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暗斗
- 繡口一吐,便是整個盛唐
- 這人正得發邪
- 2824字
- 2025-05-22 23:06:29
最先察覺到異樣的,是李大牙。他憑借其遍布洪州城街頭巷尾的“丐幫”眼線,發現近幾日城內多了不少行為詭秘的生面孔,這些人衣著普通,卻不時向人打聽“明鏡堂”和王子安的事務,出手也頗為闊綽。
“先生,不對勁啊!”李大牙找到陸川,面色凝重:“我手下的小兄弟們說,這些人不像尋常百姓,倒像是……官府里出來的人,而且問的問題,都忒刁鉆,專往咱們‘明鏡堂’的痛處上戳,什么咱們是不是包攬詞訟啊,是不是聚眾鬧事啊,甚至還打聽先生您的私生活……”
陸川聞言,心中一凜。他知道,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他立刻召集“明鏡堂”核心成員,以及安元慶和閻清瑜,秘密商議對策。
“看來,是裴相公在長安發力了。”安元慶捋著微卷的胡須,眼中閃過一絲了然:“江南道黜陟使崔客,此人我略有耳聞,是個八面玲瓏、極擅鉆營的角色。他若奉了裴相之命,定會想方設法給先生羅織罪名。”
閻清瑜柳眉微蹙:“黜陟使乃朝廷巡按,手握監察大權,若他存心構陷,我爹爹雖是洪州都督,怕也難以正面抗衡。此事,怕是有些棘手。”
蕭子敬等人也是面露憂色。
他們不怕與地方豪強斗法,但面對來自朝廷層面的打壓,卻感到有些無力。
陸川沉默片刻,眼中卻并無懼色,反而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裴行儉想用官面上的力量壓垮我,那我們就讓他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民心如鐵,不可撼動’!”
他當即做出了幾項部署:
第一,加強戒備,提防暗算。由趙三墩帶領護衛隊,日夜巡邏“明鏡堂”內外,并暗中保護核心成員及其家眷安全。同時,通過安元慶的渠道,雇傭幾名身手高強的西域武師,作為暗中策應。
第二,規范言行,不授人以柄。陸川告誡“明鏡堂”眾人,近日行事務必更加謹慎,所有案件受理、文書往來,均需嚴格依照《唐律》和“明鏡堂”內部制定的規程,不給對方留下任何口實。
第三,主動出擊,爭取支持。陸川決定,不能坐等對方發難。他要親自拜訪洪州城內一些德高望重、素有清名的宿儒名士、鄉紳耆老,向他們陳述“明鏡堂”為民請命之宗旨,以及自己改良紙張、推廣文化之用心,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這些人雖無實權,但在地方上卻有極大的輿論影響力,他們的聲音,有時比官府的公文更有分量。
第四,釜底抽薪,直指核心。陸川深知,裴行儉之所以要對付自己,根源在于當年《檄英王雞文》以及自己那“不安分”的才名。若想從根本上化解危機,或許還需要從長安想辦法。他想到了劉正風送往京城的那封密信,以及安元慶在京城的人脈。
“安大郎,”陸川轉向安元慶:“你在京中可有通達天聽的門路?或者,可否設法將我近日在洪州所為,以及裴相公欲借黜陟使打壓異己之事,‘不經意’地傳入一些……呃,與裴相公政見不合的朝中大員耳中?”
安元慶眼睛一亮,撫掌笑道:“王子安先生此計甚妙!裴人雖權勢熏天,卻也并非沒有政敵。朝堂之上,黨同伐異,本是常態。若能借力打力,讓裴相分身乏術,自顧不暇,他哪還有精力來對付遠在江南的先生?”
他當即表示,會立刻動用其在長安的商業網絡和人脈關系,設法將相關信息傳遞出去。
閻清瑜也道:“家父在京中亦有一些同年故舊,多在清流言官之列。我這便修書一封,將洪州之事以及先生的抱負詳細告知,請他們相機行事,在朝堂上為先生仗義執言。”
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場圍繞著王子安和“明鏡堂”的保衛戰,在洪州和長安兩地,同時拉開了序幕。
然而,崔客派來的那些密探,也并非庸手。
他們很快便搜集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證據”:比如“明鏡堂”受理的一些案件,確實涉及到對官府不作為的指控,這便可被曲解為“藐視官府,煽動民怨”;
比如陸川改良的“明鏡紙”,因其價格低廉,沖擊了傳統紙張市場,得罪了一些與官府有勾結的紙商。
而且很快就到公審賈胖的時間了,“唐律所”能不能行,就看最后如何結案了!
“明鏡堂”門前的喧囂漸漸平息,百姓們帶著對王子安的敬佩和對未來的期盼散去。堂內,陸川與蕭子敬、劉夫子、杜子騰等人圍坐燈下,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一絲興奮,也有一絲凝重。
“先生,今日民心可用,賈胖子已成過街老鼠!”杜子騰年輕的臉上意氣風發,“我們何時將狀紙遞進府衙,將那惡賊繩之以法?”
蕭子敬則相對沉穩,撫須道:“子騰稍安勿躁。民心雖在我,但公堂之上,講的還是證據與律法。賈胖子在洪州經營多年,黨羽眾多,府衙之內,怕也少不了他的眼線和同黨。此案若要審,必是一場硬仗。”
劉夫子點頭附和:“蕭先生所言極是。我聽聞,那戶曹參軍與賈胖子過從甚密,常為其行商提供便利,從中漁利。錄事參軍劉大人雖有清名,但在府衙之內,勢單力薄。此案若由縣尉或司法佐官初審,恐多波折。”
陸川手指輕叩桌面,沉吟道:“諸位先生所慮,正是關鍵。我們不僅要將狀紙遞上去,更要設法讓此案得到公正的審理。賈胖子在洪州的根基,主要便在‘官’與‘商’兩字。如今我們已用民心撼動其‘商’譽,下一步,便是要在‘官’字上,與他一較高下。”
他轉向蕭子敬:“蕭先生,狀紙可已完善?陳石頭老父的案子,證據鏈是否清晰確鑿?”
蕭子敬道:“回先生,陳老漢的案子,人證方面,除了陳石頭,已有三位街坊愿意匿名提供證詞,指證賈胖子手下尋釁滋事。孫郎中的診籍也已拿到,可證陳老漢受傷。只是,那五十文的攤位‘轉讓’文書,雖是強迫畫押,但在公堂之上,對方恐會矢口否認。”
陸川道:“無妨。強迫交易,脅迫是關鍵。我們有街坊證詞和孫郎中診籍,足以證明脅迫之事實。再者,那攤位價值幾何,五十文轉讓是否合乎常理,公道自在人心,府衙若要臉面,也不敢公然指鹿為馬。”
他繼續道:“除了陳老漢的案子,其他受害者的案情,也要盡快整理。我們要讓府衙看到,賈胖子在洪州,已是民怨沸騰,積案如山!他們若想平息民憤,便不得不有所作為。”
“先生,”杜子騰問道,“那我們何時遞狀紙?由誰去遞?”
陸川微微一笑:“明日一早,我親自去遞!不僅要遞陳老漢的狀紙,還要將我們收集到的其他受害者聯名的控告信,一并呈上!我倒要看看,這洪州府衙,敢不敢接下這份‘民意’!”
他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而且,我們不能只在府衙內斗法。公堂之外的較量,同樣重要。大牙!”
“先生,俺在!”李大牙應聲而入。
“從明日起,你發動所有丐幫兄弟和市井朋友,給我盯緊了洪州府衙的動靜,特別是戶曹參軍和縣尉等人的日常往來。若有與賈府之人私下接觸,或是收受不明財物者,事無巨細,都要記錄下來。”陸川沉聲道,“另外,繼續散播賈胖子的惡行,特別是他以往那些官商勾結、欺壓良善的舊案,要讓全洪州的百姓都知道,他賈胖子是如何發家的,府衙里又有哪些人是他的保護傘!”
“先生放心,這事俺在行!”李大牙拍著胸脯道。
陸川又轉向張二瘦和趙三墩:“二瘦,‘明鏡紙’的生產要加快,我們要印制更多的普法傳單和賈胖子的罪行錄。三墩,護衛隊要加強戒備,不僅要保護好‘明鏡堂’和幾位關鍵證人,也要留意賈府那邊的動靜,以防他們狗急跳墻,暗中報復。”
二人也轟然應諾。
一夜無話。次日清晨,陸川果然親自帶著厚厚一疊狀紙和聯名控告信,在數百名自發跟隨的百姓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洪州府衙門前。
府衙的衙役們何曾見過這等陣仗,嚇得連忙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