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母親的謊言
- 星月樹
- 渡滄溟
- 1913字
- 2025-05-09 19:35:00
梅雨季的潮氣滲進衣柜深處時,陳星兒的指尖突然觸到鐵盒底層的硬物。生銹的手機殼帶著藍靛染料的氣味,與奶奶藍布衫的褪色衣角摩擦時,發出十七年前暴雨夜的雷聲——那是母親 2012年用過的翻蓋手機,此刻正躺在裝著小月胎發的鐵盒底層,被奶奶的藍布衫碎布裹成繭。
手機屏幕在充電五分鐘后亮起,2012年 7月的短信對話框像道愈合的傷疤。星兒的視線掠過母親的短信:“媽,小月快不行了,要不要告訴星兒?“奶奶的回復帶著輸入法的錯字:“她才 7歲,就說姐姐去了城里吧。“時間顯示 03:14,正是三天后小月離世的時刻,而短信的發送地址,定位在老宅雙生樹巷 15號的急診室。
縫紉機的“嗒嗒“聲在隔壁突然停頓,星兒聽見母親的拖鞋在地板上拖出刺啦聲。她轉身時,看見母親盯著手機的眼神像被銀針刺穿,腕內側的淡藍色胎記在睡衣縫隙里劇烈跳動,與短信對話框的氣泡,在防盜網的陰影里形成對稱的弧。
記憶漫出:2012年 7月 13日,母親在醫院走廊縫補校服,藍布衫袖口沾著的消毒水味,與手機殼的薄荷味奇妙重合。那時的星兒蹲在墻角玩糖紙,聽見母親對著電話哽咽:“星兒總問姐姐去哪了......“話尾被奶奶的咳嗽打斷,而現在手機里的短信,終于補全了十七年前未說完的半句話。
“啪嗒“一聲,母親的銀發簪掉在地上,簪尾的雙生樹刻痕正對著手機屏幕的“去了城里“。星兒看見母親慌忙撿起手機,指尖在刪除鍵上懸停三秒——那是奶奶教她扎辮子時,每道彎繞所需的時間。“小孩子家家的,翻舊物做什么?“母親的聲音發顫,卻沒發現手機殼的缺角,正好卡住鐵盒蓋上的星星刻痕。
日記本里的插畫自動浮現:“2012年 7月 15日暴雨姐姐的電話打不通,星兒在樹下數樹枝。奶奶說'月兒去城里讀書了',可她的紅布鞋還在樹洞里。“旁邊的畫稿上,穿藍布衫的小人盯著手機,屏幕里的時間永遠停在 07:15——那是小月的忌日,也是母親短信里“去了城里“的發送日。
“你王阿姨說,那年你奶奶總在樹下發呆。“張奶奶的竹杖聲從陽臺傳來,老人盯著手機里的短信,渾濁的眼睛突然亮起,“她說星星和月亮不能同時熄滅,就把小月的故事,縫進了藍布衫的補丁里。“竹杖尖輕點著“去了城里“的“城“字,“其實是去了星星住的樹洞,對不對?“
星兒的指尖劃過手機里的通話記錄,2012年 7月 14日 23:59的未接來電,備注是“老宅雙生樹“。她后頸發燙,想起父親后頸的傷疤,正是那個雨夜,他抱著小月沖進醫院時,被樹干的刻痕劃破的——而此刻手機里的謊言,正與樹皮上的“星兒別怕“,在時光里形成殘酷的對仗。
“該吃藥了。“母親端著青瓷碗進來,碗底的缺口對著手機屏幕的裂痕,“林醫生說,記憶就像補丁,縫補時總要遮住最疼的地方。“星兒盯著碗里的薄荷粥,突然發現粥面上的漣漪,與短信對話框的氣泡,有著相同的擴散軌跡。
防盜網的雨珠砸在玻璃上,星兒看見手機相冊里的加密照片:七歲的自己穿著藍布衫,后頸貼著母親的掌心,而母親的另只手,正把小月的襁褓布塞進樹洞。照片拍攝時間是 2012年 7月 16日,備注寫著“星兒相信姐姐去了城里“,卻沒說襁褓布上,繡著與手機殼相同的雙生樹圖案。
深夜,星兒用放大鏡觀察手機殼,發現內側刻著極小的“月“字——那是奶奶用銀發簪刻的,與樹洞里發夾的刻痕、母親校服補丁的針腳,形成完美的三角。原來每個謊言都是雙生樹的枝椏,看似指向不同的方向,根須卻在地下緊緊相纏。
“星兒?“父親的短信附帶張老宅照片:雙生樹的枝椏間掛著母親的舊手機,藍絲帶在風雨中搖晃,“你奶奶說,手機要埋在樹根,這樣星兒的問題,樹會替月兒回答。“照片里的樹影被雨水拉長,與手機屏幕的短信氣泡,共同拼成“星月同輝“的輪廓。
她不知道,此刻在城市另一頭的心理診所,林素梅醫生正對著 2012年的護理記錄嘆氣,上面寫著:“家屬堅持對患者隱瞞病情,其母親的短信記錄構成'解離性虛構'的核心錨點,藍布衫、手機、樹洞形成閉環保護機制。“記錄的最后一頁,貼著張手機殼拓片,上面的雙生樹刻痕,與星兒后頸的胎記,在復印件上形成永遠的共生。
日記本的最新頁,星兒用黑筆寫下:“2022年 8月 2日雨母親的謊言是雙生樹的影子,'去了城里'的每個筆畫,都藏著樹洞的位置、樹脂的味道、還有奶奶未流的淚。原來有些真相不必戳破,就像藍布衫的補丁遮住傷口,卻讓愛,在謊言的裂縫里,長成了能替星星遮雨的樹。“停頓許久,她又用左手在旁邊畫了個握著手機的小人,屏幕里的短信氣泡正在發芽,長成兩棵交纏的樹,樹梢掛著的,是十七年未說的、關于“姐姐“的、最溫柔的謊言。
雨珠打在防盜網上,發出細密的響。星兒沒看見,在手機殼的夾縫里,那張 2012年的糖紙正悄悄舒展,邊緣的波浪線漸漸變成短信氣泡的形狀,每道褶皺里都藏著薄荷粥的清香,每處空白處都寫著“保護“,在十七年的時光里,終于讓母親的謊言,變成了兩顆心在雨里相認時,第一聲輕輕的、帶著淚光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