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血淚秘辛
“一箭穿心...“
沈硯的話如同一把鈍刀,狠狠扎進云棲的胸口。廟外暴雨如注,雷聲轟鳴,卻蓋不住她耳中血液奔涌的聲響。手中的蓮花玉墜突然變得滾燙,那些被塵封的記憶如決堤洪水,沖垮了她筑起多年的堤壩。
——華服女子將她塞進衣柜,手指冰涼:“寧兒,無論發(fā)生什么,都不要出聲。“
——金絲面具在火光中閃爍,一支黑箭破空而來,穿透女子的胸膛。
——鮮血濺在她臉上,溫熱咸腥。
——養(yǎng)父林淮滿臉煙灰,將她從火中抱出:“棲兒,從今往后你叫云棲...“
“啊!“云棲抱住頭,蜷縮成一團。那些畫面太真實,太鮮活了,仿佛就發(fā)生在昨日。她的太陽穴突突跳動,喉嚨里泛起鐵銹味。
“云棲!“沈硯跪在她面前,雙手懸在半空,想碰觸又不敢,“呼吸,慢慢呼吸。“
云棲抬頭,視線模糊。沈硯的臉在火光中晃動,漸漸與記憶中一個模糊的輪廓重合——那個站在養(yǎng)父身邊,滿身是血的少年...
“是你...“她聲音嘶啞,“那天你也在...你看著我養(yǎng)父帶我走...“
沈硯瞳孔驟縮,臉色煞白。一道閃電劃過,照亮他眼中深不見底的痛楚。
廟外雨聲漸急,水珠從破敗的屋頂漏下,在積滿灰塵的地面上砸出一個個小坑。云棲的呼吸漸漸平穩(wěn),但手指仍緊緊攥著那枚玉墜,指節(jié)發(fā)白。
“告訴我真相。“她盯著沈硯,“全部。“
沈硯沉默地起身,從行囊深處取出一個小布包。解開后,里面是一塊龍紋玉佩。他將玉佩放在云棲手中的蓮花玉墜旁——兩者嚴絲合縫地拼接在一起,龍繞蓮舞,渾然天成。
“這是...“
“當年丞相與夫人為子女打造的婚約信物。“沈硯聲音低沉,“龍佩給我,蓮墜給你。我們...本就有婚約在身。“
云棲如遭雷擊。婚約?她和沈硯?這個滿手鮮血的“沈閻王“,竟是她命中注定的夫婿?
“不可能...“她搖著頭后退,“如果真有婚約,養(yǎng)父為何從不提起?“
沈硯苦笑:“因為林淮恨我。他認為是我的疏忽導致夫人遇害,你流落民間。“他指向自己肋下的箭傷,“這一箭本該取我性命,是林淮救了我,卻永遠無法原諒我。“
云棲腦中一片混亂。她盯著那對玉佩,忽然注意到龍佩背面刻著“永安“二字。
“這是你的字?“
“嗯。“沈硯點頭,“丞相所賜。你叫永寧,我叫永安,取'永世安寧'之意。“
永世安寧。云棲心中苦澀。如今家破人亡,何來安寧?
“所以這些年...你一直在找我?“
沈硯的目光落在她頸后的胎記上:“我找的是丞相千金,不是云棲。“他聲音輕柔下來,“直到在山溪邊遇見你...“
他的話戛然而止。廟外傳來馬蹄聲和吆喝聲,由遠及近。沈硯迅速熄滅篝火,將云棲拉到陰影處。
“搜!每個角落都不要放過!“一個粗獷的聲音喊道。
透過破窗,云棲看到十余騎官兵舉著火把在雨中搜查。他們穿著普通衙役服飾,但行動間訓練有素,明顯不是尋常差役。
“紅蓮的人?“云棲低聲問。
沈硯搖頭:“官服是真的,但...“他瞇起眼睛,“看那個領頭的手勢,是軍中暗號。“
腳步聲逼近廟門。沈硯突然將云棲摟入懷中,在她耳邊急聲道:“配合我。“
門被踹開的瞬間,云棲感到沈硯的身體語言完全變了——他肩膀垮下,聲音也變得懦弱:“官、官爺,小的帶媳婦兒躲雨,這就走...“
火把的光照進來,云棲會意,立刻咳嗽幾聲,虛弱地靠在沈硯肩上:“相公,我冷...“
領頭的是個滿臉橫肉的壯漢,狐疑地打量著他們:“半夜三更,在這荒郊野嶺作甚?“
“媳婦兒染了風寒,去青州求醫(yī)。“沈硯賠著笑,將一個錢袋悄悄塞過去,“行個方便,官爺。“
壯漢掂了掂錢袋,臉色稍霽:“可曾見過一男一女經(jīng)過?男的帶刀,女的會醫(yī)術。“
云棲心跳加速,卻裝作虛弱地又咳了幾聲。沈硯拍著她的背,一臉擔憂:“沒見過。這荒山野嶺的,除了我們兩口子,哪還有人...“
壯漢哼了一聲,揮手帶人退出。腳步聲漸遠后,云棲立刻從沈硯懷中掙脫。方才貼近時,她聞到了他身上的松木香和血腥味混合的氣息,莫名心安,這讓她更加煩躁。
“演得不錯。“她冷冷道。
沈硯重新點燃篝火,火光映照下,他側(cè)臉線條剛毅中帶著疲憊:“你也是。“
沉默在兩人之間蔓延。云棲摩挲著蓮花玉墜,思緒萬千。她本該恨沈硯的——恨他沒能保護她的家人,恨他隱瞞身份接近她。但看著他肩背的傷口和眼中的愧疚,那股恨意卻像打在棉花上的拳頭,無處著力。
“當年你多大?“她突然問。
沈硯一怔:“十四。“
“十四...“云棲苦笑,“只是個孩子,能做什么?“她抬頭直視沈硯,“我不怪你。但我需要知道真相——關于紅蓮,關于金絲面具人,關于...我母親是怎么死的。“
沈硯沉默良久,終于開口:“十五年前,有人向圣上密報丞相謀反。圣上派我父親——當時的鎮(zhèn)撫司指揮使——去查證。父親帶上了我,因為兩家有婚約,算是走親戚。“
他撥弄著火堆,聲音低沉:“我們到丞相府那晚,刺客就來了。他們見人就殺,還放了火。我護著你和夫人撤退,但在一處回廊遭遇埋伏。那人戴著金絲面具,一箭射中夫人心口,第二箭射向我...是林淮及時出現(xiàn),救下我們。“
云棲眼前浮現(xiàn)出那個火光沖天的夜晚,喉嚨發(fā)緊:“那面具人...是誰?“
沈硯搖頭:“不知道。但...“他猶豫片刻,“事后調(diào)查,那批刺客用的箭簇是軍械司特制,專供...“
“專供什么?“
“皇室。“沈硯聲音幾不可聞。
云棲倒吸一口冷氣。皇室要殺丞相全家?為什么?
“后來呢?“
“林淮帶著你消失了。我重傷昏迷三個月,醒來時丞相已被平反,案子卻不了了之。“沈硯苦笑,“這些年我一直在查,直到發(fā)現(xiàn)紅蓮組織與當年的事有關。“
云棲想起秦無霜的話:“那個'紅蓮之主'...就是金絲面具人?“
“很可能。“沈硯點頭,“而且與長公主關系密切。“
雨勢漸小,東方泛起魚肚白。云棲疲憊地靠在墻邊,記憶的沖擊讓她精疲力盡。就在她昏昏欲睡時,袖口突然掉出一個小蠟丸——不知何時秦無霜塞給她的。
她捏碎蠟丸,里面是一塊發(fā)黃的絹布,上面字跡暗紅,似是血跡寫成:
「寧兒,若你看到此信,娘已不在人世。記住,害我者非丞相敵,乃鳳闕之主。永琰非圣上血脈,此秘紅蓮皆知。娘以死守此密,愿你永遠不知。蕓字絕筆。」
云棲手指發(fā)抖。永琰?當今太子的名諱!非圣上血脈?這是...
“怎么了?“沈硯注意到她神色異常。
云棲將絹布遞給他。沈硯讀后臉色大變,立刻將絹布湊近火堆。
“不!“云棲想阻止,已經(jīng)晚了。絹布在火焰中化為灰燼。
“你做什么?“她怒道。
沈硯神色嚴峻:“這種話若傳出去,十個腦袋也不夠砍。“他緊盯著云棲,“此事非同小可,你必須忘掉。“
“那是我母親的血書!“云棲紅了眼眶,“她因這個秘密而死,你讓我忘掉?“
沈硯抓住她的肩膀:“正因如此,你更要小心。若紅蓮之主知道你看過這信...“
“會怎樣?“云棲冷笑,“殺了我?他們不是一直在這么做嗎?“
她突然抽出銀針,抵在沈硯喉間:“你究竟還瞞著我什么?那個金絲面具人是誰?為什么我母親說永琰非圣上血脈?這些和紅蓮有什么關系?“
沈硯不躲不閃,任由針尖刺破皮膚,滲出一粒血珠:“有些真相知道得越少越安全。“
“我不需要你保護!“云棲手在發(fā)抖,“我需要真相!“
沈硯突然握住她的手腕,力道不重卻無法掙脫:“真相就是——金絲面具下的人,長得和當今圣上一模一樣。“
云棲如遭雷擊:“什么?“
“圣上有位孿生兄長,封睿王,十五年前因謀反被誅。“沈硯聲音低沉,“但行刑前夜,獄中起火,尸體面目全非...“
“你是說...“
“我什么都沒說。“沈硯松開她,“但若睿王未死,而是化身紅蓮之主...“
一聲烏鴉的啼叫打斷了他的話。沈硯警覺地望向窗外,臉色突變:“不好,他們回來了!“
云棲順著他的目光看去——晨霧中,那群“衙役“去而復返,這次人人手中持弩,為首的壯漢正指著破廟說著什么。
“后窗走。“沈硯迅速收拾行裝,將龍紋玉佩塞入云棲手中,“拿著,或許有用。“
云棲握緊玉佩,冰涼溫潤的觸感奇異地帶給她一絲安心。她跟著沈硯往后窗摸去,突然腳下一絆,差點摔倒。
沈硯眼疾手快地扶住她,兩人四目相對。云棲看到他眼中的關切和某種更深的東西,讓她心頭一顫。
“為什么把玉佩給我?“她低聲問。
沈硯輕輕拂去她額前碎發(fā):“物歸原主。“
窗外傳來上弦聲。沈硯一把推開云棲——三支弩箭破窗而入,深深釘入他們剛才站立的地面。
“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