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鋼的動作很快,幾乎是第二天,他就把一群人請到一塊兒。
陳凡來的時候,這幫人已經聊的熱火朝天,看到他來了以后,他們先是靜了一下,隨后打了聲招呼,接著聊了起來,但是看起來分明變得不自在起來。
陳凡看了眼,來的人不少,作家里有海巖,劉振云等人,編劇里有英大梁左,演員也來了幾位,倒是趙寶剛真小龍那幾位一個都沒來,那天來的影視圈的人只來了一個江文。
不過除了京圈的以外,還來了幾位,比如坐在角落戴著個帽子一臉苦大仇深的張一某,還有幾個馮小鋼認識但是陳凡不怎么熟悉的老導演。
陳凡坐在馮小鋼的邊兒上,看著江文在哪兒逼逼個沒完,對他小聲說道:“你這是干嘛?”
“您不是說用導演的方法解決嗎,我就想想,還能怎么改進。”
“嘖,這可不像你啊,還會找別人取經?”
馮小鋼看了他一眼,有點疑惑,陳凡也愣了一下,隨后反應過來,這還不是那個喜歡罵觀眾的馮褲子,而是還沒成為賀歲檔之王,被他死死地壓在身下的馮小鋼。
“要我說,你就應該改一下劇本,這幾個故事都不錯,就是結局忒俗了,喜歡體驗受氣的那哥們兒回去以后跟老婆認錯之后,就該讓他老婆給他一巴掌,然后離婚!”
“成,您閉嘴吧。”陳凡直接開口說道:“劇組的錢是我管的,您要是愿意投資,那隨便改劇本。”
“嘖,那天還以為你是個人物,沒想到竟然是這種人。”江文毫不客氣地指著他,說道:“以后我要是拍電影,絕對不找你投資。”
“那我得謝謝你高抬貴手!”陳凡翻了個白眼,丫滿打滿算掙錢的也就兩部,讓子彈飛和邪不壓正,而且拍完讓子彈飛之后還整了個一步之遙這種爛活兒,對于江文這種上下限極其不穩定的導演,他向來是敬而遠之的。
再說這貨拍完鬼子來了得被禁上幾年,到時候把他叫過來當個監制,這貨還不是會屁顛兒屁顛兒的過來。
其他人看著陳凡這樣,心里也放松了幾分,他們有些人還覺著這位不是個好相處的性子,但是現在看下來,那天可能是故意針對真小龍,至于他和真小龍的恩怨,其他人也懶得管,他們巴不得結交這樣一位有錢沒地方花的富二代,再說了,陳凡的關系也不弱啊,誰還不是二代了。
“要我說,就得在鏡頭上花功夫,陳老板說得對,你一導演瞎碰什么劇本,這劇本不挺好的,我最討厭你們這幫當導演的瞎幾把改我們的劇本,特么的把我們編劇當什么了!”
以英大為首的編劇們支持陳凡的做法,并開始聲討導演,倒是一直悶不做聲的張一某看了眼陳凡,眨了眨眼睛,說道:“您就是葛尤說的那位制片人?”
“對,有興趣,咱們可以一起合作。”
“好。”張一謀隨口應了下來,他還不是那個和張衛平分道揚鑣的老謀子,有話好好說在去年賠了一千多萬,張衛平沒怪他,讓他很感激張衛平,倒是張一謀他爹不太喜歡張衛平。
事實證明,老人家的眼光還是狠,雖然張衛平對老謀子說要一起拍一輩子的電影,但是老謀子簽的合同沒分紅的事兒,只有每個月2.5萬的固定工資。
說白了,就是欺負老實人。
“您有什么想法嗎?”馮小鋼還是挺看重這位的意見的,他和老謀子不熟,這位是葛尤請過來的,老謀子低頭想了想,說道:“其實可以試試一鏡到底……”
“咳咳。”陳凡差點噴出來,馮小鋼有所觸動,看到他這樣子,一臉忐忑的看著他,生怕他又拒絕,不過他就是擺了擺手,說道:“你們繼續,我就是嗆著了。”
他看著馮小鋼不太放心的樣子,補了一句:“我說了,你要是導演,就用導演的方式解決,只要不是嚴重超支,你愛怎么拍怎么拍。”
張一謀和江文聽到這句,都高看了他一眼,馮小鋼也有些興奮,他搓了搓大腿,不知道在想啥,陳凡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馮導,我一直信任你,你是有才華的人,哪怕拍一鏡到底這種有難度的鏡頭,也不會超出預算,對吧,不像某些導演,拍個沒啥難度的鏡頭都會超支。”
他嫌棄的看了眼江文,江文注意到他的目光,愣了一下,半響才反應過來說的是自己,冷哼一聲,說道:“你這種資本家只會談錢,根本不懂藝術。”
“啊對對對,江大導演最懂藝術了,江大導演,您嘛時候拿戛納金棕櫚啊,實在不行,威尼斯和柏林電影節,您可以挑一個啊,當時拿獎的怎么是夏雨,不是您啊。”
陳凡這一陰陽怪氣,江文立刻破防,其他人忍不住笑了起來,陳凡隨后說道:“得了,我這種資本家天生和你這種藝術家犯沖,咱們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道。”
“不過嘛,萬一小鋼以后比你先拿獎,你可別急。”
“那也是他有才華,和你有個屁的關系。”江文嗆了一聲,陳凡笑著說道:“不是我說,你還真以為歐美那些獎項是為了藝術啊。”
他顧及到老謀子在,沒細說,只是對馮小鋼說道:“以后有機會,幫你拿個奧斯卡過過癮,最佳影片肯定有點困難,但是最佳外語電影應該還是有機會拿下的。”
其他人只以為他在說大話,殊不知奧斯卡這種獎項早就爛完了,明年拯救大兵瑞恩這種要質量有質量,要政治正確有政治正確,要主旋律有主旋律,還是猶太人拍的電影,輸給了莎翁情史,就知道公關是大于藝術這回事兒了。
至于歐洲電影節?可能會好一點,但好的不多,甚至某些時候,這些獎項比奧斯卡更沒有底線。
陳凡也懶得多說,直接說道:“你們盡管聊,不行的我會直接說。”
這話一出,一群人暢所欲言起來,馮小鋼拿著紙筆開始記錄下來,他確實對甲方乙方這部電影很上心,因為陳凡雖然沒直接和他交過底,但是他能夠估算出來,這部電影的投資應該不低于五百萬。
五百萬,對比老謀子,陳凱哥的電影來說不算多,哪怕是江文拍的第一部電影也要超過這個投資,但是甲方乙方并不是什么大劇組,不需要搭景,不需要大牌,最大的花費第一是演員片酬,第二是軍區開幾輛坦克當個背景板。
其他的投資,其實真不算多,演員里絕大多數都是友情出演,陳凡對于拍攝計劃制定的很細致,需要的群演也不多,所以其實實際需要的投資比五百萬更少。
原版的甲方乙方,花了大概四百萬,加上宣發,也才六百萬,陳凡自己親自當制作人,在控制成本上,自然要超過原版。
而且,馮小鋼知道,陳凡肯定不止這點錢,所以無論是什么想法,他都認認真真的記下來,在仔細討論,他和陳凡合作了這么多天,對陳凡雖然不敢說有了太深的了解,但是有了個基本認知,陳凡最討厭虛的,他并不是那種無理取鬧的人,馮小鋼想要改劇本,就是因為那個理由連他自己都說服不了。
沒錯,馮小鋼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至于電影上,也是一樣,馮小鋼清楚陳凡既然把話放出去了,就不會過多干涉自己的拍攝,但是前提是他要拿出個具體的方案,一鏡到底可以,得有拍攝計劃和成本預算,還得畫好分鏡給陳凡看。
陳凡的專業性超出了馮小鋼的認知,雖然陳凡口口聲聲說自己只是多看過幾部電影,但是在各個方面都有自己的認知,馮小鋼只能認為他作為南方土豪,應該去過港島,取過經。
所以在專業方面,劇組沒人能糊弄這位平時一直面帶笑容的制片人。
陳凡靜靜地聽著這幫人的討論,也不說話,他其實清楚,甲方乙方有個好故事,但是結構過于簡單,拍攝手法也有些稚嫩,一些鏡頭的設計太直白,但是作為商業片來說,這些并不是缺點。
他能夠給馮小鋼一萬個建議,比如用一些蒙太奇的手法隱喻,比如在情感遞進上更順滑一點,減輕電影的小品味兒,又比如可以改一下電影的結構,又比如在剪輯上動一些手腳。
但是他一個都沒提,因為這些終究是他從別人那兒看到的知識,不是馮小鋼自己的,況且改了以后,對于電影的質量會不會有所影響,他也不太確定,而作為一個制片人,他也不喜歡對導演指手畫腳,他能做的是指引好方向,畫個圈,而不是把導演當自己的遙控玩具。
那是好萊塢的做法,甚至不是好萊塢全部制片人的做法,而是華納的做法,華納曾經喪心病狂的往劇組塞了好幾個制片人,甚至每個人負責的內容,劇情,決定的基調都不一樣,不只是華納,其他公司也有這種做法,陳凡不會讓這種情況在自己手里發生。
現在這樣,就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