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大軍出征,益州來商
- 三國:我在曹魏當細作
- 暮夜沉雪
- 2703字
- 2025-05-06 00:37:47
徐庶遇刺之事在急速運作的大漢朝廷面前,并未濺起絲毫水花,而他當初定下的公文改革也因此擱置。
這次休沐結束,徐庶未能參與朝政,卻也知曉夏侯惇大軍開拔的消息。
十萬大軍自不可能從城內出發(fā),拋開許都城內,參加誓師大會的幾千精兵,據(jù)城十里外的曹軍大營中,無數(shù)軍陣林立,玄色燙金曹字旗被風鼓動宛若一張張惡鬼的面容。
伴隨著陣陣鼓聲,大軍似是一條黑龍般順大道蜿蜒幾十里,即便是在許都內,仿佛都能聽見那振奮的鼓聲。
躲在家中安心養(yǎng)傷的徐庶難得安寧片刻,卻不成想那荀彧之子荀惲卻是日日來訪,生怕他徐庶一不留意就死了一般。
自那日遇襲曹操來訪后,便抽調了些許甲士駐守在徐府門外,加之那改革也被叫停,自是無人會注意徐庶死活,更別說這荀彧長子來訪之事了。
“元直,近來可安否?”
躺在竹椅上的徐庶無奈瞥了一眼那一臉賤笑的荀惲,卻也不能失了禮數(shù)怠慢這位救命恩人。
“長倩,我與你歲數(shù)相差頗多,你該叫我叔父為好!”
這是徐庶找到反制這荀惲的辦法,按輩分他最多矮荀彧半個頭,四舍五入那便是高這荀惲一個輩分。
不出徐庶所料,每每提及此處那荀惲便漲紅著臉,也不好意思繼續(xù)留坐徐府,氣鼓鼓的跑了出去。
這荀惲年歲不過十八,又是曹操的女婿,為人自然是好面子的,老是被徐庶喊子侄哪里受得了。
若不是自己父親讓他多與徐庶交流,他又豈會來這降臣家中浪費時間。
但不得不說的是,徐庶府中美食頗多,也不知這人的腦子到底裝著什么,初次為官小個改革便得罪了世家大族,回家修養(yǎng)又能研究出各類美食,當真是怪人!
徐庶哪知道這狗皮膏藥是為了自己家中的吃食?漢代烹飪多以蒸煮面食、粟米為主,至于那些果蔬亂燉在一起著實難咽。
雖然后世很多蔬菜沒有出現(xiàn),但蘿卜這類的還是有的,徐庶便指揮著下人每日按照他的需求變著花樣做飯,如此便引來了荀惲這個二八小子吃窮老子的極餓之輩。
至于他所求的鴿子,目前倒是沒有抓到活的,至于死的自然是不可能拿賞錢,按市價給了些許銅板,便打發(fā)了,讓他們自己拿回家烹煮。
為此徐庶不得已還專門研究了個捕鳥陷阱丟出來,倒也斷斷續(xù)續(xù)抓來幾只鴿子,奈何只有雄鴿徐庶如何能馴化,便也隨手放了。
那日曹操的模樣,確實是令徐庶差點動搖,若不是后來想起某人史書中的記載,屠城的時候可沒他說的那般無奈,好像他曹操所為都是被世家所逼似的。
人劉皇叔不提個人印象,正史里面也沒有發(fā)生一次屠殺平民的事跡吧,這曹孟德倒好,頂著個大白臉反過來忽悠他起來了。
就這般無趣過了十日,徐庶在家中都快躺倒發(fā)霉,才聽聞了個好消息,益州商隊聽聞徐庶千金求思巢,按照徐庶所述抓了不少此類飛禽趕至許都販賣。
不成想,除卻徐庶,還有不少公子哥為了附庸風雅,竟也學那徐庶豪擲千金購買這所謂的思巢。
待到那商人將鴿子送到徐府,也不過剩下了兩對,徐庶對此捶胸頓足,但也無奈。
當初自己沒事提什么雅稱,現(xiàn)在好了,就剩下兩對鴿子,稍微不注意沒馴化好,又該去何處尋找?
不過那商人卻笑著解釋,這些飛禽在南邊已有士子豢養(yǎng),倒是沒有所謂的思巢雅稱。
至于訓練倒也不需,只用在家中圈養(yǎng)一些時日,便能放飛而歸!
臨走前,那商人還湊到徐庶耳邊,道了句村夫所贈,不需在予酬金。
村夫是誰?徐庶完全想不起來自己會認識這么一號人,乃至于能讓對方千里送鴿子?
南方......村夫......諸葛村夫!!!
徐庶哪里知道,十幾年后王朗謾罵諸葛亮的稱呼,實際上早就被喊了出來,而能知道這個村夫外號的,大多為諸葛亮躬耕南陽時的好友。
心中有此猜測,徐庶卻不敢輕易試探,反倒是怕那曹操又一次試探,本欲讓人取下的告示便又擺在府外。
不過其上的價格卻改成一貫,但對于老百姓來說,也屬實是高價了。
本以為徐庶有了那甚鳥兒也要輕松些許的城門令,在得知徐庶仍掛著那尋鳥的告示,雖氣的跳腳大罵卻也無可奈何。
送走大軍的曹操聽聞徐庶如愿求得愛鳥,便也動了心思,命人暗中觀察徐庶的動作。
得到的也只是徐庶每日喂鳥看書這類日常瑣事,至于許都內那些公子哥的思巢,也有不少不聽勸的放飛不見歸來的。
這思巢的名諱,也令不少人懷疑,曹操見此也便沒有繼續(xù)盯著,相較于徐庶,他手中的一堆朝政才是當務之急。
近些時日徐庶著手練習起筆墨,長久地學習他對小篆的理解更為深厚,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加之自己的字跡的確丑陋。
作為文人這字若是上不來臺面,必然被人笑話,但徐庶最主要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書信時不必假借他人之手。
原本石韜在此還可代筆,而今不論是官場需要還是自己的謀劃,他都必須學會寫好小篆,鴿子尋到了,至于是不是諸葛亮送來的他都需要提前規(guī)劃。
唯一煩憂的,便是狗皮膏藥荀惲,堂堂許都東部尉整日似無所事事般,沒事就溜達過來。
按對方口中所述,東部皆為官員居住,城北乃皇親國戚,基本這兩部最為閑散,但出了事也最為致命。
他作為荀家長子,各部官員還是需要給他些許面子的,自然不會鬧事,而那些小官別說惹事了,不被他登門問罪就算是萬事大吉。
“元直這字的確該練習了,你們寒門子弟日子不好過啊,我以前還以為你們寒門好歹只是落魄了。”
“卻沒想到你們落魄到習字需要用沙盤樹枝寫字,那玩意兒練的出好字嘛!”
荀惲在一旁喋喋不休,好在這位荀家長子雖是武官職位,但腹中筆墨卻是不少,時不時指點也令徐庶受益匪淺。
但這碎嘴的毛病是半點沒有遺傳他老子,人荀彧在朝堂上徐庶可沒少觀察,那叫一個穩(wěn)重,怎么到這第二代生出個這樣的玩意?
不過有這么個碎嘴的在身旁,徐庶確實做到了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
荀彧作為曹操手下第一人,接觸的事物多為朝中關鍵,荀惲將這些事情當作是談資,順道便講了出來。
例如那糧草運輸行軍路線、夏侯惇出征需一月才能抵達宛城什么的、還有曹操私下找人尋那些公子哥的思巢,放飛后不復回轉的消息。
本還在懷疑這鴿子是曹操拿來試探自己的,卻不成想不過是他徐庶疑心太重,好在如今曹軍出征不過多久,他自己放飛鴿子不復歸還曹操也挑不出毛病!
“長倩侄兒,你說丞相也喜好思巢親自放飛卻不見回還?”
荀惲對徐庶口中的侄兒已經免疫,但也不由覺得惡寒,不過為了徐府的美食他也不會逃跑,順著徐庶的話回答起來。
“也算不上什么事情,城中購鳥的公子哥也有不少人試過。”
“結果放飛后果如那商人告誡的,若是圈養(yǎng)不熟那思巢定不會歸還。”
“不少人忘了那商人的話,還在背后罵你徐庶胡扯什么思巢呢?”
幸福來得太突然,徐庶恨不得現(xiàn)在就飛回新野抱著諸葛亮親上幾口,他在這許都膽戰(zhàn)心驚這么久,總算是聽到一點好消息了。
同時也不得不驚嘆諸葛亮之機敏,自己當初放出消息便是希望對方能知曉什么而警醒。
卻不成想這諸葛亮不僅僅是警醒,反倒是順著他的消息給他送來了個大大的驚喜。
若能與這等人杰匡扶山河,又該是何等榮幸?至于曹操,徐庶嫌棄的將某人拋開腦后,卻見聞到飯食香味的荀惲一溜煙竄了出去。
“元直,飯好了我去幫忙......”
“君子遠庖廚,要你幫個錘子的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