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卷著雪花撲打在劉邦臉上,像無數細小的刀片。他勒住馬韁,望向遠處宛城高聳的城墻。三個月前從陳留出發(fā)時,他們意氣風發(fā);如今兵臨宛城,卻已損兵折將近千人。
“齮這個狗娘養(yǎng)的!“樊噲啐了一口,左臂上的傷口還在滲血。三天前的試探性進攻中,一支冷箭差點要了他的命。
劉邦瞇起眼睛。宛城比陳留高大許多,城墻上的秦軍黑甲在雪中格外顯眼。據探子報,守將齮是秦將中的狠角色,曾鎮(zhèn)壓過多次民變,手段殘忍至極。
“沛公,“張良驅馬靠近,白氣從口中呼出,“強攻恐非上策。“
劉邦沒有立即回答。他想起酈食其臨行前的叮囑——齮與張良有殺父之仇。韓國滅亡時,齮曾參與圍剿張良家族。
“子房,“劉邦轉向張良,“你與齮...“
“私仇事小,軍務事大。“張良的聲音平靜,但指節(jié)已經因攥緊韁繩而發(fā)白,“齮雖殘暴,但治軍有方。我軍長途跋涉,疲憊不堪,不如暫作休整,再圖良策。“
蕭何也勸道:“糧草尚足,不如先扎營,派細作入城探聽虛實。“
劉邦沉吟片刻,終于點頭:“傳令下去,安營扎寨。周勃,帶人砍樹造梯;盧綰,去附近村莊找向導。“
雪越下越大,漢軍營帳很快被白色覆蓋。中軍帳內,劉邦盯著宛城地圖,眉頭緊鎖。三日前派出的細作至今未歸,恐怕兇多吉少。
帳簾突然被掀開,蕭何匆匆走入,臉色異常凝重:“沛公,出事了。“他從袖中取出一封沾血的帛書,“我們在城外截獲一名秦軍信使。“
劉邦展開帛書,上面的字跡已經有些模糊,但內容依然觸目驚心——齮不僅知道漢軍兵力部署,連主攻方向和時間都一清二楚!
“又是內奸!“劉邦一拳砸在案幾上,竹簡嘩啦跳起,“查!給我徹查!“
蕭何壓低聲音:“此事不宜聲張,恐動搖軍心。不如將計就計...“
正說話間,外面突然喊殺聲大作。劉邦一把抓起佩劍沖出帳外,眼前的景象讓他血液凝固——宛城門大開,黑壓壓的秦軍如潮水般涌出,直撲漢軍大營!
“迎敵!全軍迎敵!“劉邦的吼聲淹沒在突如其來的戰(zhàn)鼓聲中。
戰(zhàn)斗爆發(fā)得猝不及防。漢軍倉促應戰(zhàn),陣型瞬間被沖得七零八落。劉邦在親兵護衛(wèi)下且戰(zhàn)且退,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士卒像割麥子一樣倒下。
“大哥!快撤!“樊噲渾身是血地殺到跟前,手中殺豬刀已經砍出了缺口,“我們中埋伏了!“
一支羽箭呼嘯而來,正中樊噲肩膀。巨漢悶哼一聲,竟一把折斷箭桿,反手將殺豬刀擲出,二十步外一名秦軍弓箭手應聲倒地。
“退!往東邊樹林退!“劉邦聲嘶力竭地喊道。
撤退變成了一場屠殺。秦軍騎兵在雪地上來回沖殺,漢軍潰不成軍。劉邦的左臂被長戟劃開一道口子,溫熱的血順著手臂流到指尖,滴在雪地上,像一朵朵怒放的紅梅。
就在全軍即將崩潰之際,張良帶著一隊弓箭手突然出現在側翼,箭雨暫時遏制了秦軍的追擊。劉邦趁機收攏殘部,退入樹林。
清點人數時,劉邦的心沉到了谷底——出征時的八千人,現在不足五千。更糟的是,糧草輜重盡失,傷兵哀嚎遍野。
“齮...這個畜生...“劉邦的聲音嘶啞得不像自己的。
樊噲被抬過來時已經成了血人,身上插著七支箭,卻奇跡般地都避開了要害。軍醫(yī)手忙腳亂地為他拔箭止血,這個鐵打的漢子硬是一聲不吭。
“大哥...“樊噲?zhí)撊醯刈プ畹氖郑澳枪啡盏凝t...在城樓上...笑我們...“
劉邦緊緊握住樊噲的手,胸口像壓了塊巨石。遠處,宛城巍然矗立,城墻上的秦軍旌旗在夕陽下如血般鮮紅。
夜深了,營地里彌漫著血腥和草藥混合的刺鼻氣味。劉邦獨自坐在傷兵營外,手中的酒壺已經空了。張良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他身旁。
“子房...“劉邦沒有抬頭,“我們敗了。“
“一時挫折而已。“張良的聲音平靜如水,“沛公可知為何失敗?“
劉邦苦笑:“還用說?內奸通風報信,齮早有準備。“
“不僅如此。“張良席地而坐,“我軍自出陳留,連戰(zhàn)連勝,將士驕縱,輕敵冒進。齮正是利用這一點。“
劉邦抬頭望向星空,寒氣刺骨:“那依子房之見?“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張良一字一頓地說,“齮雖得軍心,但失民心。宛城百姓苦其久矣。“
“你是說...圍而不攻?“
張良搖頭:“不全是。我軍可分兵兩路,一路佯攻西門,吸引守軍;另一路秘密挖掘地道,直通城內。同時派細作散布謠言,就說...“
“就說咸陽已陷,二世已死!“劉邦突然接話,眼中重新燃起火焰。
張良微笑頷首:“正是。齮軍心一亂,我軍再聯絡城中不滿齮暴政者里應外合,宛城可破。“
劉邦沉思良久,突然問道:“子房,你與齮有血海深仇,為何不主張強攻報仇?“
張良的目光投向遠處的宛城,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家父臨終前說,仇恨是柄雙刃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良若為私仇誤沛公大事,九泉之下有何顏面見先祖?“
雪花落在張良肩頭,久久不化。劉邦突然覺得,這個看似文弱的書生,內心比任何人都要強大。
十日后,漢軍卷土重來。
這一次,一切都按張良的計劃進行。西門佯攻吸引了主力守軍,同時漢軍連夜挖掘的地道直通城東一處廢棄宅院。更妙的是,酈食其不知用什么辦法,竟然買通了齮的一個副將。
戰(zhàn)斗在黎明前打響。當劉邦親自率領精銳從地道殺出時,宛城已經亂作一團。不知從哪傳開的謠言說章邯兵敗自殺,咸陽陷落,守軍士氣崩潰。
“齮在哪里?“劉邦抓住一名俘虜厲聲喝問。
俘虜顫抖著指向城樓:“將...將軍在...在...“
劉邦不等他說完,帶著親兵直奔城樓。登上臺階時,他聽見上方傳來金鐵交鳴之聲。沖上城樓,眼前的景象讓他愣住了——
張良手持一柄青銅劍,正與全身披掛的齮激戰(zhàn)。齮身高八尺,力大無窮,每一劍都帶著呼嘯的風聲;張良則以巧破力,身形如鬼魅般閃轉騰挪。
“張良!“齮的聲音嘶啞如砂紙摩擦,“你張家三百口是我親手殺的!今日送你下去見他們!“
張良沒有答話,一個側身避開齮的劈砍,劍鋒如毒蛇吐信,在齮手腕上留下一道血痕。
劉邦正要上前助戰(zhàn),蕭何一把拉住他:“沛公且慢,這是子房的私仇...“
齮突然狂笑起來,扯下頭盔,露出一張猙獰的疤臉:“你以為贏了嗎?你們中間有我們的人!每一次行軍,每一步計劃,都有人向我報告!“
張良的劍勢微微一滯,齮趁機猛攻,一劍劈在張良肩頭,鮮血頓時染紅了白袍。
“去死吧!“齮高舉長劍。
千鈞一發(fā)之際,一支羽箭破空而來,正中齮咽喉!齮踉蹌后退,不敢相信地摸著脖子上的箭桿,然后像座小山一樣轟然倒下。
劉邦回頭,看見樊噲站在不遠處,手中長弓還在顫動。這個本該臥床養(yǎng)傷的漢子不知何時跟了上來,此刻臉色慘白,卻咧著嘴笑:“大哥...我...沒來晚吧...“
宛城就這樣陷落了。劉邦入城后第一道命令就是嚴禁搶掠,違者立斬。他親自慰問城中百姓,開倉放糧,很快贏得了民心。
但在慶功宴上,劉邦卻心不在焉。齮臨死前的話像根刺扎在他心里——軍中確有內奸,而且地位不低。
“沛公,“蕭何悄聲說,“我已有線索。那封密信上的墨跡很特別,是用'龍須墨'寫的...“
“龍須墨?“
“產自吳地,價比黃金。我軍中用得起這種墨的...不超過五人。“
劉邦的目光掃過宴席——蕭何、張良、酈食其、曹參...還有他自己。
“查。“劉邦的聲音冷得像冰,“但要暗中查。在揪出內鬼前,軍議內容不得外泄。“
夜深了,劉邦獨自站在宛城城樓上,望著東方。那里是彭城的方向,項羽此刻在做什么?是否也在望著西方,計算著誰先入關中?
白蛇鱗在懷中微微發(fā)熱。劉邦想起齮死前那張扭曲的臉,想起樊噲身上的七個箭孔,想起張良肩頭的傷口...這條路,還要流多少血?
但有一點他很清楚——從接受張良建議,放棄強攻改用智取的那一刻起,他劉邦已經不再是那個只會蠻干的沛縣亭長了。
寒風呼嘯,吹散了地上的新雪,露出下面暗紅的血跡。戰(zhàn)爭遠未結束,但勝利的天平,正在微妙地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