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法度篇·庚·偽禪經

  • 拾遺子
  • 拾遺士
  • 4560字
  • 2025-04-29 08:00:00

一、竹書章

遠古禪讓制是美麗的童話,不符合人性,因此是偽造的歷史。

拾遺子在魏國游歷,聽說汲郡有人盜墓挖出了竹簡。他趕去一看,竹簡上刻著“舜把堯囚禁在平陽,奪走了帝位”。學生驚訝地問:“這和《尚書》里說的‘堯舜禪讓’完全不一樣,怎么回事???”

拾遺子摸著竹簡嘆氣說:“大家都以為禪讓是美事,卻不知道《竹書紀年》里記著真相——堯老了以后沒了權勢,舜帶著部落的士兵把他關起來,又逼堯的兒子丹朱逃到南方,這才當上了首領?!?

正好有個老儒生路過,罵道:“這肯定是戰國時候的假書,不能信!”拾遺子反問他:“要是禪讓真的那么光明正大,為什么禹接替舜的位置后,舜的兒子商均被封到偏遠地方?又為什么啟繼承禹的位置時,有扈氏因為不服就被殺了?這難道不是在爭權奪利嗎?”

學生不明白地問:“那孔子為什么還說‘禪讓是最高的道德’呢?”拾遺子說:“孔子周游列國,想恢復周禮,所以借古代的事來說自己的想法。當年戰國七雄打仗,讀書人編造‘禪讓’的神話,其實是為了勸君主讓賢,方便權臣奪權。你看這竹簡,雖然在地下埋了千年,卻說出了真相:權力交接哪有什么溫情,不過是誰贏了誰說了算罷了。”

二、燕王章

拾遺子路過易水,看到廢墟中有塊斷碑,上面刻著“燕王噲讓國處”。學生問:“燕王噲把王位讓給子之,為什么反而讓國家大亂呢?”

拾遺子說:“這就是禪讓的真實樣子啊。噲羨慕上古的虛名,把王位讓給相國子之,卻不知道臣子掌權后,肯定會殺舊貴族立威。子之即位三年,殺了太子平,把噲關在宮里,燕國人憤怒地迎接齊軍進城,噲被餓死,子之也被剁成了肉醬?!?

遇到一個燕國的后代,他哭著說:“我祖上曾說,噲讓位時,子之的黨羽到處喊‘堯舜再生’,其實袖子里藏著刀斧。要是真有禪讓的道德,為什么讓位的人都沒好下場?”

拾遺子對學生說:“后來的王莽、曹丕這些人,都學燕王的做法——先制造‘禪讓’的輿論,再用武力逼迫。什么‘揖讓而治’,不過是蓋在權力斗爭上的一塊漂亮布罷了。”

學生問:“這么說,禹把位子傳給兒子啟,開創家天下,反而比禪讓誠實?”拾遺子說:“禹雖然傳位給兒子,卻明說‘天下是一家的天下’;搞禪讓的人雖說‘公天下’,卻偷偷行奪權的事。比起來,家天下還有底線,假禪讓就完全沒廉恥了。”

三、王莽章

拾遺子在長安,看到未央宮的廢墟中有“新朝禪讓臺”的殘基。學生笑著問:“王莽篡奪漢朝天下,怎么好意思說是‘禪讓’呢?”

拾遺子說:“王莽學古人制造‘祥瑞’,讓益州進獻白野雞、兗州進獻麒麟,又讓大臣們上奏說‘王莽有圣人的德行’,逼孝平帝‘自愿’把皇位讓給他??伤麆偧次唬桶褲h朝宗室的王侯二百多人貶為平民,斬草除根?!?

訪問到一個老官吏的后代,他說:“我祖上是新朝的史官,被迫記載‘漢帝讓賢,天下歸心’,其實老百姓都知道王莽殺了平帝、毒殺了孺子嬰,借‘禪讓’的名義干篡位的事。”

拾遺子嘆氣說:“上古的禪讓傳說,正好給王莽這種人提供了理由——先借‘圣賢’的名收買人心,再用‘天命’的說法奪權。什么‘唐虞揖讓’,其實是野心家的教材?!?

學生問:“王莽要是施行仁政,是不是禪讓不禪讓也沒關系?”拾遺子說:“他的‘王田制’早上頒布晚上就改,‘五均六筦’政策剝削百姓,可見他奪權時借‘禪讓’博名聲,掌權后就干害民的事。禪讓的虛假,就在于用道德的名義掩蓋貪心。”

四、曹丕章

拾遺子到許昌,看到漢獻帝的廟冷冷清清,而魏文帝的廟卻香火旺盛。學生問:“曹丕逼漢獻帝讓位,為什么反而得到后世的香火呢?”

拾遺子說:“曹丕接受讓位時,指著洛水說‘黃龍出現’是祥瑞,又讓漢獻帝多次讓位才接受,把自己比作‘堯舜’。但他臨死前對太子曹叡說:‘舜禹的事,我心里清楚’,說白了,禪讓不過是自欺欺人的把戲。”

遇到一個守廟的老人,他偷偷說:“我聽說曹操臨死前囑咐曹丕:‘如果天命在我們這邊,我就做周文王’,曹丕果然學‘禪讓’取代漢朝。但漢獻帝被廢為山陽公,雖然保住了命,卻一輩子不能進洛陽,這和被囚禁有什么區別?”

拾遺子對學生說:“看看魏晉南北朝,宋齊梁陳都學這一套——禪讓儀式結束,新君一定把舊主遷到偏遠地方,派士兵‘保護’,其實就是監視。古代的禪讓,恐怕也是這樣?!?

學生問:“曹丕既然知道禪讓是假的,為什么還要走這個流程呢?”拾遺子說:“借古禮來正名分,借祥瑞來迷惑百姓。就像王莽篡漢前自稱‘攝皇帝’,楊堅奪位前說‘接受天命’,權力更替需要一層‘道德’的包裝,禪讓就是最好的偽裝。”

五、劉裕章

拾遺子到建康(南京),看到南朝宋的初陵石刻已經斑駁,上面刻著“禪讓功臣”的字樣。學生問:“劉裕出身寒族,奪了晉朝天下,為什么還要標榜‘禪讓’呢?”

拾遺子說:“劉裕出身京口的軍戶,殺了晉安帝、晉恭帝,卻讓晉恭帝‘讓位’給自己,還宣稱‘晉朝失德,天命歸宋’。但他登基后,把司馬氏皇族全殺了,開了禪讓后屠殺前朝皇室的先例?!?

當地老人傳下來的話說:“劉裕讓人用棉被悶死了恭帝,卻下詔書說‘厚葬’,還賜謚號‘恭’來掩蓋罪行。當時有人編歌謠說:‘禪讓臺上血沒干,晉宮深處骨頭寒’?!?

拾遺子嘆氣說:“上古禪讓傳說里,堯被囚禁在平陽,舜死在蒼梧野外,禹把舜逼到鳴條,和劉裕殺恭帝有什么不同?所謂‘禪讓’,不過是勝利者寫的歷史,失敗者連辯解的機會都沒有?!?

學生問:“如果禪讓都伴隨著殺戮,為什么后世還推崇它呢?”拾遺子說:“讀書人需要借禪讓的神話限制君權,君主需要借禪讓的故事美化奪權。雙方各取所需,就讓假話變成了‘共識’,就像一群人一起造海市蜃樓,明明知道是假的,卻都裝著相信?!?

六、楊堅章

拾遺子路過長安故城,看到隋朝的禪讓詔書殘碑,上面寫著“高祖文皇帝受周禪”。學生嘲笑說:“楊堅作為外戚奪了北周的天下,哪來的禪讓?”

拾遺子說:“楊堅的女兒是周宣帝的皇后,宣帝突然去世后,楊堅偽造遺詔成為‘假黃鉞、左大丞相’,又殺了北周宗室宇文泰的子孫三十二人,才逼靜帝‘讓位’。他的詔書中說‘不是我要當皇帝,是上天和百姓讓我當’,其實刀架在脖子上,不得不讓?!?

遇到一個研究隋朝歷史的人,他說:“楊堅稱帝后,封靜帝為介國公,卻把他軟禁在鄴城,吃喝拉撒都由隋朝官員監視。不到一年,靜帝‘突然死亡’,大家都懷疑是楊堅害的?!?

拾遺子對學生說:“看楊堅的手段,先掌握兵權,再殺宗室,最后逼小皇帝‘讓位’,和傳說中舜逼堯、禹逼舜一模一樣。古代史書說‘禪讓’是‘揖讓’,其實‘揖’是假禮貌,‘讓’是被刀逼著?!?

學生問:“這么說,《史記》里寫的禪讓,都是編的?”拾遺子說:“司馬遷寫《史記》時,離堯舜已經兩千多年了,里面很多都是儒家的傳說。而《竹書紀年》是魏國史官寫的,更接近上古權力斗爭的真相。兩本書對比一下,就知道‘禪讓’兩個字,其實是弱肉強食的遮羞布?!?

七、匡胤章

拾遺子到陳橋驛,看到“宋太祖黃袍加身處”的碑亭。學生問:“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和禪讓有什么關系?”

拾遺子說:“趙匡胤雖然沒逼后周恭帝‘讓位’,但他的心腹趙普等人編造‘點檢作天子’的預言,又讓將士‘擁護’他當皇帝,和禪讓的‘勸進’套路一樣。恭帝被迫退位后,雖然得到‘柴家子孫永遠免死罪’的承諾,卻在二十歲時‘突然病死’,很可疑。”

遇到一個驛站士兵的后代,他說:“我祖上曾見過宋太祖的密旨:‘舊主住的地方,每天都要報告平安’。恭帝在房州住了十四年,進出都有禁軍‘保護’,其實和囚徒沒區別?!?

拾遺子嘆氣說:“從魏晉以后,禪讓成了奪權的標配——先控制兵權,再制造輿論,然后逼小皇帝讓位,最后假惺惺‘封王賜爵’。趙匡胤雖然沒明著搞禪讓,卻暗自用了這套辦法,這是‘禪讓制’在唐宋的變種?!?

學生問:“如果禪讓的本質是奪權,為什么古人不直接說‘起義’呢?”拾遺子說:“‘起義’需要講‘湯武仁義’,禪讓可以借‘堯舜圣賢’。相比之下,禪讓更能騙人——既奪了位子,又得了名聲,讓天下人以為權力更替是‘圣賢本心’,不是靠刀槍打來的?!?

八、元璋章

拾遺子在南京,看到明孝陵的神道上刻著“奉天承運”的字樣。學生問:“朱元璋出身草民,為什么說‘接受上天的禪讓’呢?”

拾遺子說:“朱元璋稱帝前,先尊韓林兒為‘小明王’,后來派人把韓林兒淹死在瓜步江,再宣稱‘韓林兒把位子讓給我’。他的《即位詔》說‘我本來是淮右的老百姓,因為天下大亂,被大家推舉’,這個‘推’字,說透了禪讓的真相——不是自己想當,是‘大家’用刀逼著當?!?

看到明初老官吏的筆記里寫:“明太祖每次宴請大臣,必說‘我有堯舜的心’,卻多次發動大獄,殺功臣像殺狗一樣。所謂‘禪讓’的精神,不過是讓臣子‘讓’出權力,君主‘受’得心安理得?!?

拾遺子對學生說:“古代的禪讓傳說,和朱元璋的‘推戴’一模一樣——底層起兵的人必定借‘天命’‘眾望’的名義,其實靠流血打仗奪得天下,卻美其名曰‘禪讓’‘揖讓’。”

學生問:“禪讓和起義,哪個更虛偽?”拾遺子說:“禪讓假托圣賢,起義假托天命,都是為了讓權力合法。但禪讓更陰險——起義至少承認用武力征服,禪讓卻想用謊言騙天下人,讓奪權的人永遠頂著‘圣賢’的名聲?!?

九、世凱章

拾遺子到安陽,看到袁世凱的墓題著“大總統袁公林”。學生笑著說:“袁世凱稱帝復辟,怎么能和禪讓扯上關系?”

拾遺子說:“袁世凱先逼清朝皇帝退位,借‘南北議和’的名義當上民國大總統,再讓幕僚組織‘國民代表大會’,‘一致’‘勸進’他當皇帝,還美其名曰‘順應天意民心’。他的稱帝詔書中說‘民國的政治讓百姓活不下去,只有君主立憲才能救國’,其實是在搞篡逆?!?

遇到一個民國初年的老人,他生氣地說:“我曾見過‘勸進表’的傳單,都是軍警逼著商戶、學生署名,百姓敢怒不敢言。等到蔡鍔起兵,袁世凱眾叛親離,臨死前哀嘆‘我被小人耽誤了’,卻不肯承認篡逆的罪?!?

拾遺子嘆氣說:“袁世凱的手段,集合了歷代禪讓的‘精華’——借‘民意’掩蓋野心,假‘古法’粉飾強權。但從古到今,凡是借禪讓的名義奪權的人,最后都逃不了被天下人討伐的下場?!?

學生問:“袁世凱失敗,是不是因為禪讓制已經過時了?”拾遺子說:“不是禪讓制過時,是謊言騙不了人了。當老百姓都知道‘禪讓’背后是槍桿子和筆桿子合謀,它的虛偽本質就露出來了。上古的禪讓能騙千年,只是因為那時老百姓不知道真相罷了?!?

十、鏡史章

拾遺子晚年住在嵩山,學生問:“老師查遍歷代歷史,都說禪讓是假的,可古代史書為什么多是這么寫的呢?”

拾遺子說:“上古沒有可靠的歷史記錄,傳說都是后人編的。周朝人討伐商朝,需要借‘堯舜’來批評‘桀紂’,所以夸大禪讓的美好;戰國時的讀書人游說君主,需要借‘讓賢’來要挾權貴,所以神化禪讓的事;后來的權臣奪權,需要借‘禪讓’來讓自己合法,所以延續禪讓的說法?!?

他指著桌上的《竹書》《史記》說:“這兩本書,一本是魏國史官的如實記錄,一本是漢朝儒生的委婉寫法,哪個更接近真相?以前韓非說‘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這四個王,都是臣子殺了君主’,早就說破了真相。我看了千年歷史,發現權臣奪權必定模仿禪讓的套路,弱者‘讓賢’必定伴隨著刀兵,才知道禪讓不是德政,是強權的偽裝?!?

學生拜了兩拜說:“老師的教導,就像撥開云霧見到太陽。那后人該怎么看歷史呢?”拾遺子說:“看歷史要看見血,不要只看見花;聽見哭聲,不要只聽見贊歌。凡是說‘禪讓’的地方,一定要找找背后的刀劍;凡是歌頌‘圣賢’的時候,一定要看看他們腳下的骸骨。這樣,才不會被‘仁義’的名聲迷惑,才能看清權力的本質?!?/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习水县| 临武县| 唐海县| 常山县| 达尔| 皮山县| 岳阳县| 焦作市| 大宁县| 康马县| 霍州市| 临海市| 怀远县| 盈江县| 和静县| 六安市| 望城县| 彭山县| 拜城县| 屯门区| 汾西县| 行唐县| 太仆寺旗| 寿宁县| 逊克县| 商河县| 成都市| 商河县| 伊川县| 睢宁县| 保亭| 虞城县| 内黄县| 玛曲县| 泸溪县| 泰顺县| 商城县| 峨边| 济阳县| 辛集市|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