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團長到
書名: 穿越民國從黃埔走向抗戰作者名: 愛喝啤酒的馬本章字數: 2048字更新時間: 2025-05-04 10:36:56
這時,陳子厚也已經看清,湊過來的這兩人,都是一團的軍校一期生,一個是在九連做代理排長的桂永清、另一個則是七連黨代表冷欣。
這兩人也堪稱國軍中的牛人,桂永清日后先后擔任過民國海軍總司令和國防部參謀總長,而冷欣雖然不及桂永清那樣顯赫,可也是中將軍銜,還擔任過京滬杭警備司令部副總司令。
問話的是桂永清,陳子厚看清楚后,心中是是略感驚訝,可他已經沒有了昨天穿越后初次見到王敬久時的激動,畢竟他連劉峙也見到了。
而且,黃埔一期生中,只要隨便抓住一個,多數都是后世有名有姓的人物。
“多謝兩位兄長掛念,我的傷沒有大問題,只是一點皮外傷,修養幾天就會全好了。”
陳子厚的話音剛落,桂永清就輕輕杵了陳子厚一拳,輕聲笑著調侃道。
“呵,你小子受傷后怎么還斯文起來了。”
冷欣卻呵呵輕笑著說道,“沒事就好!沒事就好!只是你既然已經受了傷,為什么還要參加奮勇隊?甚至還幾乎把你們五連一個連都拉來了。”
二營二連在教導一團的序列中,正式番號是教導一團第五連。
桂永清也收起笑容,壓低聲音問道。
“子厚,莫非是因為仙州把你們連從戰場上擅自撤下來這件事,上峰怪罪你們?”
陳子厚能感覺得到冷欣雖然說的委婉,可應該也和桂永清一樣的心思,甚至很多其他人也會這樣認為,都以為他們全連加入奮勇隊是被上峰強逼的。
因為,陳子厚就聽見王敬久正在和他的徐州同鄉王家修也在解釋這件事。
王家修也是他們二營的,現在四連,也是代理排長。
王家休和王敬久是一同從徐州趕來廣州的,和他們同行的還有一個王仲廉,他們三人還是結拜兄弟。
陳子厚忙笑著低聲說,“率真兄。”
桂永清,字率真。
“你可不要亂說,我們全連加入奮勇隊,雖然和仙州有關,可上峰卻沒有怪罪我們,加入奮勇隊是我們連官兵的一致決定,又平去向上峰請求的。”
陳子厚不想再繼續說這個話題,而是問冷欣。
“容庵,參加奮勇隊的黨代表,不是都是GD方面的嗎,你這個國黨黨員怎么也參加啦?”
冷欣壓低聲音說道,“風頭總不能都讓《青軍社》都搶了去吧,我們《孫文學會》總要有人站出來,我就主動要求參加了。”
《青軍社》和《孫文學會》都是黃埔的學生組織,先有的《青軍社》,最初加入《青軍社》的學生中,國共兩黨學生都有,可不久國黨方面的學生就自行組建了《孫文學會》,里面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國黨學生,兩個組織一直在或明或暗地別著風頭。
不知為什么,陳子厚能感覺得出,這個陳子厚原有的記憶中,對于這個《孫文學會》很抵觸。
就在這時,院門處有人高聲喊道。
“立正,團長到。”
隨著喊聲,院子里原本松散的那些隊列頓時出現一小陣混亂,隨即就有各隊帶隊人員低聲喊著口令整隊。
“團長到”的聲音響起時,冷欣和桂永清以及和王敬久說話的王家修早已經扔下陳子厚和王敬久,飛快竄回他們的隊伍中。
雖然由于他們二連的隊伍沒有亂,可王敬久還是下意識地跟著低聲喊起了整隊的口令。
就在這些帶隊的軍官們還在忙著整理各自隊伍時,院門外已經傳來一群人走來的腳步聲,隨著幾只手電筒光影的晃動,月光下一個個子稍矮、戴著一副金絲邊圓鏡片眼鏡的文質彬彬的中年軍官,已經在幾個軍官和衛士的簇擁下,大步走進院中。
陳子厚認出,來人正是日后中央軍的二號人物,現任教導團一團團長何應欽。
緊隨在他身后的,還有一個身材略顯壯碩的中年軍官,陳子厚也認出這是原軍校兵器教官、現任東征軍右路軍司令部參謀處處長錢大鈞。
他們身后還有兩個軍官,來自原來這個陳子厚的記憶告訴他,這兩人分別是他們的頂頭上司,教導一團第二營營長陳繼承、黨代表茅廷楨。
在他們后面還跟著幾個參謀模樣的青年軍官,而劉峙這時從那幾個青年軍官中轉了出來,小跑著來到王敬久和陳子厚的身旁站定。
應該是時間緊迫,何應欽走進院子后,直接來到隊列前方,一開口就直入主題。
“各位黃埔教官,各位同學,各位弟兄們,你們還記得出征前司令部政治部下達的出征口號嗎?”
“記得。”
猶豫毫無準備,包括王敬久和陳子厚在內的站在隊伍前面的各隊負責軍官們回答的還算整齊,齊聲喊道。
而他們身后的隊伍中的回答聲音,就有些參差不齊了。
何應欽提高了聲音又高聲喊道,“那你們告訴我,口號是什么?”
這一次,不只是這些帶隊軍官,他們身后的奮勇隊員們也都跟著一同高聲回答。
“愛國家,愛人民,不貪財,不怕死!”
這第一次東征的口號,是在校軍出征前的誓師大會上,由政治部周主任提出的,為了讓這句口號讓所有校軍官兵都知曉并牢牢記住,甚至每個戰士的背包上都掛有“愛國家,愛人民,不貪財,不怕死”字樣的牌子。
“我們東征的口號,不是指在嘴里隨意說說的,而是要踐行在我們大家的行動中,誰是英雄!誰是好漢!今天,就用你們的行動來證明吧!”
何應欽繼續語氣慷鏘地高聲說道,“陳炯明增援淡水的部隊,最遲今天午后就能打到淡水城下,所以能否在今天上午打下淡水,將會是我們右路軍東征成敗的關鍵一戰。”
“按時拿下淡水,我就可以相機再擊破陳炯明援軍,進而繼續東征,兵鋒直指陳炯明的老巢。”
“如果我們不能在今天那上午拿下淡水,我們就要么立刻撤軍回廣州,要么就會面臨被敵人兩面夾擊、生死存亡的窘境。”
“那時我們就是想走,要全身而退,也根本就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