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武關山谷中,冰雪消融,溪水潺潺。劉邦勒住馬韁,望著遠處兩山夾峙間的雄關,喉嚨不自覺地發緊。武關——進入關中的最后一道門戶,城墻依山而建,高聳入云,遠看像一把巨大的鎖,牢牢鎖住了通往咸陽的道路。
“沛公,探馬來報,武關守軍不足三千。“盧綰驅馬靠近,臉上帶著不可思議的表情,“而且...守將派人來請降。“
劉邦差點從馬背上滑下來:“什么?“
“千真萬確。“盧綰遞上一封帛書,“守將王陵的親筆信,說仰慕沛公威名,愿獻關歸順。“
劉邦接過帛書,手指微微發抖。自從宛城大捷后,他們一路西進,連克十余城,但像武關這樣的要隘不戰而降,還是第一次。他下意識地回頭尋找張良的身影。
“子房,你怎么看?“
張良接過帛書細細察看,修長的手指撫過上面的印鑒。春日的陽光透過云層,照在他清瘦的面龐上,勾勒出分明的輪廓。“墨跡新鮮,印鑒無誤。“他抬起頭,眼中閃爍著警惕的光芒,“但太過順利的事情,往往藏著陷阱。“
劉邦點點頭。半年前他或許會歡天喜地地接受投降,但現在...齮臨死前的話猶在耳邊:你們中間有我們的人。
“全軍戒備,就地扎營。“劉邦下令,“派使者入關,就說...我劉邦感謝王將軍美意,明日午時親自入關受降。“
使者離去后,劉邦召集眾將議事。中軍帳內,蕭何正在匯報糧草情況:“...糧草尚可支撐半月,但箭矢損耗嚴重,需盡快補充。“
“若得武關,這些都不是問題。“酈食其灌了口酒,胡須上沾著酒漬,“關中富庶,武關倉廩必足。“
樊噲已經痊愈,此刻正不耐煩地摸著殺豬刀:“大哥,要我說,管他真降假降,咱們直接殺進去!“
“不可魯莽。“張良搖頭,“武關地勢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若強攻,縱使拿下,也必傷亡慘重。“
劉邦的目光掃過在場每一個人——蕭何沉穩,張良睿智,樊噲勇猛,酈食其狂放...還有周勃、曹參、盧綰等一干老兄弟。這些人中,真的有人暗中通敵嗎?
“明日我親率一千精銳入關受降。“劉邦最終決定,“子房、樊噲隨行。蕭何領大軍在外接應,若見關內火起,立刻強攻!“
夜深人靜,劉邦輾轉難眠。他披衣起身,走出營帳。春夜的星空格外明亮,銀河像一條閃爍的玉帶橫貫天際。遠處,武關的輪廓在月光下顯得格外森嚴。
“沛公也睡不著?“
劉邦回頭,看見張良手持一盞油燈走來,燈焰在微風中搖曳,在他臉上投下跳動的陰影。
“子房可有心事?“劉邦接過油燈,兩人并肩而行。
張良沉默片刻:“王陵此人,我曾有所耳聞。秦將世家出身,對朝廷忠心耿耿,不像是會輕易投降之人。“
“你覺得有詐?“
“十之八九。“張良停下腳步,望向武關,“但正因如此,更是機會。“
劉邦挑眉:“此話怎講?“
“將計就計。“張良的聲音輕如耳語,“王陵若真設伏,必以為我們中計。不如...“
聽著張良的計策,劉邦的嘴角漸漸上揚。油燈的光芒映照著兩人的臉龐,一個粗獷中透著精明,一個儒雅中藏著鋒芒。
次日正午,武關城門大開。守將王陵率領數十名親兵列隊出迎。他約莫四十歲上下,面容剛毅,舉止有度,怎么看都不像是會背主求榮之人。
“沛公!“王陵單膝跪地,聲音洪亮,“末將久仰大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劉邦下馬扶起王陵,近距離打量這位降將。王陵的眼睛很亮,但瞳孔微微收縮,嘴角的笑容略顯僵硬——他在緊張。
“王將軍棄暗投明,乃明智之舉。“劉邦爽朗大笑,“今日當痛飲慶賀!“
入關后,王陵殷勤引路。武關內街道整潔,商鋪照常營業,百姓們好奇地張望著這支入城的軍隊,看不出任何異常。
“沛公請看,“王陵指著遠處高聳的糧倉,“關內存糧足夠大軍三月之用,兵器甲胄更是充足。“
劉邦表面欣喜,心中卻越發警惕。這一切太完美了,完美得不像真的。
慶功宴設在關守府邸。大廳內燈火通明,數十張案幾排成兩列,美酒佳肴琳瑯滿目。王陵堅持請劉邦上座,自己則坐在下首作陪。
“沛公請!“王陵舉杯,“此乃關中名酒'白墮春釀',窖藏十年,平日連我都舍不得喝。“
劉邦端起酒杯,正要飲下,余光瞥見張良微不可察地搖了搖頭。他心領神會,假裝被酒香吸引,深深嗅了一下:“果然好酒!不過...“他突然轉向王陵,“如此美酒,豈能獨享?來人,給王將軍也斟上一杯!“
王陵臉色微變,但很快恢復如常:“沛公厚愛,末將受寵若驚。只是...軍中規矩,守將值勤不得飲酒。“
“哎!今日大喜,破例一次!“劉邦不由分說,親自給王陵斟滿,“王將軍若不飲,就是看不起我劉邦!“
廳內氣氛瞬間凝固。王陵的手按在劍柄上,又緩緩松開。他強笑著接過酒杯:“既如此...末將恭敬不如從命。“
就在王陵即將飲下的瞬間,張良突然開口:“王將軍,這酒中可是加了'斷腸散'?“
酒杯“啪“地掉在地上,瓊漿玉液灑了一地,冒出細小的白沫。王陵猛地站起,身后的親兵紛紛拔劍。
“果然如此。“張良不慌不忙地站起身,“酒中下毒,伏兵在后,很老套的計策。“
劉邦“鏘“地拔出佩劍,樊噲更是直接掀翻了案幾,殺豬刀寒光閃閃。廳外傳來雜亂的腳步聲,數十名甲士已經堵住了大門。
“劉季!“王陵撕下偽裝,面目猙獰,“今日就是你的死期!章邯大將軍馬上就到,你們這些反賊一個也跑不了!“
劉邦冷笑:“是嗎?那你看看這是誰?“
廳側小門突然打開,兩名漢軍押著一個五花大綁的信使走了進來。信使滿臉是血,懷中掉出一封密信。
“你的求救信送不出去了。“劉邦踩住那封信,“章邯遠在邯鄲,救不了你!“
王陵面如死灰,但很快又獰笑起來:“就算如此,你們也休想活著出去!弓弩手!“
屋頂突然傳來瓦片碎裂聲,數十名弓箭手現身,利箭對準了廳內眾人。
千鈞一發之際,張良突然高喊:“王陵!你可認得此物?“他從懷中取出一塊青銅令牌,上面刻著復雜的紋飾。
王陵瞪大眼睛:“這是...御賜令牌?“
“不錯!“張良聲音如雷,“我乃奉二世皇帝密旨,特來查辦趙高黨羽!趙高謀反,已被誅殺。你等若執迷不悟,就是謀反大罪,誅九族!“
這謊言編得太大膽,連劉邦都吃了一驚。但效果立竿見影——王陵的親兵們面面相覷,弓箭手的手也開始發抖。秦法嚴苛,謀反罪要株連三族,沒人敢冒險。
“胡說!“王陵怒吼,“趙丞相明明...“
“明明什么?“張良步步緊逼,“你與趙高密謀造反,證據確鑿!“他轉向那些親兵,“爾等若現在棄暗投明,尚可免罪!“
親兵們動搖了。一個人放下武器,緊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
“廢物!“王陵拔劍刺向張良,卻被樊噲一斧格開。兩人戰作一團,王陵武藝不凡,但樊噲力大無窮,十幾個回合后,殺豬刀已經架在了王陵脖子上。
“綁了!“劉邦喝道,隨即轉向張良,“子房,你這謊撒得...“
張良微笑:“兵不厭詐。“
就在這時,城外突然傳來號角聲。蕭何率領的大軍見關內火起(實則是樊噲掀翻的油燈點燃了帷幕),開始強攻。本就軍心渙散的守軍很快潰敗,武關就這樣落入了劉邦手中。
清理戰場時,蕭何從王陵的書房中搜出了更多密信。令人不安的是,其中一封明確提到了漢軍的行軍路線和兵力部署,筆跡與之前在陳留、宛城發現的如出一轍。
“內奸還在我們中間。“蕭何將密信遞給劉邦,聲音沉重,“而且地位不低,能接觸到核心軍情。“
劉邦攥緊密信,指節發白:“查!但不要聲張。“
入夜后,劉邦獨自登上武關城樓。從這里向西望去,隱約可見八百里秦川的輪廓。咸陽,那個曾經遙不可及的帝國心臟,如今近在咫尺。按照楚懷王之約,先入關中者便可稱王。
“沛公在想什么?“張良不知何時站在了身后。
劉邦沒有回頭:“我在想...我們中間是誰在出賣大家。“
“狐貍總會露出尾巴。“張良走到劉邦身旁,“倒是沛公,離咸陽越近,越該謹慎。“
“為何?“
“秦雖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張良的目光投向遠方,“沛公以為,項羽會坐視你先入關中嗎?“
劉邦心頭一震。是啊,項羽...那個力能扛鼎的猛將,被奪了兵權豈會甘心?他一定也在日夜兼程,向咸陽進發。
“子房,你說...我真能當關中王嗎?“劉邦突然問道,聲音中罕見地流露出一絲不確定。
張良笑了:“沛公還記得斬白蛇時,老婦人說的話嗎?'赤帝子斬白帝子'...天命所歸,何必懷疑?“
劉邦下意識地摸向懷中那片白蛇鱗。是啊,從斬白蛇那一刻起,他的命運就已經改變了。不管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不管內奸是誰,關中...他志在必得!
夜風吹拂著城頭上的旗幟,發出獵獵聲響。遠處,一輪明月正從云層中露出,照亮了通往咸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