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明傾覆之危,首當其沖:宗室!
- 洪武第一攻略:天子坐中堂!
- 難有低頭時
- 2252字
- 2025-05-10 00:01:00
就在朱元璋、朱標還沉浸在對土地兼并問題的思索中時,朱棡突然話鋒一轉,開口問道:“爹,您如今膝下共有多少個兒子呢?”
朱元璋微微一怔,心中暗自思忖朱棡此問的意圖,雖有些摸不著頭腦,但還是如實答道:“除去早年夭折的老九,再算上你,咱一共是有九個兒子。”
朱棡輕輕點了點頭,接著說道:“眼下是九個兒子,可您正當年富力強,往后保不準還能添丁進口呢。”
“咱不妨往多了算,就算有十八個兒子,數量翻上一番。”
朱元璋一聽,眼睛頓時一瞪,佯怒道:“你這臭小子,把咱當成什么了,哪能生這么多!”
朱棡只是無奈地翻了翻白眼,也不與朱元璋爭辯,繼續在心里盤算著。
因為,朱棡心里明白,自己說的十八個兒子,不過是翻了個倍的估算罷了。
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中,眼前這位老爹可是足足生了二十六個兒子。
這還僅僅只是兒子的數量,沒算女兒,就已經是差一個三倍了。
朱棡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目光平和地看向朱元璋,溫言勸慰道:“爹,您先別著急上火,咱不過是在這里算筆賬罷了。”
話罷,他又是稍作停頓,理了理思路,接著說道:“咱就單算糧食這一項,按照規制,一個親王每年的祿米是五萬石。”
“要是有十八個親王的話,那每年光祿米支出就是九十萬石。”
“以如今大明的國力而言,這筆開支倒還不算太過,在可承受的范圍之內。”
朱元璋微微頷首,臉上露出認可的神色。
其實,這些賬目根本無需朱棡來推算,朱元璋早就在心中反復思量過,而且他的考量比朱棡更為深遠。
當初,朱元璋可是直接按照二十個兒子來估算的,如此算下來,每年祿米支出就高達一百萬石。
只是這些想法,老朱并未道出罷了。
見朱元璋點頭表示認同,朱棡接著不緊不慢地說道:“既然如此,在一個親王吃喝不愁、生活優渥的情況下,讓他生下五個孩子,這要求并不過分吧?”
朱元璋輕輕搖了搖頭,語氣平淡地說:“確實不為過。”
其實在朱元璋心里,這五個孩子的數量,他還覺得有些少了。
畢竟,老朱滿心期望著宗室能夠人丁興旺、開枝散葉,最好是能毫無顧忌、使勁兒地生育后代,讓朱家的血脈不斷繁衍壯大。
朱棡神色自若,繼續有條不紊地分析道:“爹,您看啊,如今假定有十八個親王,要是每位親王都育有五個孩子,那便會有九十個郡王。”
“按照您的規制,每個郡王的年俸是六千石,如此算下來,單是這九十個郡王的年俸支出,就是五十四萬石。”
“不過,以咱們大明如今的財力而言,這筆開支倒也還能應付得來。”
聽到朱棡的這番計算,朱元璋臉上神色未變,只是輕輕點了點頭。
畢竟,這在老朱看來,區區一百多萬石的糧食支出,對于根基漸穩、幅員遼闊的大明王朝來說,確實算不得什么難以承受的負擔,因而并未意識到這背后潛藏著的嚴重問題。
此刻的老朱,僅僅將這些數字當作簡單的賬目,卻沒有預見到隨著時間推移,宗室人口膨脹所帶來的巨大財政壓力。
“九十個郡王若各育五子,便會新增四百五十位鎮國將軍,每人年俸一千石,總計四十五萬石。”
“這四百五十人再各生五子,便是兩千兩百五十位輔國將軍,年俸八百石,支出陡增至一百八十萬石。”
“再往下算,奉國將軍一級將達一萬一千兩百五十人,年俸六百石,總支出六百七十五萬石。”
“若繼續繁衍,到了鎮國中尉一級,人數將暴增至五萬六千兩百五十人,所需俸祿更是高達兩千兩百五十萬石!”
隨著一連串數字從朱棡口中吐出,朱元璋握著茶杯的指節漸漸發白,杯中的茶水泛起細微漣漪。
朱標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額角青筋微微跳動,原本挺直的脊背不自覺地弓了下去。
殿內陷入死寂,唯有朱棡最后幾個字的余韻在空氣中回蕩。
朱元璋突然將茶杯重重擱在案上,瓷器與御案相撞發出刺耳聲響。
“荒唐!”朱元璋隨即猛地站起身,龍袍下擺掃落了案頭的奏章,“哪會有如此夸張的繁衍!”
話雖強硬,可老朱的聲音卻不自覺地發顫。
對此,朱棡卻輕輕搖頭道:“這雖然只是紙面上的數目,但您何必自欺欺人?”
“就拿前朝來說,漢朝的中山靖王劉勝,一生竟育有子女一百二十余人。”
“所以,咱們大明宗室一旦開枝散葉,這人口增長的規模,恐怕遠超想象!”
“而當這龐大的開支如滾雪球般越積越多,朝廷賦稅卻因土地兼并日漸枯竭。”
“屆時,莫說修繕河道、賑濟災民,怕是連維持基本的軍餉都成了難題。”
此言一出,朱元璋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朱標的后背更是滲出一層冷汗。
偌大的宮殿內,空氣仿佛都凝固了,唯有朱棡冷靜的聲音,如重錘般敲擊著老朱與朱標的心頭。
這看似冰冷的紙面數據,雖僅是邏輯推演的產物,尚不能完全映照現實圖景,卻如同一記振聾發聵的警鐘,容不得任何人有絲毫懈怠。
朱棡卻是知曉,未來的歷史早已寫下殘酷的注腳,萬歷二十三年,朱明宗室人口已暴增至十五萬七千余人,龐大的數字背后,是血脈繁衍與特權膨脹交織的困局。
而更為觸目驚心的是,即便在朝廷后期削減俸祿的無奈舉措之下,宗室俸祿支出仍占據全國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八。
這可不是信口胡謅,而是出自《萬歷會計錄》的真實數據。
所以,這近乎吞噬大半國庫的沉重負擔,恰似一條越勒越緊的絞索,將大明王朝拖向財政崩潰的深淵。
殿內沉寂如死水,良久,朱元璋緩緩抬起頭,眉頭緊蹙,語氣里帶著一絲不甘與掙扎:“但這里面有生老病死,總不能把故去之人也一并算進開支吧!”
他的目光直直盯著朱棡,仿佛試圖從兒子眼中尋得一絲反駁的漏洞。
朱棡見狀,無奈地笑了笑,輕輕擺了擺手,語氣既帶著晚輩的調侃,又透著不容置疑的篤定道:“老爹,您就別硬撐了。”
“您能從放牛娃,一步一步登頂九五之尊,心里應該比誰都明白。”
“宗室繁衍的勢頭如同燎原之火,死亡的速度在這等瘋狂的人口增長面前,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字字句句似重錘般,敲在朱元璋心頭。
這便是來自于數據層面的降維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