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抓內賊(下)
- 繡口一吐,便是整個盛唐
- 這人正得發邪
- 2366字
- 2025-05-11 08:00:00
果不其然,待陳伯回客棧后,阿福抹干眼淚,偷偷溜出,遠遠尾隨三人。
三人故意放慢腳步,拐進客棧旁的小巷,假裝吵架。
“這消息值二十貫,俺們得找個大買家!”
阿福躲在巷口,探頭探腦,終于忍不住,低聲喊:“幾位大哥,等……等等!”
他快步跑來,掏出一個沉甸甸的布包,顫聲道:“俺……俺有十貫,全給你們!求你們告訴俺,文書在哪兒!”
“喲,小兄弟,出手闊綽啊!十貫錢,你哪來的錢?莫不是……”
阿福嚇得一哆嗦,忙道:“別……別嚷!俺……俺攢的!”
可他汗珠滾落,布包抖得叮當作響,眼神閃爍。
就在這時,一聲朗笑從巷口傳來:“好一出‘金蟬脫殼’,想用銀錢買消息,掩飾罪行?”
青袍飄然,陸川緩步走入,目光如炬。
他早先在茶肆暗中觀察,接到張二瘦的眼色暗示,確認阿福尾隨后,悄悄跟來,待阿福遞銀錢的時候才現身。
阿福如遭雷擊,手中的布包“啪”地掉地,銀錢掉出,叮當作響。
他尖叫:“少爺?!你……你沒死?!”
他踉蹌后退,癱坐地上,嚎啕大哭,雙手捶地,哭聲滿是驚恐與絕望。
陸川冷笑,撿起布包,掂了掂,沉聲道:“阿福,十貫錢,出手闊綽!你一個欠債累累的書童,哪來的錢?還偷偷尾隨買消息,莫不是怕罪行暴露?”
阿福抖如篩糠,哭道:“少……少爺,俺……俺只是擔心您……”他低頭,指節發白。
陸川目光如刀,朗聲道:“我故意讓三位兄弟散布假消息,試探爾等真心。阿福,你為何一聽‘兇手’便嚇成這樣?還拿銀錢買消息,鐵證如山!”
此時陳伯才發現阿福不知所蹤,尋人問路,匆匆趕到。
見陳伯到此,陸川轉向陳伯,沉聲道:“陳伯,你隨我父二十年,家道中落后投靠,忠心不二。可為何近日出入賭坊?你可從來沒有賭博的習性!”
陳伯聞聲趕到巷口,老臉漲紅,急道:“少爺冤枉!老奴去賭坊,是聽聞有人散布您落水的謠言,想查幕后之人!那日碼頭有人說他知曉碼頭消息,老奴與他打聽,絕無私心!”他掏出簽文,遞上:“這是白云寺求的簽,祈求少爺平安,天地可鑒!”
陸川接過簽文,寫著“吉人天相”。
他點頭:“陳伯,你暫無罪!”
他轉向阿福,厲聲道:“阿福,你母親病重,欠債數貫,今尾隨買消息!罪證確鑿,你還有何話說?”
阿福嚇得魂飛魄散,哭道:“少爺,俺……俺沒有!”
李大牙接話:“就是!當俺們瞎?先生,這小子準是叛徒!”
趙三墩撓頭:“可他哭得怪可憐的,俺差點信了……”
阿福終于崩潰,撲倒在地,嚎啕大哭:“少爺,俺錯了!是俺……是俺一時糊涂!三天前,碼頭有個蒙面人找到俺,說只要讓您落水,就給十兩金子!俺……俺娘病重,藥錢花光了,俺實在沒辦法……”他泣不成聲,磕頭如搗蒜:“少爺,俺沒想害您!他說只要將你引到河邊,俺以為您會游水,絕沒想到……”
陸川瞇眼:“誰指使你?十兩金子,可不是小數目!”
阿福咬牙,顫聲道:“是……是裴行儉大人的人!俺不認得他,只知道他自稱是長安來的,姓李,說裴大人不愿您在洪州揚名,怕您日后威脅朝堂!他給了俺銀子,還說……還說事成之后,送俺去長安當差!俺……俺鬼迷心竅,才干了這蠢事!”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陳伯猛地站起,怒道:“好個小畜生!少爺待你不薄,你竟做出這等事!”
老陳目瞪口呆,喃喃道:“裴行儉?那可是朝中大員,怎會……”
李大牙三人更是驚得下巴都要掉了,齊聲道:“啥?朝中大官?!”
陸川心中卻一片清明,腦中浮現裴行儉的生平:此人老謀深算,善于識人,曾賞識王勃,卻因王勃輕狂(如《斗雞賦》)將其逐出長安。史載裴行儉厭惡初唐四杰,視其為不安定因素。
如今王勃在滕王閣大放異彩,定會觸動裴的神經,定會借地方勢力打壓,甚至不惜暗中下手!
陸川冷笑,轉向陳伯,溫聲道:“陳伯,這幾日你早出晚歸,可是為我奔波?”陳伯淚流滿面,哽咽道:“少爺,老奴無能,只知四處尋您,連滕王閣的盛會都未察覺!幸好您無恙,否則老奴萬死莫贖!”
陸川扶起陳伯,拍了拍他的肩,轉向阿福,沉聲道:“阿福,你受裴行儉指使,罪不可恕。但念你年幼,又為母病所迫,我不送你見官。你速歸家鄉,侍奉老母,再不可行差踏錯!”
阿福磕頭不止,泣道:“少爺大恩,俺永不敢忘!”他踉蹌起身,跌跌撞撞跑出客棧,背影凄涼。
陸川目光一轉,看向李大牙三人,拱手笑道:“三位兄臺,此局大成,多虧你們!十貫錢,我稍后奉上!日后洪州城中,還需你們多多照應!”
三人連連擺手,李大牙憨笑道:“先生,這錢俺們不能收!能幫您揪出內鬼,俺們已經賺大了!”
張二瘦嘿笑道:“就是!跟著先生,俺們都成洪州名人了!”
趙三墩撓頭:“俺只想要幾塊羊腿,嘿嘿!”
弄清楚背后是誰在害他,他瞬間輕松了很多,畢竟明劍易躲暗箭防。
至此也給他敲響了警鐘,想來也是,裴行儉的顧慮也不無道理,此后,《滕王閣序》開啟了刷屏模式,文人紛紛轉載,爆紅于大唐文壇,長安城內無不在傳閱這篇奇文。
一年后,滕王閣序終于傳到了唐高宗李治手里,他讀到欲罷不能,讀到拍案叫絕。
想到曾經因為一篇斗雞檄文將王勃逐出長安,李治后悔不已,此番讀到這樣一篇千古奇文,對王勃的好感直線上升。
他問身邊的太監:“以前驅逐王勃,是朕的錯。王勃現在在哪里?趕緊把他找來,朕要重用他。”
太監支支吾吾,就是不肯作答。在李治追問下,太監才道:“陛下,王勃不久前已墜海而亡。”
李治不再說話,獨自感傷,許久后他才嘆道:“可惜啊,可惜啊,可惜。”
可那是以前,現在的王勃沒有溺水,如果李治老兒真招他回去做官,他是去還是不去?
要知道,再過幾年天后武則天就要開始肅清朝野了,那血雨腥風之地,自己是真的不想去!
他的內心是抵觸的。盛唐雖繁華,朝堂卻暗流涌動,裴行儉的敵意只是冰山一角。
若不小心應對,稍有不慎,便可能重蹈王勃歷史上溺水身亡的覆轍。
如今只有先掙點錢,實在不行找個地方茍起來,等世局穩定了再出來,做個富家翁有什么不好,反正大唐整體上還得富饒個幾十年,那時候自己早沒了!
陸川叫來李大牙、張二瘦、趙三墩三人,嘴角微揚,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三位兄臺,我有個買賣,想請你們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