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漸沉,殿內燭火搖曳。多爾袞坐在鋪著黃色緞面軟墊的椅子上,一邊摸著大胡子,一邊瞇著眼睛。
“我家東莪當大明皇后,倒也不錯。”多爾袞的聲音里帶著幾分玩味。
豫親王多鐸聽到兄長的話,笑道:“哥哥說得對,雖說東莪才六歲,但已經有了母儀天下的氣度。”
“格格天生麗質,當得起這皇后之位!”一名滿洲將領拍著大腿附和。
“朱家太子能娶到格格,那是他祖上燒了高香啊!”又一人笑著說道。
殿內眾人紛紛附和,笑聲此起彼伏。只有范文程和洪承疇兩個漢人皺眉站在一旁,默不作聲。
多爾袞敏銳地注意到了兩人的異樣。他放下手中的酒杯,目光在兩人臉上掃過:“兩位愛卿,有什么話不妨直說。”
殿內的氣氛驟然一滯。洪承疇和范文程對視一眼,各自心中盤算著該如何開口。
洪承疇最終打破了沉默,他向前一步,拱手道:“王爺,臣以為此事恐怕有詐。”
“哈哈哈!”多爾袞突然放聲大笑,笑聲在殿內回蕩,“本王豈會不知?朱家那點心思,本王如何看不透?”
他的笑聲戛然而止,眼中閃過一絲寒光:“朱家祖上不過是乞丐出身,如今倒學會了擺架子。平日里視我等為蠻夷,今日卻想用和親來換取喘息之機。”
范文程小心翼翼地問:“王爺莫非已是成竹在胸?”
多爾袞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轉向洪承疇:“洪愛卿,你覺得如何?”
洪承疇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雙手呈上:“這是朱由檢親筆所書。”
多爾袞接過信件,仔細閱讀。燭光下,他的面容忽明忽暗,眼中的神色也隨之變幻。片刻后,他冷笑道:“封侯拜相,倒是開出了不小的價碼。洪承疇,要不你就回明國去吧。”
洪承疇聞言,臉色驟變,立刻跪倒在地:“臣對大清一片丹心,就算朱家給再多好處,臣也絕不背叛!臣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鬼!”
“起來吧,”多爾袞淡淡道,“本王不過是說笑罷了。”
洪承疇如蒙大赦,連忙起身,額頭上已經滲出細密的汗珠。
多爾袞把玩著手中的信件,若有所思:“你們說,這信上的內容可信嗎?”
洪承疇擦了擦額頭的冷汗,斟酌著說道:“這要看大沽口那邊誰說了算。若是崇禎掌權,這么看來,信的真實性就有了保證。崇禎為人耿直,不擅長玩弄心機。但若是太子已經掌控了局勢,那就另當別論了。”
“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應對?”多爾袞的目光如炬。
“不妨來個甕中捉鱉。”洪承疇小心地說道。
多爾袞瞇起眼睛:“你是想去當大明的首輔?”
“王爺誤會了,”洪承疇額頭又滲出冷汗,“臣的意思是可以答應這門親事。”
范文程見狀,立即插話道:“王爺,依臣之見,不如派八旗鐵騎突襲大沽口。”
“哈哈哈!”多爾袞大笑,“范愛卿果然了解本王的心思。既然朱家太子想娶東莪,那就得先過本王這一關。能在八旗軍的刀下活命,本王倒是可以考慮這門親事。”
洪承疇眼珠一轉,也獻上一計:“王爺,我們不如借用山海關遼東軍的旌旗戰甲,讓八旗將士假扮定王和王永吉的部下,混入大沽口...”
正說著,外面傳來通報:“稟王爺,明國總督王永吉、總兵高第求見。”
多爾袞眼中精光一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殿內的氣氛頓時變得微妙起來。
此時的王永吉和高第已經帶著不到五千人馬移駐永平府。吳三桂則帶著一萬騎兵去追擊李自成,只留下了部分兵力守衛山海關。
多爾袞早已下令,讓寧遠的百姓和士兵家眷分批返回關外。這些人一旦回到關外,就自然而然成了大清的子民。原本五萬人的山海關明軍,如今只剩下一萬六七千人還在明朝將領的掌控之下。
“傳!”多爾袞沉聲道。
片刻后,王永吉和高第走進大殿。兩人風塵仆仆,面有倦色,顯然是急匆匆趕來的。
“臣等參見王爺。”兩人行禮道。
多爾袞示意他們起身:“兩位大人不必多禮。本王正想與你們商議大事。”
王永吉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王爺有何吩咐?”
“朱家太子想娶本王的東莪格格為后,兩位覺得如何?”多爾袞直接開門見山。
王永吉和高第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訝。
“兩國能結成姻親,世代盟好,自是天大的喜事!”王永吉和高第兩人連忙恭聲道賀。
“嗯,那兩位前來有何貴干?”
王永吉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強撐著擠出一絲笑容:“王爺,我等是來告辭的。”
“哦!去哪?”
“下官等奉了令旨前往大同。”王永吉顫顫巍巍地道。
“大同那邊,如今是什么情況?”多爾袞的聲音平靜得有些可怕,仿佛在詢問今日的天氣。
王永吉喉結滾動,小心翼翼地回答:“回王爺,大同如今在流賊手中。”他頓了頓,又補充道,“不過司馬銘那廝向來是個見風使舵之人,如今流賊大勢已去,他必然會尋機反正。”
多爾袞手指輕輕叩擊著案幾,發出規律的聲響:“既如此,你們便去試試吧。”
王永吉和高第如蒙大赦,連連叩首告退。二人的腳步聲漸漸遠去,帳內重歸寂靜。
范文程立刻湊上前來,眉頭緊鎖:“王爺,就這樣輕易讓他們離開??山西那邊地勢險要,若是被明軍占據...”他的聲音中帶著明顯的擔憂。
“范大人有何高見?”多爾袞轉頭看向他。
范文程壓低聲音,眼中閃過一絲陰狠:“不如派遣精兵,半路截殺。”
多爾袞沒有立即回應,而是將目光投向一旁的洪承疇。
洪承疇輕撫胡須,緩緩開口:“王永吉、高第二人在南直隸多年,對地形了如指掌。若是有了防備,想要截殺并不容易。”他停頓片刻,繼續道,“倒不如派人去勸降司馬銘。此人既然投靠了流賊,又有何理由拒絕我大清?”
多爾袞眼中閃過贊許之色:“說得有理。暫且不動王永吉二人,以免引起對方警覺。”
“王爺英明。”洪承疇微微躬身,“眼下大沽口才是重中之重。”
多爾袞微微頷首,突然提高聲音:“多隆!”
“奴才在!”一個洪亮的聲音從帳外傳來。緊接著,帳簾被掀開,一名身材高大的年輕將領大步走入。他眼窩深邃,目光如電,正是多爾袞麾下的巴牙喇纛章京多隆。
“多隆,本王有一件要事交給你。”多爾袞嘴角含笑,“若是辦成了,不過這可是一大功勞。”
多隆抱拳躬身:“請王爺吩咐!奴才定當竭盡全力!”
“你這滿洲第一勇士,本王自是放心。”多爾袞的笑容愈發深邃,“不過這次的對手,是大明皇帝和他的太子。你可敢去?”
多隆眼中迸發出興奮的光芒:“末將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