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言 通往哲學的兩道樓梯
- 通向哲學的后樓梯:34位哲學家的思想和生平
- (德)威廉·魏施德
- 630字
- 2025-05-12 14:34:23
住房背面的樓梯不是進入居室的常用之路。它不很明亮,不很整潔,不像前門那樣莊嚴。它給人的感覺是:荒涼、光禿,有時還有點零亂破落。但是走這條路,無須穿戴特別漂亮,完全可以隨便些。它和走前門一樣,同樣可以見到樓上的主人,兩者殊途同歸。
接近哲學家時,當然可以莊嚴一點:踩在整潔狹長的紅地毯上,沿著擦得發亮的扶手拾級而上。但是,哲學也有一道后樓梯。拜訪哲學家時,也同樣可以隨便一點。幸運的話,碰到的哲學家也很隨便,如果他們沒有恰恰站在前門樓梯的頂端等待一位高貴的客人的話。走這條路,沒有莊嚴的場面,無須故作高雅。見到的哲學家,也許是真正的,和我們一樣的人。他們有人的優點,也有人的缺點。同時又有那么一點點偉大、令人肅然起敬的地方。他們是人,卻總是企圖超越純粹的人生。如果見到他們,這段路就沒有白走,但我們也不能因為使用后樓梯,就可以繼續不拘禮節。現在,該和哲學家進行一場嚴肅認真的談話了。
有些人主張“哲學的聲調應該高貴嚴肅”,如果他們不認為拿起這本書會有損于他們的尊嚴,也許會嚴厲譴責作者的這種做法。沒有人阻止他們使用通往哲學的大門。在迄今為止發表的幾本著作中,作者自己也這樣做了。他這次使用了后樓梯,只是因為走這條路可以避免走大門時必然帶來的某種危險。這就是,拜訪者可能會意外地停留在用來裝飾大門、前庭和樓道的吊燈下,停留在地圖前和雕刻著神像的柱子旁,而未能登堂入室。后樓梯沒有裝飾,沒有任何可能分散拜訪者注意力的東西。因此,有時它倒能更直接地把我們帶到哲學家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