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完計算機項目的相關資料后,陳天宇的生活仿佛又回到了純粹的航空工程師的軌道。
除了偶爾被華邏輯教授或閔乃雄教授請去,解答一些他們遇到的困惑,他的絕大部分精力,都重新聚焦于中級教練機上。
這邊的工作,和他之前對段局長講的一樣,進行得其實并不順利。
隨著設計工作的逐步深入,華夏航空工業基礎薄弱成為了項目進展的攔路虎。
盡管設計團隊中有陸小鵬這樣,擁有豐富飛機設計經驗的歸國工程師。
他帶來的先進理念和成熟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華夏在飛機設計領域起步晚、經驗少的短板。
但航空工業是一個龐大而精密的系統工程,對配套的工業能力、實驗設備、計算工具,都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
而這些,恰恰是此刻新華夏最為匱乏的。
最大的挑戰,來自于計算能力的極度匱乏。
現代飛機設計,離不開海量的空氣動力學計算、結構強度分析、飛行性能模擬。
在后世,這些工作早已由高性能計算機集群輕松完成。
但現在的設計組最先進的計算工具,不過是幾臺手搖式機械計算機和算盤。
大部分復雜的運算,依賴的是工程師們的大腦和手中的筆。
燈光下,伏案疾書的身影,紙張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數字,構成了設計所每晚最常見的景象。
“這個翼根整流罩的設計,壓力分布計算結果怎么樣了?”
陳天宇端著搪瓷缸,走到一位埋頭苦算的年輕工程師身旁。
那工程師抬起布滿血絲的眼睛,疲憊地揉了揉太陽穴:
“陳總工,初步結果出來了,但是感覺還是不太理想。
幾個關鍵點的壓力系數,總是對不上。
我懷疑是邊界層分離的預測出了問題,可能需要重新調整模型,再算一遍。”
陳天宇看著眼前工程師疲憊的樣子,盡管心中不忍,還是略做指點就讓對方繼續。
沒辦法,當前團隊需要的不僅僅是成功,更需要成功過程中的磨練。
除了計算工具的落后,大型風洞等核心實驗設備的缺失,更是如同套在設計組手腳上的沉重鐐銬。
飛機設計,尤其是氣動外形設計,離不開風洞實驗的驗證。
沒有風洞,許多關鍵的氣動數據就只能依賴理論估算和經驗修正,這無疑大大增加了設計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因為常年戰亂,此時的華夏沒有一座能夠滿足中級教練機研發需求的大型風洞。
設計團隊目前唯一能利用的,僅僅是菁華大學里那座小型的教學用風洞。
它的尺寸和風速范圍,都遠遠無法滿足復雜機型的測試要求,最多只能進行一些基礎性的原理驗證和小尺寸模型的吹風。
對中級教練機的氣動設計,能起到的作用有,但也不大!
所以為了在前往蘇聯進行聯合評審之前,拿出一份足夠有分量、足夠完善的設計方案。
整個中級教練機設計小組的工程師們,不得不用更多的計算來彌補。
“小王,你這部分的尾翼配平計算,數據再核對一遍,務必保證準確無誤。”
“老李,機身框架的強度冗余,能不能再優化一下?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減輕結構重量。”
辦公室里,此類的對話不絕于耳。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疲憊,但眼神中卻閃爍著堅毅的光芒。
在緊張而繁重的工作間隙,工程師們偶爾也會帶著一絲期待和好奇,向陳天宇打探他正在推動的那個神秘的“電子計算機”項目。
對于這個只在少數西方文獻中聽聞過的新鮮事物,他們充滿了各種想象。
“陳總,您之前說的那個電子計算機,到底是個什么樣啊?
真能比我們這手搖計算機快那么多?”
一位年輕的技術員,趁著繪圖的間隙,忍不住問道。
他剛剛為一個復雜的翼型積分算得頭昏腦漲。
其他幾位工程師聞言,也紛紛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好奇地望向陳天宇。
他們太渴望能有一種工具,將他們從這無休止的重復計算中解放出來了。
陳天宇放下手中的鉛筆,沉吟片刻,說道:
“如果一切順利,我們目前規劃制造的這臺電子管計算機,一旦完成調試并投入使用,經過合理的程序編制,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一臺功能極為強大的‘高級計算器’。”
他頓了頓,進一步解釋道:
“比如,我們現在經常需要進行的一些空氣動力學參數的迭代計算,或者結構應力的分析。
這些涉及到大量重復性步驟的運算,我們就可以預先把計算的邏輯和步驟,編寫成一個‘函數’或者說一個固定的計算程序模塊,存儲起來。
將來再遇到類似的計算任務,只需要輸入初始參數,計算機就能自動按照預設的程序,快速給出結果。”
“自動計算?還能存儲程序?”
工程師們聽得眼睛發亮,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又充滿向往的神情。
“那豈不是說,以后我們算一個翼型剖面的升力系數,只要把剖面數據輸進去,它‘啪’一下就能出結果了?”
剛才提問的年輕技術員,激動地比劃著。
“理論上,計算機性能提升到一定水平后,是可以達到類似效果的。”
陳天宇點了點頭。
“當然,初期的計算機,運算速度和存儲能力都還比較有限,可能無法做到‘啪’一下就出結果那么夸張。
但相比我們現在用人力進行計算,效率的提升,將會是數量級的。”
“太好了!那可真是能救命了!”
一位年輕工程師感慨道:
“要是現在就有這東西,我老婆就不用抱怨我天天加班了。”
辦公室內的氣氛,因為陳天宇對計算機前景的描繪,而變得輕松和熱烈起來。
工程師們開始七嘴八舌地暢想著,一旦計算機投入使用,他們就能從繁瑣的計算中解脫出來。
到時就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設計工作中,或許以前因為計算量過大不敢嘗試的設計,也能有機會付諸實踐了。
看著大家臉上洋溢的憧憬,陳天宇覺得有必要給大家稍微“降降溫”,打一打“破鑼”。
“大家先別高興得太早。”
陳天宇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
“計算機確實能極大地提高我們的計算效率。
但是,想要真正有效地利用它來輔助我們的設計工作,我們自身,也必須對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即便有了計算機,我們想用計算機解決問題,也需要和專門的計算機編程人員進行配合。
如果我們設計者對計算機一無所知,就無法做到有效的溝通。
有可能你讓編程人員理解你設計意圖和計算要求的時間,已經足夠你自己算出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