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斜雅見眾人躍躍欲試,特意拿出一塊拳頭大的瑪瑙當獎品,誰抓的兔子最多,這塊瑪瑙就是誰的;瑪瑙一出,把眾人的情緒推向高潮,怪吼著四散追兔子,就連神情萎靡的光頭強也受到感染,呀吼一聲,急沖出去;他們跟著伊斜雅,自然不缺這些寶石玩物,他們只是博些彩頭助助興。
突厥的追兔子不靠馬力,不依弓箭,純靠兩條腿追,兔子雖然跑得快,但是出了窩,在平坦的大草原上極容易發現,幾人一圍堵,兔子跑跑停停,耐力始終不如人類,不出半個時辰就會竭力。
可是今天的兔子有些奇怪,硬是拖了那些護衛幾人一個時辰不被抓到,然而這愈加激起護衛的斗志,幾人合計一會兒,圍三缺一,把兔子往坡上趕,加大兔子的消耗,兔子驚慌失措,果然中計,剛沖上山頭,便被埋伏在山后的光頭強一舉抓獲!
當喜笑顏開的光頭強揪著兔子的耳朵向伊斜雅邀功時,言及這只兔子的難纏和他們的機智配合,伊斜雅只是看著兔子迷離的眼睛,摸了摸兔子的肚子。
這竟然是一只懷孕的兔子,一般的野獸不會在秋冬季節繁殖,因為天氣冷,他們自身都難于存活,秋冬季節繁殖只會加大生存的風險,這只兔子倒是倒行逆施了,也難怪它剛才那般拼命地逃,原來是腹中有子。
“這是一只懷孕的雌兔,本座雖厭惡禍害的兔子,但也不會對一只懷孕的雌兔怎么樣,拿去放吧。”伊斜雅淡淡道。
光頭強一陣錯愕,隨后不太情愿地照做。
伊斜雅又叫住了他,又掏出幾塊其他寶石。
“這是你們應得的。”光頭強一愣,他還以為伊斜雅不會兌換承諾了呢,于是歡喜地接過寶石和剛才合作的護衛瓜分。
看著歡天喜地的眾人,伊斜雅淡然一笑,轉頭望去,一隊精騎正朝著他們所在快速趕來,是來接應伊斜雅的泛罰軍!
......
洛都,中山王府,長孫舒端坐于紫檀木書案前,案頭堆疊著厚重賬冊,儼然小小城池。她微俯身前傾,鬢邊一支點翠珠釵,便隨著這動作輕輕垂墜下來,簪上碧色流蘇拂過賬本邊緣,懸停于墨跡之上。
長孫舒伸出指尖,水紅色蔻丹含苞似胭脂花,小心地翻過一頁云母箋。這紙頁薄而挺括,光線下閃爍出微弱珠光,觸手卻已染上些微汗意,指尖滑過處留下淺淡印痕。她執起一支銀針筆,筆尖細若發絲,輕點朱砂墨,懸腕凝神,在密密麻麻的墨字間批注幾行小字,手腕上玉鐲便微微相擊,發出極輕的叮然之聲。
過爾,長孫舒一臉惆悵地合上賬本,北地的財政開支堪堪收支平衡,一點剩余的空間都沒有,剛實施的火耗歸公政策剛好抵掉軍費的一半支出。
前些年實行的商稅改革收回了不少土地和剝離了作為權貴附庸的商賈,讓那批依靠權貴而不交稅的商賈交稅;一下子讓一些既得利益者少了利益,下面的反對聲很大,王爺給他們兩個選擇,要么新賬舊賬一起算,然后列罪抄家滅族,要么跟著官府開海,官府出水師保護商船航行以及負責和貿易國建交,民間商賈自行貿易也可,參股官府商船貿易也可,貿易的利潤交稅兩成,比在國內三成商稅低。
大部分下面的人見不是強硬收走他們的產業,而是有類似贖買的政策,上交的產業會換算成相應的開海份額,而且這項政策還獲得了金陵方面的支持;他們見有利可圖那些人也就沒吱聲了。
但有一些人躺功勞溥上賺錢慣了,讓他站起來賺錢簡直比殺了他們還難受,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陽奉陰違之人也有不少,甚至不乏有一些老人,所以商稅改革差強人意。
今年王爺打算殺雞儆猴,好好整頓一番那群不想體面的家伙,結果被突厥的變故耽擱了,一耽擱,他們就以為官府對他們無可奈何,繼而越發肆無忌憚起來,竟然走私淘汰的制式武器!
等著吧,認不清現狀的朽木,天冷了,該讓他們清醒清醒了。
多事之秋啊。長孫舒嘆了一口氣。
掌燈時刻,侍女李玲送上一碗溫湯,長孫舒接過皺著眉頭喝完。李玲靜靜地瞄摸著長孫舒,她自幼被買進長孫府給長孫舒做侍女,印象中明媚張揚的少女如今也變成了端莊的內宅婦人,雖得王爺寵愛,但眉心之間的憂愁怎么也撫平不了。
李玲清楚,壓在長孫舒心頭的除了子嗣,還因為一個女子,她就是崔姻,一個傳奇女子,有勇有謀的巾幗英雄,面對金賊鐵騎面不改色,穩操勝券,計殺金賊主帥,引得大夏女子人人傳頌;她也是王爺指腹為婚的良緣,只是早些年的時候被卷入其兄的兵變叛亂,最后以死謝罪。
盡管她香消玉殞,但是有關她的傳說一直流傳于北地百姓之中,人們會不自覺地拿崔姻和長孫舒比較,這讓長孫舒壓力倍增,時刻警醒自己要外慧內賢。
長久以來,大家也都盛贊娘娘的賢德淑良,娘娘在欣慰自己的付出同時愈加在意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
十一月末,成都寒氣頓起,太守府一處長廊內,一相貌儒雅的男子抬頭望著如細鹽的雪,思緒也隨著打旋的雪亂飛。
“仲和。”
一聲沉穩的聲音從長廊盡頭的屋內喚出,男子收斂心神,幾步來到屋門外。
“卑職在。”
“外面冷,進來吧。”
男子畢恭畢敬推門而進,屋內坐著的正是蜀地太守,李洛。
李洛在侍女的服侍下褪去寬松錦袍,顯然他剛睡醒。
燒暖的地龍讓室內溫暖如春,李洛隔著簾子靜靜地聽著名為仲和的男子的匯報,他的聲音不緩不急,說話的內容簡單清晰,都是政事堂的簡報。
“仲和,這么些年,可曾回過延安找陳將軍。”
原來男子是陳將軍的姐婿,顧汶,字仲和。
似是閑聊,李洛出言打斷了仲和的匯報,仲和一愣。
李洛在和老友聚會后便把他安排進了政事堂,后來發現此人大才,事無巨細都處理得井井有條,特別是對民事上很有手段,于是李洛把顧汶調到身邊來幫自己處理一些瑣事,而且他兒子和自己的孫子同齡,聰明調皮中又有小大人風范,在一次宴會上三人很快就成了朋友,李洛又安排顧汶做孫子的教習,孫子對好友的父親倒也尊敬,不像以前那樣作弄老師,反而認認真真地讀起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