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入住明德宮
- 我在明末力挽狂瀾
- 醺淺月
- 2344字
- 2025-06-28 00:12:18
“這些兵器……”崇禎的目光在士兵們的鸞銃上停留,“都是新打造的?”
“回陛下,”王德低聲道,“都是太子殿下從江南各廠征調的工匠,日夜趕工打造。聽說光是火藥作坊就開了十幾處。”
崇禎沒有說話,只是輕輕嘆了口氣。
街道兩旁的呼聲此起彼伏:“圣上萬歲!大明萬歲!”
有退養的官員拿著單筒望遠鏡仔細觀瞧,竊竊私語:“皇上氣色尚好。”
“看來那些傳言都是謠言。”
“大明有救了!”
隊伍繼續前行,經過金陵街、朝陽門,向著孝陵方向進發。沿途的景象讓崇禎心緒難平。這座他新定都的南京城,處處都能看到太子的影子。
新修的城墻,整齊的街道,還有那些訓練有素的新軍……一切都在悄然改變。
李繼周站在孝陵新建的明德宮前,眉頭微皺。晨光微熹,院落中的青石板路上還帶著些許露水,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青草香。
“千歲爺,這里的布置還需要再添些什么嗎?”他輕聲詢問,目光不時掃過庭院各處。作為神宮監掌印太監,自從朱慈烺掌控南京城后,他就成了孝陵的主官。這段時日,他一直在忙著整頓孝陵事務。
朱慈烺負手而立,目光在院落間游移。明德宮雖然不大,但布置得井井有條。青磚白瓦之間,透著幾分古樸典雅。庭院中央一株老槐樹,枝葉繁茂,投下斑駁的樹影。
“繼周,護陵軍那邊情況如何?”朱慈烺轉過身,語氣平和地問道。
李繼周連忙上前兩步:“回稟千歲爺,已經按您的吩咐,從原先的孝陵衛軍戶中挑選了一千四百人,加上兩百名凈軍,組建成新的護陵軍。”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許景彌已經開始帶兵訓練了。這幾日天氣炎熱,他們從寅時就開始操練,到現在還在演練陣法。”
朱慈烺微微頷首。許景彌是凈軍火銃太監出身,現在擔任元帥府千戶,由他來統領護陵軍再合適不過。那人做事穩妥,訓練士卒也有一套。
“待遇方面都安排妥當了?”
“是。護陵軍的軍餉比其他新軍高出五成,雖然不用上前線,但也要保持基本訓練。”李繼周答道,“每月除了例銀外,還有米糧補貼。”
朱慈烺轉身看向遠處的田野。晨霧漸漸散去,露出一片片整齊的農田。那里曾經是孝陵衛的土地,現在已經重新劃分。原本的軍戶雖然免除了軍籍,但仍可以租種這些土地。
一畝上等水田,一年只需繳納七斗租子。這個數目看似不少,但對比之前的情況,實在是再優厚不過了。遠處,幾個農夫已經下地干活,他們的身影在晨光中若隱若現。
“千歲爺,要不要再擴建一下明德宮?”李繼周小心翼翼地問道,“現在的規模似乎有些小了。”
朱慈烺轉過身來,眉頭一挑:“擴建?這不過是個思過的地方,修得太過奢華作何?”
李繼周欲言又止,最終還是低下了頭。他知道千歲爺說得對,明德宮本就不是什么享樂之地。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皇爺駕到!”
兩名騎馬的凈軍遠遠地喊道,聲音在清晨的空氣中格外清晰。
院內的文武百官立刻列隊,準備迎駕。內閣首輔魏藻德領著文官,大元帥府軍政司都指揮使吳襄帶著武將,齊齊向宮門外走去。
朱慈烺看向李繼周:“孝陵衛舊城和云峰寺那邊都準備好了嗎?”
“回千歲爺,都已安排妥當,足夠安置隨駕官員。”李繼周擦了擦額頭的汗珠,“每處院落都打掃得一塵不染,床褥被褟也都是新的。”
“享殿也修繕完畢了?”
“是。工部的匠人們連夜趕工,把所有破損的地方都修補好了。”
“好,那就去迎駕吧。”
朱慈烺話音剛落,就見崇禎皇帝已經出現在停輦坊外。幾個月不見,崇禎的精神狀態出奇的好。他身形挺拔,面色紅潤,一點也不像個沉迷酒色的昏君。反而比之前更顯得年輕了幾分。
崇禎也不等人來接,直接帶著三十三王和一群內官宮女,大步流星地往明德宮走來。他腳步矯健,走在最前面,身后的隨從幾乎要小跑才能跟上。
等他看到出來迎接的官員時,才停下腳步。抬頭間,目光恰好落在朱慈烺親筆所題的“明德宮”三個大字上。
崇禎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明德宮?”他咬著牙,一字一頓地念道。聲音中帶著幾分壓抑的怒意。
朱慈烺看著父皇的表情,心中暗嘆。這明德宮,可不是為了讓你來思過的。
而是為了讓那些人來思過。
那些把大明江山弄得民不聊生的人。那些把七億畝良田變成兩千萬石稅收的人。那些把軍屯、官田占為己有的人。那些逼得百姓要造反的人。
是時候,該讓他們好好想想這些年的過錯了。
“父皇,”朱慈烺上前一步,躬身行禮,“孩兒已經命人準備了早膳,請父皇先用膳,休息片刻。”
崇禎沒有應聲,目光依舊死死盯著那三個大字。周圍的氣氛頓時變得凝重起來,連風都似乎停止了流動。
“明德宮?”崇禎終于開口,聲音低沉。
“父皇,明德宮內已經準備妥當,咱們先進去安頓下來。”朱慈烺的語氣溫和,卻帶著不容拒絕的堅定。
崇禎皇帝看著兒子臉上的笑容,只覺得說不出的刺眼。陽光下,那張年輕的臉龐棱角分明,哪里還有當年那個總是跟在自己身后的小男孩的影子?
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一個失去權柄的皇帝,能保住性命就已是萬幸,還奢望什么復辟?雖說大明也有明英宗復辟的先例,但景泰帝的本事,如何能與眼前這個手握重兵、根基深厚的逆子相比?
“春哥兒……”崇禎皇帝欲言又止,喉頭滾動了幾下,最終還是沒能說出完整的話來。
朱慈烺見父親神色異樣,也不多言,只是輕輕拉著他往里走。
“父皇這次怕是要在明德宮住上一段時日了。”朱慈烺的聲音在寂靜的廊道中回蕩。
崇禎皇帝木然地任由兒子帶著往前走,心已經涼透。曾幾何時,他也是這般帶著年幼的朱慈烺在宮中漫步,那時的父子倆還其樂融融。
明德宮內,一座新落成的大殿散發著淡淡木香。殿內陳設簡單卻不失莊重,處處都能看出精心布置的痕跡。
朱慈烺將父親安置在主位上,看著他恍惚的模樣,心中暗嘆。他知道,接下來的一切都不會輕松。
很快,大殿內陸續進來了一批人。三十三王魚貫而入,他們的衣著雖然華貴,卻難掩眼中的疲憊和落寞。緊隨其后的是六位尚書閣老,他們低著頭,仿佛肩上扛著看不見的重擔。
大元帥府的衛帥們昂首挺胸地走進來,鎧甲上還帶著征塵。張世澤、李明睿等都御史神情肅穆,一眾公侯勛貴則顯得局促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