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重型對地攻擊機
- 航空軍工1950
- 余樂成溪
- 2037字
- 2025-06-07 07:01:00
經過短暫的商討,他們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一位空軍首長代表大家發言:
“陳總工分析得很有道理。
我們確實沒有必要在伊爾-28之外,再搞一個性能差不多的對地攻擊機。
這個方案,看來也不可行。”
會議再次陷入了僵局,所有的路似乎都被堵死了。
段局長看著眉頭緊鎖的眾人,忽然靈光一閃,開口問道:
“陳總工,除了這兩款VK系列發動機,你在蘇聯,難道就沒有接觸過其他型號的發動機了嗎?”
“還有其他方案嗎?”
空軍的領導們也齊刷刷地望向陳天宇,這是他們最后的希望。
陳天宇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腦海中仔細梳理著所有可能的信息。
“除了這兩款已經定型生產的發動機以外,我目前接觸到的,就只有克里莫夫設計局正在改進的那款AM-5發動機。
但它尚在研發之中,除了推力沒有達到研發目標外,本身的問題還很多,短期內是指望不上的?!?
就在眾人再次感到失望之際,陳天宇補充了一句:
“不過……在參觀AM-5發動機的試驗所時,蘇方專家為了說明其技術淵源,曾帶我參觀過它的‘原型機’——AM-3渦輪噴氣發動機。”
“AM-3?”
這個陌生的編號讓在場的所有領導都感到一陣茫然。
無論是航空工業局的專家,還是空軍的將領,他們的情報資料里,都從未出現過這款發動機的任何信息。
“是的,AM-3。”
陳天宇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筆,一邊標注出AM-3的數據一邊解釋道:
“實際上,蘇聯為下一代空優戰斗機開發的AM-5發動機,就是在AM-3發動機上等比例縮小的產物。
只不過,縮小之后,推力、效率等各項指標都沒有達到預期,所以才陷入了研發困境。”
“至于AM-3發動機……”
說到這兒,陳天宇想了下,決定提前透露一下圖16轟炸機的信息。
“它的裝機對象,蘇聯方面以保密為由,并未向我透露。
但根據我的觀察和推測,這款發動機的裝機對象,應該是一款雙發、甚至是四發的重型噴氣式轟炸機?!?
說到這兒,陳天宇給出了自己的判斷依據:
“在參觀的時候,蘇方專家雖然沒有告知我這款發動機的具體推力數值,但他們提到過,其海平面靜態推力,已經穩定地超過了八十千牛。”
“八十千牛!”
段局長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個數字太驚人了。
要知道,米格-15的VK-1發動機,推力也才26.5千牛。
這一臺AM-3,幾乎相當于三臺VK-1的動力總和!
“而且,它的尺寸不小!”
陳天宇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示意圖。
“這款發動機的直徑超過了一米四,整體長度更是超過了五米。
從蘇聯正在研發的AM-5發動機來看,蘇聯并不打算用這款發動機研發戰斗機。
所以我判斷,AM-5發動機應該會被蘇聯用作大型飛機的動力核心。”
會議室里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陳天宇的推論給鎮住了。
大家都沒想到,蘇聯竟然已經在秘密研制如此強大的噴氣式重型轟炸機!
這背后所代表的工業實力,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到羨慕和渴望。
但他們也清楚,以華夏目前的國力和與蘇聯的關系,想要引進這種級別的戰略裝備,實在是太過遙遠。
當前就連伊爾-28的談判都還在進行中,更何況是這種壓箱底的國之重器。
想清楚了這一點后,心中再強烈的渴望,也只能化作了一聲無奈的嘆息。
然而,就在空軍的領導們紛紛壓下不切實際的幻想時,段局長,眼中卻閃過一道精光。
他突然開口,提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設想。
“陳總工,你剛剛說,米格-15使用的VK-1發動機,直徑是一米三。
而這臺AM-3,直徑是一米四……它也就……也就比VK-1大了那么十公分,對吧?”
段局長的提議一出口,整個會議室都安靜了。所有人都像看怪物一樣看著他,不明白他想說什么。
段局長沒有理會眾人的目光,他緊緊盯著陳天宇,繼續說道:
“既然它的動力如此強勁,一臺就能頂三臺VK-1。
那我們……我們能不能考慮,就用這一臺AM-3發動機,來設計我們新的對地攻擊機?”
這個提議如同一道驚雷,在會議室里炸響!
空軍的領導們先是一愣,隨即,他們的眼睛里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對??!他們怎么沒想到!
“老段這個想法好!這個想法簡直是天才!”
一位空軍首長激動地一拍大腿。
“沒錯!一臺發動機,就擁有超過80千牛的恐怖推力!
要是用它來設計的話,那純粹就是重型對地攻擊機,載彈量、航程、火力……簡直不敢想象!
別說伊爾-10了,恐怕連伊爾-28都不是它的對手!”
“豈止是比伊爾-28強!”
另一位看得更長遠的領導,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同志們,這不僅僅是一款飛機的問題!
如果我們能夠說服蘇聯,與我們基于這款發動機合作研制新型對地攻擊機,這不就等于變相地接觸到了他們下一代重型轟炸機的核心技術嗎?
這對于我們未來引進,甚至是我們自己研制重型轟炸機,都將是無價的經驗和基礎??!”
他這番話,瞬間點醒了所有人。
對!這才是關鍵!
這不僅僅是解決一款對地攻擊機有無的問題,這更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可以窺探未來戰略裝備核心技術的機會!
一瞬間,航空工業局和空軍的領導們迅速達成了高度一致的意見。
在簡單的舉手表決后,當發現全體參會領導都同意這個方案,段局長立刻拍板道: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這么定了!
在之后和蘇聯的會談當中,我們航空工業局會把這個合作方案,作為我們的核心議題提出來!”
在做出這樣的決定后,段局長忽然想起,這個決定下得有點太倉促。
要知道這個想法是否可行,最終還需要陳天宇這位專業人士來進行判斷。
“陳總工,這個方案,從技術上講,你覺得可行性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