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速度的快慢決定利益的多寡
身處難以做決策的社會環境中,跟隨大眾的腳步行事所能得到的回報正在逐漸縮小。只要稍微敢于與眾不同、有所創新的人,就可以獲得前所未有的正面評價,也容易取得成功,如今正是這樣的一個時代。
只要稍稍提升決策速度、比別人多冒一點險,就能獲得成功。這個稍微快一點的速度相當重要,希望各位能夠認識到,這樣做能讓你比別人早一步獲得何種回報,以及回報的多寡。
先聲奪人、承擔“做的風險”的人,能獲得以下的好處:
1.取得唯有先發制人者才能取得的“先行者利益”。
2.即便失敗,也因為時間充裕,可以馬上進行挽救。
3.在信息不充足的情況下進行多次判斷后,可以培養出判斷力、行動力。
不愿承擔“做的風險”而拖延判斷的人,會有以下的壞處:
1.只能享受跟大多數人相同的利益。
2.若是失敗就無計可施,也沒有挽救的時間。
3.因為不愿接受挑戰,所以無法積累經驗。
害怕風險的人,才會陷入既拿不出成果,也無法受到賞識這種最大的風險中。反倒是積極冒險的人,可以將承擔的風險壓到最低。
我在本書開頭處提到了烤肉,如果大家都不敢下手去動烤網上的最后一塊肉,任由它烤焦,就是因為不敢去做“如何分配最后一塊肉”的判斷,結果最后誰也吃不成,這樣的判斷反而風險最大。
在考量風險與回報孰輕孰重時,選擇去承擔“做的風險”時,盡可能重視判斷速度,即達成“實時判斷”,將會讓你在職場上以及生活中都能收獲滿滿。
只不過“實時判斷”不是隨隨便便能做的。
因為判斷狀況不一,所獲得的回報也千差萬別,判斷的重要性也會因此有所變化。如此一來,做出判斷前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
若想做出適當的判斷,必須先搞清楚自己應該采取的方法位于“決策四象限”中的哪一個象限,進而采用適當的“決策工具”。
首先,就讓我來介紹可以幫你找出決策中“最佳解答”的“決策四象限”,也就是由四個區塊所劃分出的分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