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記憶琥珀切除術
- 4000Hz的夏日心跳
- 祺妙小星球
- 1369字
- 2025-05-08 01:09:05
隆冬的仁濟醫院神經外科,沈硯之站在手術臺前,注視著全息投影中患者扭曲的海馬體——那里有塊形如蟬蛻的記憶斑塊,正以4000Hz的頻率異常振動。“這是首例因過度沉溺‘時空共振’導致的記憶增生。”他戴上顯微手術手套,器械盤里的鑷子尖端刻著極小的蟬翼紋路,“患者總說能聽見十年前戀人的畫筆聲。”
麻醉生效前,患者忽然抓住他的手腕:“沈醫生,您口袋里的蟬蛻......和她當年別在發間的那只一模一樣。”沈硯之的指尖微微發顫,觸到白大褂內袋里那枚2011年的蟬蛻——它此刻正隔著布料,與患者顱內的記憶斑塊產生微弱共振。
手術室的無影燈調成琥珀色,蘇晚禾坐在觀摩席上,看著丈夫的手術器械在神經突觸間游走,動作精準如描繪蟬翼脈絡。當激光刀切開異常增生的神經束時,監控屏突然跳出熟悉的波形——那是2023年他們在巴黎畫室共聽蟬鳴時的腦電波同步曲線。
“發現異常共振源。”麻醉師的聲音里帶著困惑,“患者的γ波正在與主刀醫生的腦電波產生非自主同步。”蘇晚禾摸出隨身帶著的聲紋采集器,屏幕上的金色曲線果然開始與手術室內的頻率共振,筆尖在速寫本上劃出的弧線,竟與沈硯之持鑷的軌跡完全重合。
術后清創時,沈硯之從患者顱內取出的記憶斑塊呈現半透明狀,隱約可見內部封存的畫面:暴雨中的便利店、單杠上倒立的白裙、還有畫室空調出風口飄落的蟬蛻。“像塊活的琥珀。”他將標本放入特制的防共振容器,標簽上的落筆日期,與蘇晚禾完成《記憶切片》系列的時間分毫不差。
深夜的實驗室,蘇晚禾對著顯微鏡調整焦距,看見記憶斑塊的神經纖維間嵌著極細的銀線——那是她織圍巾時常用的材料。“這不可能......”她的聲音在恒溫箱的白霧中發顫,“這條銀線在2019年就該用完了。”沈硯之關掉紫外線燈,將她輕輕擁進懷里,白大褂上的消毒水味混著她發間的薰衣草香,“或許在某個時空里,我們的記憶本就是互通的神經突觸。”
凌晨兩點,急診室送來新患者——被發現暈倒在老槐樹下的少年,口袋里裝著未拆封的錄音筆和畫具。蘇晚禾在替他清理傷口時,看見他手腕內側有塊蟬蛻形狀的胎記,而沈硯之調出的腦電波圖,竟與他們十五歲時的共振頻率完全一致。“他的顳葉里......”沈硯之指著CT影像,“有處和當年你畫《時空耳蝸》時一模一樣的陰影。”
少年在昏迷中反復呢喃:“2011年7月23日......暴雨前的蟬鳴。”蘇晚禾忽然想起抽屜深處的紅絲絨禮盒,里面的磁帶剛好記錄著那個日期。當她將錄音筆靠近少年耳邊時,沈硯之監測到他的δ波突然轉為α波,指尖無意識地在床單上劃出與她當年相同的筆觸。
“也許我們只是某個共振實驗的觀測樣本。”蘇晚禾望著實驗室里懸浮的記憶琥珀,雪花正在窗外織就新的時空紋路,“而所有關于蟬蛻的記憶,都是宇宙用來校準我們頻率的標尺。”沈硯之吻去她睫毛上的霧氣,手術手套的指尖輕點她鎖骨下方的紋身——那里的蟬蛻紋路,此刻正與少年的胎記形成鏡像。
窗外,跨年的煙火照亮醫院天臺。某片墜落的火星恰好落在記憶琥珀標本上,宛如十七歲那個暴雨夜后,第一縷照進蟬蛻的晨光。沈硯之將她的手按在自己胸口,那里的心跳聲與少年、與患者、與無數個時空里的他們,共同構成了跨越維度的共振交響。
“無論時空如何折疊,”他的聲音混著遠處的急救車鳴笛,“我都會在每個夏天的暴雨里,精準接住你發梢滴落的、屬于我的那滴雨。”而顯微鏡下的記憶琥珀里,某只虛擬的蟬正展開翅膀,振翅頻率與此刻他們交疊的呼吸,共同寫就了又一段關于永恒共振的生命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