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開城門吧
- 穿在梁山,我想做一個好人
- 梨花是一支貓兒
- 2183字
- 2025-05-20 01:02:06
“大人,萬萬不可。”
李都頭忙勸道:“不可否認,縣里的吏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都是小毛病,不傷大雅。
與共助會合作,那是與虎謀皮,會給大人帶來殺身之禍。
大人可還記得張員外的案子,那就是他們共助會做下的案子。
他們看上別家的土地和錢糧,就煽動百姓去強搶,行為與土匪強盜何異?”
吳用辯解:“李都頭這就是含血噴人了,若非張員外壞事做盡,搞得天怒人怨……”
“報。”
一個衙役沖進后院,打斷吳用的話。衙役呼吸急促,面色蒼白,一頭是汗,“大人,梁山來攻打縣城了。”
“這……”
楊縣令感覺腿有些軟,暗道:我怎么就這么倒霉,來了這么一個鬼地方任職。
李都頭將楊縣令扶住,勸道:“大人,您要堅持住,陽谷縣還要您來主持大局。”
楊縣令長吸口氣,穩住心神,道:“現在是什么個情況?賊人有沒有進城?”
“沒有進城,在城外勸共助會的開門。”
“怎么又有共助會的事?”
“城衛發現一大群青壯攜帶哨棍進城,覺得有異,便攔下盤問。這一行為驚動了準備悄悄混入城的梁山賊人,賊人抽出刀準備強搶城門,被城衛和共助會的人聯手拒在了城外。”
吳用抬頭挺胸道:“李都頭,這就是你說的賊子,他們幫陽谷縣攔下了梁山賊人。”
楊縣令不理會吳用擠兌李都頭,繼續問:“梁山來了多少人,可有攻城器械?”
衙役道:“沒有攻城器械,有七百多人。”
楊縣令長呼出口氣,道:“沒有危險,沒有危險!只是虛驚一場。”
他看向吳用,道:“你們的事先放一邊,等趕走梁山賊人再行商量如何?”
吳用道:“自當如此!我會約束好共助會的兄弟。如有必要,我可以勸說他們一起守城門,城門破了,我們誰也討不到好。”
陽谷縣,西城門。
距城一射之地,三十披甲騎兵林立,身后七百賊人整齊列隊。
張虎打馬出來,對城墻上的人喊道:“共助會的兄弟,把城門打開,我們進城幫你們救人。”
城墻上,守城士兵立即警惕起來。
旁邊共助會成員安慰道:“別緊張,我們真要幫他們,就不會幫你們阻攔他們進城了。”
安撫好守城士兵,該共助會成員回話城下張虎道:“閣下好意,在下心領了,還請回去吧!”
“何必如此客氣!你們恨貪官污吏,我們也恨貪官污吏,既然我們都恨貪官污吏,那我們便是兄弟,兄弟間應該互相幫助。”
“那來的歪理?”
“歪理也是理。”
“閣下還是請回吧!這城門我們說什么都不會開。”
張虎哈哈笑道:“共助會的兄弟,我們梁山是什么人,你們還不知道嗎?
都是好漢,從不濫殺無辜。
你放我們進去,我們只搶縣倉,順帶放一把火把賬冊燒了,教今年你們不用繳夏稅。”
見無法說動共助會成員,張虎神經質的轉移游說對象。“守城的士兵兄弟,你們天天風吹雨打日曬,一年能吃幾頓肉,喝幾次酒?
現在還能不能想起肉是什么滋味?
酒是什么滋味?
一個月幾百塊銅板,上不能贍養父母,下不能照顧好孩子,還得和人拼命。
劃不劃算?
下不下賤?
不如加入我們梁山,大稱分金銀,大碗喝酒吃肉,同做好漢。
只要你們把城門打開,讓我們把縣倉搬了,至少能逍遙快活好幾年。”
有士兵忍不住嘲諷,“幾年后啦?一群目光短淺的家伙。”
有共助會成員跟著嘲諷,“目光短淺的梁山賊子,你們死了這個心吧!我們不會開城門。”
聽到共助會說目光短淺的梁山賊子,張虎精神一震,哈哈笑道:“說得好!目光短淺,這詞說得可真是太好了!
共助會的兄弟,這詞我送給你們。
夏稅后,你們家里還有多少糧食,每頓吃個五成飽,能不能吃到來秋收。
你看,你們連今年都看不清。
不知道是否會餓死在收獲前。
我們知道我們還能逍遙快活幾年,所以和我們相比,你們才是真的目光短淺。”
有共助會成員大聲駁斥:“我們可以外出打短工,既能掙錢,又能節省口糧。如何不能活到今年秋收?”
“打工?”
張虎似聽到什么好笑的事,捂著肚子笑了好半天,差點掉下馬來,“你是說給那些地主鄉紳當牛做馬,為奴為婢,吃他們的殘羹剩菜?
你知道你們為何吃不飽飯嗎?
是不夠努力?
是不夠勤奮?
都不是,是你們太老實,是你們太天真,相信努力就能吃飽飯。
努力種田,勤奮做事,田里的糧食增加了,但稅收跟著也增加了。
這是運氣不好?
還是命?
都不是,是你們的糧食早被那些吃得腦肥腸滿的地主鄉紳盯上了。
我記得你們繳的稅里有一項叫攤派。你知道什么是攤派嗎?
就是該地主鄉紳繳的稅,他們走通官府關系不繳,讓你們這些平頭老百姓繳。
先前我們捉了一個小老頭,小老頭當了二十年縣令,他和我們說:縣令上任,得巧立名目,拉攏豪紳,繳稅捐款。他們繳了,才能忽悠百姓跟著繳錢。縣令得錢之后,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成。”
共助會成員大聲道:“現在不一樣了,秘書長帶著我們只繳朝廷規定的稅,剩下的糧食能讓我們吃飽飯,不被餓死。”
“可笑,一廂情愿,縣令會同意嗎?”
“為什么不同意?”
“三七分賬呀!千里做官只為財,縣令也是要收錢的。”
“……”
張虎繼續加碼,“共助會的兄弟,你們好好想想,你們今天為何在這里?
因為有共助會的兄弟按朝廷規定繳稅,得罪了衙吏和縣令,被關進了監獄。過去一天了,也不知道那十二個家伙身上有沒有一塊好肉。
他們不會允許你們不被他們剝削,他們見不得你們能吃飽飯。
試想想,假若你們能吃飽飯,你們還會不會繼續給地主鄉紳做牛做馬,為奴為婢。
如果你們不給他們為奴為婢,那他們還能繼續高高在上做老爺嗎?
你們今天不幫我們,你們什么都做不了,不僅無法少去苛捐雜稅,少去攤派,你們甚至連監獄里的十二個兄弟都救不了。
共助會的兄弟,別再繼續天真了,別再繼續執迷不悟了,開門吧!
和我們一起搶地主鄉紳,一起搶縣倉,一起上梁山逍遙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