧云一路騎行,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浸透了。
路上偶爾會遇到其他村子的人,大家互相打個招呼,然后各自忙各自的去了。
到了河集,她先把車子寄存在看車大爺那里。
大爺已經認識她了,笑呵呵地幫她找了個陰涼的地方停車。
“丫頭,又來送菜啊?”大爺一邊收錢一邊問。
林巧云點點頭:“是啊。”
夏日的午后,陽光炙烤著街道,林巧云正在街頭擺攤。她的攤位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商品,從府城帶回的新潮玩意到淮南進的特產,應有盡有。
汗水順著她的額角滑落,她隨手用袖子擦了擦。
突然,一個穿著碎花布衫的大姐從對面快步走來,甚至顧不上繞到攤位前,直接翻過水泥臺子奔向她的攤位。
林巧云見怪不怪,每次她擺攤,總有人迫不及待地想第一個看她帶來的新鮮貨。
“大姐,慢點兒。”林巧云笑著說,“今天可帶了不少好東西。”
大姐已經開始翻看攤位上的商品,目光在琳瑯滿目的小玩意兒間來回掃視。
她的眼神透著急切,像是在尋找什么特別的東西。
林巧云這次準備的貨品格外豐富。一排排整齊擺放的花露水瓶子在陽光下閃著微光,旁邊是各式各樣的梳子、發卡,還有從府城帶回來的新式化妝品。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款精致的折扇,巧燕玲瓏,與河集常見的大折扇截然不同。
“這是什么?”大姐拿起一把折扇,手指輕輕撫過扇面。
扇子只有巴掌大小,收起來時像一支細長的鉛筆,打開時卻能展現出別樣的風情。
林巧云眼睛一亮,語氣中帶著幾分自豪:“這可是府城最新款式,您瞧這做工。”她接過扇子,熟練地展開,“鐵制封邊,這個卡扣設計特別巧妙,打開后扇面上的花鳥圖案也是一絕。”
大姐的眼神越發熱切:“確實精致,跟以前見過的都不一樣。”
“可不是嘛,”林巧云壓低聲音,像是在分享什么秘密,“府城的姑娘們現在都愛用這個,特別是坐火車的時候,又輕便又時髦。”
周圍已經聚集了幾個人,都在打量著這新奇的玩意兒。
“多少錢一把?”大姐迫不及待地問。
“六毛。”
“這么貴?”大姐臉上閃過一絲猶豫。
林巧云不慌不忙地解釋:“我在府城進貨就要五毛一把,運回來還要算成本,這價格已經很實在了。”她頓了頓,眼睛微微瞇起,“而且咱們河集就我這兒有賣的,獨一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