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陳天宇這番話,尤其是“兼顧蘇聯同志部分需求”,幾位蘇聯飛行員先是一愣,隨即爆發出哄堂大笑。
“哈哈哈哈!”瓦西里笑得前仰后合。
“這位華夏同志,你真風趣!為我們設計教練機?
難道你們不知道,我們已經裝備了烏米格-15教練機嗎?
這款機型完全能滿足我們的訓練需求。
我們可不需要什么‘新式’的教練機,尤其是一款……恕我直言,由經驗不足的團隊設計的飛機。”
伊萬少校也搖頭失笑,眼神中充滿了憐憫:
“年輕人,熱情可嘉,但航空工業不是靠熱情就能成功的。
你們還是先學會走路,再考慮跑步吧。”
面對蘇聯飛行員們毫不掩飾的嘲諷和輕蔑,陳天宇的臉上沒有絲毫的惱怒或沮喪。
他依舊保持著禮貌的微笑,仿佛那些刺耳的笑聲只是微不足道的背景音。
他耐心地繼續追問:
“那么,撇開是否需要新機型不談。
作為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如果讓你們設想一款理想的噴氣式教練機,它應該具備哪些特性?
比如,你們對飛行品質、座艙視野、維護便捷性、乃至訓練科目的兼容性,有哪些具體的期望?”
他的沉穩和執著,讓原本喧鬧的笑聲漸漸平息下來。
一些飛行員面面相覷,似乎對這個東方工程師的韌勁感到有些意外。
在他們看來,被如此奚落,對方早該羞愧離去了。
在陳天宇的引導下,雖然仍帶著幾分敷衍,但飛行員們還是斷斷續續地談了些對教練機的使用心得和期望。
陳天宇認真地記錄著每一個細節,不時提出精準的技術問題,讓原本有些輕視他的飛行員也不得不開始認真思考。
陸小鵬在一旁,默默觀察著陳天宇。
他發現,這位從美國回來的工程師,可不僅僅擁有資金和技術。
其沉穩的心態和深厚的技術素養,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讓他心中暗自欽佩。
……
與此同時,在北都,段局長關于XT-88教練機項目尋求國際合作的方案,也在高層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和熱烈的討論。
“用陳天宇帶回來的技術資料作為合作基礎,吸引友好國家共同投資研發?”
一位領導沉吟道,“這倒是個新思路。”
另一位領導點頭附和:
“當前國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支援前線和恢復國民經濟上,航空工業想在短期內獲得大規模投入,確實困難。
陳天宇同志的技術資料,如果不能及時轉化為成果,放上幾年,可能就落后于時代了。
時間不等人啊!”
段局長適時進言:
“領導們說的是。
這純粹是拿別人家的雞,來孵咱們自己家的蛋!
成了,我們不花一分錢,就能擁有一款先進的噴氣式教練機,還能培養我們自己的設計和技術隊伍;
就算不完全成功,也能通過合作,學習到對方的先進經驗和管理模式。
這買賣,怎么算都穩賺不虧!”
他還補充了一個關鍵點:
“再者,即便我們自己研發高級噴氣式教練機,發動機這一核心部件,短期內也必須依賴從國外引進。
現在尋求國際合作,直接將發動機的供應問題納入合作框架,反而省去了不少周折。”
經過幾番權衡利弊,大領導們最終拍板:
這個事情,可以干!不僅要干,還要盡快干出名堂來!
就在段局長為獲得高層首肯而振奮之際,一個意想不到的電話,直接打到了他的辦公室。
來電的是蘇聯駐華大使館的一位負責軍事技術合作的官員,此人之前一直負責向華夏移交米格-9戰斗機及相關事宜。
電話那頭的蘇聯官員語氣熱情洋溢:
“段局長同志,我有一個好消息要通知貴方。
斯大林同志親自下令,考慮到華夏同志們在前線的英勇表現和兩國牢不可破的友誼,原計劃提供的米格-9戰斗機,將由性能更先進的米格-15戰斗機替代!
至于已經移交給貴方的米格-9,則作為我們蘇維埃國家對華夏人民的無償贈禮!”
“米格-15?!”
段局長聞言大喜過望,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米格-15的性能遠超米格-9,對于急需先進戰機的前線來說,無異于雪中送炭。
在段局長表達了由衷的感謝之后,這位蘇聯官員話鋒一轉,貌似隨意地問道:
“對了,段同志,我們注意到,貴方來我國考察,打算采購不少航空工業設備和精密儀器。
清單上的指向性很明確,似乎并非用于常規的生產線升級。
能否告知,貴局是否在籌備什么新的重大項目?”
段局長心中一動。
之前采購設備時,為了保密,他們對蘇方一直諱莫如深。
但現在,高層已經批準了教練機的國際合作方案,蘇聯正是首選的合作對象。
此刻對方主動問起,倒是個順水推舟的好機會。
他略作沉吟,便坦誠相告:
“不瞞您說,格里申同志。
我們確實在規劃一個新項目——一款新型噴氣式教練攻擊機。
這些設備,正是為這個項目的前期技術驗證和準備工作采購的。”
“噴氣式教練攻擊機?”
格里申同志的語氣中帶著明顯的驚訝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懷疑。
“由華夏方面自行研發?
恕我直言,段局長,這……這似乎超出了貴國目前的技術能力范圍。”
果然,還是不信任。
段局長早有預料,他不慌不忙地說道:
“格里申同志,我們當然清楚自身的不足。
但我們也有一些獨特的優勢。”
為了打消對方的疑慮,也為了展現合作的誠意和底氣,段局長決定拋出重磅籌碼:
“我們手上,掌握了一款技術相當成熟的噴氣式教練機——XT-88的全部設計資料和部分試驗數據。”
他隨即邀請格里申前往航空工業局,并親自播放了陳天宇帶回來的8毫米膠片影像資料。
當格里申在晃動的黑白影像中,清晰地看到那架線條流暢、充滿美式設計風格的XT-88教練機翱翔于藍天后,他馬上變得認真起來。
在看完所有測試的畫面后,他臉上的表情早已從最初的漫不經心,逐漸變為驚愕,最后是難以置信的震撼。
“這……這是美國的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