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13.許我為國討賊!
- 三國:爭奪天下,從討伐董卓開始
- 騎車的風速狗
- 2031字
- 2025-06-12 00:01:00
經過閻象勸諫這一場小插曲,大廳內的氣氛瞬間變得壓抑起來,仿佛一塊沉甸甸的巨石壓在眾人心頭,眾人皆屏氣凝神,大氣都不敢出,仿佛連呼吸聲都會打破這微妙的寂靜。
劉立微微皺眉,思索著該如何打破這令人窒息的壓抑氣氛。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只見一名傳令兵急匆匆地跑了進來,這突如其來的動靜瞬間打破了廳內那如死水般的寂靜。
“稟后將軍,魯陽急報!”傳令兵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聲音急切而洪亮。
袁術此刻余怒未消,臉上仍帶著幾分未散的火氣,他眉頭緊鎖,不耐煩地看向傳令兵,厲聲問道:“何事如此慌張?速速道來!”
傳令兵不敢有絲毫怠慢,趕忙說道:“回稟后將軍,破虜將軍在魯陽縣外發現了西涼軍的斥騎,故判斷,西涼軍極有可能即將大舉進犯,這是破虜將軍的羽檄!”說罷,他迅速從懷中取出羽檄,雙手恭敬地呈上。
傳令兵不敢怠慢趕忙說道,然后將懷中羽檄呈上,由袁術閱覽。
一旁的劉立聽后,眼中閃過一絲亮光,破虜將軍應該說的就是孫堅,孫文臺了。
算算時間,討董之戰已經拉開了序幕,孫堅和董卓第一次交鋒,魯陽之戰也即將開始了。
袁術接過傳令兵呈上的羽檄,匆匆閱覽一番后,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威嚴。
“諸位,孫文臺在信中說,他已抓獲董賊麾下胡軫的探子,據那探子交代,胡軫大軍不日便會抵達魯陽,孫文臺特向吾請求糧草輜重和援軍?!?
不等眾人回應,袁術接著說道。
“在此之前,先是董賊敗曹孟德于汴水,曹孟德苦戰終日,鮑韜、衛茲戰死,曹操中箭負傷,聯軍首戰慘敗至此。
后董賊又在河津大敗袁本初那個庶子,死者略進,吾等聯軍接連兩次慘敗,所以這次與胡軫交鋒,只許大勝!
吾定要讓天下人看看,吾比袁本初那庶子更強,吾比他更有資格做盟主!”,袁術越說越激動,竟直接站了起來,狠狠拍了一下桌子。
劉立見狀,立即站起身來請戰,雙手抱拳拱手道。
“后將軍,立雖不才,但愿領兵押送糧草輜重前往魯陽,與孫破虜一同為先鋒,為國討賊!”
袁術麾下大將紀靈本就是性情急躁、爭強好勝之人,一瞧這束發少年居然搶自己前面請戰,也不甘示弱站了出來大聲道。
“主公,靈也愿往,定要讓那胡軫有來無回,如若不勝,末將提頭來見!”
袁術見劉立與紀靈二人皆踴躍請戰,心中郁結之氣稍散,臉上浮現出一抹欣慰之色。他雙手微微抬起,示意二人稍安勿躁,而后朗聲道。
“汝等皆忠勇之士,只是此次魯陽之役,關乎討董大業,定要全力以赴,子方你畢竟尚幼,軍陣經驗不如伏義,所以此次便讓伏義去吧。”
袁術知道這次戰斗的重要性,雖然他很欣賞和看好劉立,但畢竟劉立未及弱冠,打仗這方面的經驗肯定是不如自己大將紀靈。
為了確保此戰萬無一失,袁術還是選擇了紀靈與孫堅一起充當先鋒大將。
劉立一聽,心中很是不爽,自己之前那般拍你的馬屁,就是為了這次和孫堅一起討伐董卓,你這家伙竟然嫌棄我年紀?。?
好在劉立早有準備,連忙道:“后將軍,立有一言,還望后將軍聽聞。
宛城乃我軍后方重鎮,關乎糧草供應與軍情傳遞,需有大將駐守方能穩如泰山。
紀將軍武藝超群,勇猛過人,留于宛城,必能保此地無虞,而立雖未及弱冠,但立自幼習武,熟讀兵書,且報國之心卻是不輸于紀將軍,還望后將軍許我為國討賊!”
劉立此話一出,廳內眾人紛紛望向劉立,暗暗感慨“好一個報國少年郎!”,同時劉立的話還有理有據,讓人無法反駁。
就連袁術都不禁開始動搖起來,難道自己真的要阻止一個少年郎的報國之心嗎?
見袁術動搖,劉立心下一喜,立刻放了大招。
“后將軍,立還有一事忘告知,還請后將軍勿怪,家伯在立離開襄陽之時,便向朝廷表奏后將軍為南陽太守。”
聽到這話,袁術瞬間高興起來,他在南陽郡本就是鳩占鵲巢,根本沒有朝廷大義可言,依靠麾下軍隊這才堪堪穩住局勢。
聯軍中那些人在袁本初那家伙的暗示下,沒有一人表他為南陽太守,愿意表奏的身份又不太夠,表了也毫無意義。
但劉表就不一樣了,他是朝廷名正言順任命的荊州刺史,他表奏的南陽太守一職,合法性無疑是極高的,至少比袁紹那個庶子自封的車騎將軍表奏的要高。
袁術麾下另一個謀士袁渙自然清楚其中利害,也知道劉立是想參與到這場和董卓的首次交鋒,于是他稍稍猶豫一會后站了出來道。
“主公,正如劉司馬所言,其雖年幼,但報國之心不幼,當許其為國討賊,若主公實在放心不下,可讓張校尉和俞司馬與劉司馬一同前往。
張校尉和俞司馬皆武藝不俗,行軍經驗豐富,定能保此戰萬無一失?!?
張校尉是張勛,是袁術麾下另外倚重的大將,俞司馬就是俞涉了。
袁術聽后點了點頭,覺得這個提議很好,臉上浮現出笑容。
“耀卿此言深得吾心,那就依耀卿所言,讓張勛、俞涉二人與子方一同前往魯陽!”
“立謝后將軍成全!”,劉立心中大喜,連忙作揖行禮。
袁術見狀,趕忙上前,雙手輕輕扶起劉立,臉上滿是和藹之色,道:“子方無需多禮,你一片赤誠報國之心,吾又豈會阻攔,此次出征,責任重大,你定要小心行事?!?
…………
中祖抗聲曰:“豈弱冠者獨無赤心耶?“振袖按劍請為前驅。袁術目其神光凜凜,嘆曰:“此子肝膽,可照天河!許為國討賊!”
臣壽贊曰:“束發請纓,氣貫參昂!”
————《興漢書》卷一.中祖文武皇帝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