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劉備很無奈,顏良文丑是自己想找死
- 三國:事后諸葛亮,三興大漢
- 神紋本神
- 2036字
- 2025-06-18 12:30:00
別帳。
沮授與田豐同席而坐。
袁紹執意渡河,令二人既感憂愁又感無奈。
憂愁的是此戰勝負難料,無奈的是袁紹不肯聽勸。
“曹操擅長用兵,變化無常,人數雖少,不可輕視。”
“倘若大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后簡其精銳,分為奇兵,再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于奔命,人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安坐便可克曹。”
“而今棄廟勝之策而決成敗于一戰,若不成功,悔之晚矣。”
田豐垂袖而嘆。
早在去年袁紹決定南征時,田豐和沮授便同獻三年疲曹之計,但袁紹自恃兵強馬壯又憂鬢生白發,未納二人進言。
兩個月前。
有細作探得劉備敗劉岱、王忠,田豐斷言曹操定會驅兵徐州震懾不服,便勸袁紹盡渡三軍,以十萬步騎力壓官渡,兗豫徐不服曹操的勢力定會聞訊而舉旗響應。
結果袁紹因為兒子生病,又未采納田豐的進言。
要十萬步騎南征,決成敗于一戰的是袁紹。
能十萬步騎渡河,偏要坐失良機的是袁紹。
等進攻白馬失利,才想起得優勢兵力以勢壓人的,還是袁紹。
用后世人戲言的話來講:袁紹又菜又愛玩,明明是順風穩贏局,偏偏又愛秀又愛浪,等吃虧了被打臉了,又氣急敗壞的要找回顏面。
嘆歸嘆。
田豐沒奈何。
袁紹的脾性,田豐很清楚:
表面寬厚內心猜忌,不相信田豐的忠誠,又因田豐屢屢直言而感到冒犯。
假如顏良進攻白馬贏了,袁紹或會聽田豐幾句直言;如今顏良進攻白馬失利,田豐的直言都得被袁紹視為敗壞軍心。
沮授同樣郁悶。
勸袁紹不要讓顏良獨當大任,袁紹不聽。
勸袁紹屯留延津,分兵攻打官渡,袁紹還是不聽。
不僅如此,還接連被劉備“羞辱”!
念及此,沮授不由怒哼:“劉備不在徐州舉旗反曹,反而攜民北上,先以鄭玄藏書籠絡河北士子,后又曲意恭維大將軍。奸邪之徒,定有所圖。”
兩人你一言我一句,盡述滿腹憋屈,又溫酒而飲,爛醉帳中。
甚至于,翌日袁紹相召時,沮授、田豐二人皆稱疾不見。
氣得袁紹當即罷免了沮授、田豐的職務,將沮授所部兵馬盡歸郭圖統領,又派人急催延津的顏良、文丑、郭圖、淳于瓊、劉備渡河求戰。
誓要用戰績來打臉二人!
軍令傳到延津。
顏良、文丑顧不得歇息,便要連夜渡河。
郭圖一聽,頓覺不妥:“延津南岸的營壘尚未修成,若要連夜渡河,人馬都得不到休憩。”
顏良冷哼:“上回便是因你之故,害我損兵折將,險些身死。聽聞曹賊的軍師祭酒郭嘉曾在你府中為賓,莫非你已私通曹賊,故意為之?”
只要一想到白馬兵敗,顏良便深感憋屈:若非郭圖、淳于瓊分兵去了延津,我又豈會敗于曹操之手?
論能力,郭圖的能力是有的。
論運氣,郭圖的運氣就不忍直視了。
在白馬之戰前,袁紹想將沮授統管的職權分為三個都督,讓沮授和郭圖、淳于瓊每人主管一軍。
為免眾人不服,袁紹又派郭圖、淳于瓊和顏良一同引兵去打白馬。
以袁紹的視角,讓郭圖三人一并去打白馬,易如反掌。
打完白馬再論功行賞,便可順理成章的分沮授兵馬給郭圖和淳于瓊。
袁紹的用意跟諸葛亮讓馬謖守街亭差不多,單純讓郭圖三人去立功的。
結果。
荀攸略微一出手,便讓郭圖三人中計分兵。
郭圖和淳于瓊在延津撲了個空,顏良則在白馬險些被斬。
郭圖和淳于瓊沒能立功,就不能分沮授的軍權,袁紹想將沮授的職權一分為三的計劃只能被迫擱置。
若不是沮授稱疾不見,袁紹都沒正當理由分沮授的軍權。
吃了大虧的郭圖,痛定思痛,本想謹慎求穩的渡河,結果被顏良揭短污蔑,郭圖氣得肝都疼起來了。
“沒能識破曹操的分兵計,是我之過;但曹操的大軍都到了你大營二十里內了才被你發現,難道不是你驕矜大意所致?”
“大意也就罷了。只要你穩守待援暫時撤退,曹操兵少也奈何不得你;可你偏偏自恃武勇,要與曹操硬碰硬,兵敗了還能怪得了我?”
“郭嘉只是我府上的賓客,又不是我的子侄,郭嘉當了曹操的軍師祭酒,跟我又有何干系?”
被郭圖揭了短,顏良也炸毛了:“我驕矜大意?我自恃武勇?若非你跟淳于瓊帶走了大半兵馬,害我以寡敵眾,我能兵敗?”
淳于瓊本來在一旁看戲,驟被顏良直呼姓名,頓生不爽:“先帝在時,我便為右校尉,與大將軍同屬西園軍。顏將軍,你直呼我姓名,未免也太失禮了。”
顏良鄙夷而笑:“淳于瓊,別太把自己當回事。昔日的西園八校尉就你混得最差,連曹操都當司空了,你還得跟我一起當先鋒。”
淳于瓊又羞又惱。
西園八校尉活到今日的只有袁紹、曹操和淳于瓊。
然而袁紹是大將軍、曹操是司空,且二人都是當世最強的諸侯。
唯有淳于瓊......
打又打不過,罵又罵不過,淳于瓊羞惱交加,頓時詞窮。
最后還是劉備看不下去了,出言相勸才制止了眾人的爭吵。
“左將軍以為,今夜可否渡河。”文丑盯著劉備,又將眾人爭執的問題拋出。
劉備不接招:“文將軍才是主將,是否渡河,當由文將軍決斷;但我麾下人馬勞頓,今晚得在北岸休憩。”
言下之意:你渡你的,別問我,反正我不渡。
文丑沒能得到想要的答案,冷笑一聲:“左將軍雖與我二人同行,但大將軍又許左將軍不受我二人約束。今夜我二人引人馬渡河,左將軍欲留便留,我不勉強。但我二人若生擒曹操,左將軍可不許分功。”
生擒曹操?
憑你二人?
劉備暗暗鄙夷,抱拳笑道:“文將軍若能生擒曹操立不世奇功,我自當具酒為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