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李自成的妙計
- 我在明末力挽狂瀾
- 醺淺月
- 2367字
- 2025-08-25 00:11:17
不過這話自然不能說出口。朱慈烺轉過身,淡淡道:“誠意伯做得不錯。武昌府城現在情況如何?”
“府城暫由護江水師控制。”劉孔昭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繼續道,“只是那漢陽鳳凰山地勢險要,若是流寇在上面架設紅夷大炮,便能封鎖江面,依然能夠炮轟城池。”
“所以你的水師……”
“已經退到玉泉府和小武康之間了。”劉孔昭的聲音中帶著幾分無奈,“臣本想死守武昌,但……”
朱慈烺擺擺手:“你做得對。現在說說李自成的水師。”
“未曾照面。”劉孔昭道,“不過據逃難的百姓說,賊軍水陸并進,水師有百余艘戰船,其中幾艘樓船,高大如城。”
船艙內的氣氛頓時凝重起來。袁繼咸和丘瑜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擔憂。
朱慈烺卻露出一絲笑意:“本宮打算親自去一趟武昌縣。”
“殿下!”幾人同時驚呼。
“先占據黃岡、小武康,在柳口布置十二磅紅夷大炮。”朱慈烺繼續道,“至于陸師,除了留守兩城的,其余全部進駐武昌府城。”
劉孔昭眼睛一亮:“殿下是要……”
“進攻!”朱慈烺目光如電,“誠意伯,你可敢隨本宮一同西進?”
“末將愿率三千水師精銳,隨殿下殺敵!”劉孔昭抱拳應道,聲音中帶著幾分激動。
皇太子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深思:“好,到了武昌后,你就做個水都留守使。”
“水都?”劉孔昭一愣。
“本宮打算合并武昌、漢陽二府,設立武漢府,與長安府并為東西二都。”朱慈烺道,“共同扼守玉水水道。”
話音未落,袁繼咸便開口道:“太子殿下,如此設二都,龍陽和北京該如何自處?恐怕會讓人覺得朝廷有偏安之意。”
朱慈烺看了他一眼,笑道:“袁大人,你可知南朝為何難成大事?”
“請殿下指教。”
“云州向來是南朝心腹之患。”朱慈烺正色道,“不能控制云州,就難以穩定南方,更遑論北伐了。眼下朝廷雖已選定金陵為都城,但荊楚江陵終究太遠。設立水都,朝廷便可兩頭兼顧。”
他頓了頓,繼續道:“至于北京,早已改為長安府。中都龍陽,離南京不過三百里,根本不成問題。”
說著,他目光掃過丘瑜和方貢岳:“兩位世伯都是江陵本地人,不如一人巡湖北,一人判武漢如何?”
最后看向袁繼咸:“至于袁大人,可為江陵、陜西、河南總督。”
三人還未答話,船艙外突然傳來一陣喧嘩。朱慈烺走到窗邊,遠遠望去,只見江面上戰船如林,正向武昌方向駛去。
水面上波光粼粼,戰船破浪前行,船上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朱慈烺知道,這一戰,注定要改變大明的格局。
而在漢陽鳳凰山上,李自成正眺望著武昌城。山風呼嘯,吹動他的衣袍獵獵作響。
“皇爺,這次繳獲了三四百萬兩銀子!”田見秀興奮地說道,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喜色。
“江陵的老財們,果然還是有兩下子。”李自成笑道,目光依舊望著遠處的武昌城,“抓了多少人?”
“回皇爺,抓了千余戴方巾的,還有上萬商賈。”劉宗敏道,眼中閃過一絲狠厲,“要不要……”
他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不必。”李自成輕描淡寫地揮了揮手,“統統押送到武昌。”
“這……”劉宗敏有些不解。
“讓他們去吃朱慈烺的閑飯!”李自成笑得意味深長,“朱慈烺不是喜歡救人嗎?那就讓他多救一些。”
劉宗敏恍然大悟,也跟著笑了起來:“皇爺高明!這些人一去,武昌府的糧食就得耗費不少。”
“不止是糧食。”李自成轉過身,看著眾將領,“這些人一去,武昌府就得分出兵力看管。再說了,這些商賈地主,個個都是人精。讓他們去攪亂武昌府的軍心,豈不是一舉多得?”
眾人紛紛稱贊。
李自成又轉頭望向江面,只見遠處水師戰船往來如織,不時有炮聲隆隆傳來。
“朱慈烺,”他低聲自語,“你不是想要這武漢嗎?那就來拿吧。”
江面上波濤滾滾,兩股勢力即將在這里展開一場驚天動地的較量。武昌城頭,戰旗獵獵,號角聲聲,仿佛在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大戰。
朱慈烺站在船頭,望著遠處的武昌城,心中已有定計。這一戰,不僅關系到大明的命運,更關系到整個天下的格局。
他轉身看向身后的將領們,沉聲道:“傳令下去,全軍準備。明日一早,我們就開始進攻。”
“是!”眾將領齊聲應道。
夜幕降臨,江面上漸漸安靜下來。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明天太陽升起的時候,這里將會爆發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
而此時的武昌城內,局勢卻并不平靜。
“大人,城內已經安置了近萬難民,糧食消耗很快。”一個官員愁眉苦臉地向城防官員報告。
“這些人都是從哪里來的?”
“大多是從漢口逃來的商賈和地主。”官員擦了擦汗,“他們帶著家眷,人數眾多……”
“夠了。”城防官員揮揮手,“先安置著吧,等太子殿下到了再說。”
城墻上,士兵們正在加緊布置防御工事。遠處鳳凰山上,不時傳來敵軍的號角聲,讓人心頭沉重。
漢口鎮,這座曾與龍城、錦城、龍山齊名的繁華都會,如今卻籠罩在一片末世般的陰霾之中。
熊熊燃燒的火光映紅了半邊天空,濃煙滾滾而上,遮蔽了原本明媚的陽光。空氣中彌漫著焦糊的氣味,夾雜著令人作嘔的血腥味。遠處不時傳來哭喊聲、求饒聲,還有大順軍士兵的怒吼聲。
永興街上,數千名商賈、士紳被大順軍團團圍住。他們臉上寫滿了恐懼,如同待宰的羔羊,瑟瑟發抖地擠作一團。有人低聲啜泣,有人默默祈禱,更多的人只是呆滯地望著天空,仿佛已經放棄了希望。
“殺!都該殺!”一名老營武士握緊了手中的鋼刀,眼中閃爍著兇光。他的刀刃上還沾著未干的血跡,在陽光下泛著令人心悸的寒芒。
“這幫吸血鬼,一個都不能放過!”另一名士兵咬牙切齒地說道,“想想咱們在山西的時候,那些晉商和讀書人是怎么坑害咱們的!”
自從在山西吃過晉商和讀書人的虧后,大順軍對這些人可沒了往日的客氣。士兵們眼中燃燒著仇恨的火焰,恨不得立刻將眼前這群人碎尸萬段。
人群中,一個黑面大漢格外引人注目。他不像其他人那樣往里躲,反而不斷地往外擠。他的動作引起了一陣騷動,周圍的人紛紛躲避,生怕被他連累。
“讓開!都讓開!”大漢粗聲喊道,聲音中帶著一股子破罐子破摔的意味。
這漢子身材魁梧,一身粗布麻衣早已被汗水浸透,背上還背著個空蕩蕩的背簍。他的臉上布滿了灰塵和汗水,卻掩蓋不住那股子倔強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