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法度篇·丙·制衡經

  • 拾遺子
  • 拾遺士
  • 3290字
  • 2025-04-27 11:47:33

一、權衡章

兩個互相監督掣肘的奸臣,勝過只有一個奸臣。一個奸臣數量雖少,但缺乏平衡,危害性可能更大。

拾遺子路過咸陽時,看到故宮廢墟中有個老兵在哭。學生問他為什么哭,老兵說:“當年趙高指鹿為馬,滿朝大臣都不敢說話,只有丞相李斯屈服,最后導致秦二世被腰斬,阿房宮燒成灰燼?!?

拾遺子拍手嘆息說:“如果當時有趙高一伙和李斯一伙互相攻擊,各自掌握權力又互相牽制,就算兩人都心懷鬼胎,也肯定不敢殺光忠臣、獨吞財富?,F在只有趙高一個人掌權,就像老虎進了羊群,天下哪里還有活人呢?看秦朝滅亡,不是因為奸臣多,而是因為奸臣獨攬大權啊?!?

學生不明白地問:“可是奸臣并立,不是更亂嗎?”

拾遺子說:“兩個奸臣爭斗,就像兩只狼爭肉吃,雖然會傷害百姓,但還能剩下十分之三四的人;一個奸臣獨大,就像餓虎吞羊,肯定一個都不剩。以前齊桓公手下有易牙和豎刁,兩人各自結黨互相監視,齊桓公雖然昏庸,國家卻沒馬上崩潰;等到管仲死后只剩豎刁一人,就發生五公子爭位的事,齊桓公的尸體腐爛生蟲都沒人管。這不是明擺著的例子嗎?”

二、雙梟章

漢宣帝時,拾遺子在長安看到兩個黃門侍郎在朝堂上互相彈劾。學生奇怪地問:“這兩個人都貪污腐敗,為什么皇帝不罷免他們?”

拾遺子說:“你看他們像壞鳥,我看他們像看門狗。以前霍光掌權,廢立皇帝就像抬手一樣容易,雖然稱忠臣,但權勢太大,家族黨羽布滿朝廷。如果當時有一個奸臣和霍光對抗,就算不能提拔好人,也能分散他的權力,讓霍光不敢縱容子弟做壞事?,F在皇上留著這兩個小人,正是要他們互相攻擊,一來能知道百官的秘密,二來能防止權臣坐大。以前楚莊王讓斗越椒和蒍賈一起掌握兵權,兩人互相猜忌不敢造反,楚莊王才能從容治國。奸臣雖然不能重用,但可以用他們互相制衡啊。”

學生問:“如果兩個奸臣勾結起來怎么辦?”

拾遺子笑著說:“狼和狽就算合作,最后也會因為利益分配不均互相撕咬,哪有永遠牢固的聯盟呢?”

三、分韁章

建安年間,拾遺子到許都,看到曹操和孔融在朝堂上爭論禮儀。學生說:“孔融是忠臣,曹操怎么能容忍他?”

拾遺子說:“如果孔融單獨進諫,曹操肯定殺了他;現在曹操正在招攬賢名,不想背殺害賢人的名聲,所以才容忍他。但你沒看到曹操府中有荀彧、郭嘉一派和程昱、賈詡一派嗎?這都是曹操故意縱容的,讓文臣武將各有依靠,互不統屬。以前袁紹手下田豐、沮授忠誠卻沒權力,審配、郭圖奸猾卻結黨,袁紹不會用他們互相制衡,反而讓審配誣陷殺了田豐,導致官渡之戰失敗?,F在曹操暗中合了這個道理,就算眾人各有心思,卻讓權力像絲線一樣分散,不集中在一個人手里。你以為讓奸臣制衡是下策,卻不知道這其實是防止獨斷的上策啊?!?

四、兩豚章

南朝宋時,拾遺子看到太宰江夏王劉義恭和中書令徐湛之互相排擠。學生說:“這兩個人都是阿諛奉承的奸臣,為什么皇上任用他們?”

拾遺子說:“以前劉義康專權,家門口車馬擁擠,宋文帝心里不安,所以用這兩個人分散他的勢力。劉義恭貪財,徐湛之好色,各自追求私利互不相容,雖然一起做壞事,卻像兩頭豬爭食槽,一來消耗他們的野心,二來泄露他們的陰謀。以前趙王遷信任郭開殺了李牧,讓郭開獨斷專行,所以趙國滅亡;如果當時有一個宦官和郭開爭權,李牧雖然死了,兩人也一定會互相揭發投降的弊端,趙國或許能多撐幾年。所以明智的君主不擔心奸臣多,擔心他們一條心;不擔心朋黨分裂,擔心他們勢力統一啊。”

五、吠犬章

拾遺子路過邯鄲,聽到街頭傳言:縣丞和縣尉每天爭奪百姓財產,互相向郡守告狀說對方貪污。學生生氣地說:“這種貪官污吏,為什么不治罪?”

拾遺子說:“你看到他們爭財,沒看到他們無意中保全了百姓。如果縣里只有一個主簿專權,肯定會搶光百姓的田宅、抓人子女;現在兩人都想在上司面前邀功,反而不敢太過分地壓榨百姓。我昨天看到縣丞禁止百姓私自釀酒,縣尉卻暗中縱容,百姓才得以藏酒;縣尉想征收青苗錢,縣丞就給里正通風報信,讓百姓提前藏好糧食。這不是兩個奸臣互相抵消,反而給百姓留了一線生機嗎?以前齊國奸臣崔杼、慶封一起殺了齊莊公,后來兩人互相攻擊,慶封滅了崔氏,齊景公才趁機恢復權力。如果崔杼單獨殺君,齊景公怎么能復國呢?所以奸臣爭斗,有時反而能成為君主掌權的憑借啊。”

六、斗雞章

拾遺子在洛陽,看到太學博士王弼和吏部郎鐘會互相指責。學生說:“王弼空談玄學誤國,鐘會趨炎附勢,兩人都不是好人。”

拾遺子說:“但是王弼經常批評鐘會選拔官員不公,鐘會就彈劾王弼清談誤事,這就是互相牽制的效果啊。以前何晏單獨掌管官員選拔,只有親信能晉升,導致朝堂閉塞;現在兩人各自結黨互相監察,雖然不能完全選拔賢才,卻避免大權獨落。你知道吳主孫皓時,岑昏獨攬朝政,沒人敢反對,所以亡國很快;如果當時有一個奸臣和岑昏爭寵,一定會多進讒言分散孫皓的信任,孫皓或許會因為懷疑而稍微收斂暴行?;鸷退ハ鄠?,但并存就能形成平衡;奸臣和奸臣互相仇恨,但并立就能形成制衡,這個道理和陰陽相生相克是一樣的?!?

七、競舟章

拾遺子游覽赤壁故地,遇到一個老人談論三國故事。老人說:“周瑜聰明絕頂,如果單獨掌管吳軍,早就滅了曹操了。”

拾遺子搖頭說:“如果周瑜沒有程普的輕視、沒有張昭的主和意見,獨斷專行,孫權一定會像背上扎了刺一樣猜忌他?,F在周瑜和程普爭帥位,和張昭爭戰和策略,看似內耗,實際上讓孫權能居中控制。以前楚懷王讓屈原單獨主持變法,上官大夫、靳尚就聯合起來陷害他,雖然害了屈原,卻避免楚懷王的權力完全落到一個大臣手里。所以兩個奸臣讒言陷害忠臣,固然是大惡,但如果忠臣沒有制約而獨斷專行,也未必不是國家的隱患啊。看看趙高的災禍,不是因為他奸邪,而是因為秦朝沒有制衡的手段;看看王莽的篡位,不是因為他狡詐,而是因為漢朝沒有分權的制度啊。”

八、分巢章

拾遺子到鄴城,看到東魏丞相高歡府中的幕僚分成兩派:一派勸高歡取代東魏稱帝,一派勸高歡挾持天子。學生問:“這都是壞主意,為什么不做決定?”

拾遺子說:“高歡也知道稱帝會成為眾矢之的,所以留下兩派互相爭論,觀察時機。勸他稱帝的人想拿開國的功勞,勸他挾天子的人想保長久富貴,兩人各為私利互不相讓,高歡就能坐收漁利。以前王莽沒篡位時,只有陳崇、張竦為他造勢,所以勢力形成后無法遏制;如果當時有一個奸臣勸王莽慢慢來,一個奸臣勸王莽趕緊行動,王莽一定會因為懷疑而遲疑,漢朝的國運或許能延續。所以奸臣的計謀,最怕統一;如果各有心思,反而像一群螞蟻搖樹,樹雖然搖晃卻不會倒啊?!?

九、飼虎章

拾遺子路過荊州,聽說刺史部有兩個督郵:一個喜歡索賄,一個喜歡羅織罪名陷害百姓。百姓深受其苦,但州牧卻不在意。學生問為什么,拾遺子說:“州牧知道這兩個人都怕對方揭發,所以受賄不敢太過分,誣陷不敢濫用在好人身上。我聽說索賄的人每次收了錢,必定分三成給羅織罪名的人;羅織罪名的人每次陷害百姓,一定會先通知索賄的人避開他的親友。他們雖然狼狽為奸,卻讓惡行有所顧忌。以前董卓進入長安,獨掌生殺大權,李儒、李傕都唯命是從,所以能殺光清流、焚燒宮室;如果當時有一個謀士勸董卓行仁政,一個武將勸董卓施暴政,董卓一定會猶豫而不能肆意作惡。一只老虎吃人沒夠,兩只老虎爭肉就會停下來,這個道理雖然粗淺,卻能說明大謀略啊?!?

十、網魚章

拾遺子晚年住在蒙山,學生問:“以前聽先生說‘兩個奸臣互相制衡勝過一個忠臣獨斷專行’,但忠臣難道一定會帶來災禍嗎?”

拾遺子說:“以前伊尹流放太甲,霍光廢掉昌邑王,雖然稱為忠臣,但在君主年少、國家不穩的時候,權臣獨斷專行和奸雄有什么區別?如果太甲時期另有一個大臣和伊尹對抗,伊尹怎么敢擅自廢立君主?如果昌邑王時期另有一黨和霍光爭斗,霍光怎么能讓全族掌權?看看趙高的災禍,不是因為他奸邪,而是因為秦朝沒有制衡的手段;看看王莽的篡位,不是因為他狡詐,而是因為漢朝沒有分權的制度。所以明智的君主設置官職,就像織網一樣,經緯線相交而節點互相牽制,就算有蛀蟲咬斷一兩根絲,也不會讓整個網崩潰。你以為奸臣可惡,卻不知道關鍵在權力結構而不在個人;你以為忠臣可靠,卻不知道關鍵在制度約束而不在品德啊?!?

學生拜了兩拜說:“先生的教導,就像撥開云霧見到太陽,讓后人知道權力必須分散、必須制衡的道理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城市| 鹤山市| 南和县| 霍州市| 湄潭县| 尉氏县| 沂水县| 大石桥市| 定襄县| 天峨县| 山东省| 南开区| 济南市| 崇左市| 广河县| 江永县| 青龙| 娄底市| 庄浪县| 清远市| 德令哈市| 临江市| 呼和浩特市| 焉耆| 同德县| 安新县| 安图县| 灌南县| 黔江区| 施甸县| 临夏市| 罗平县| 瓮安县| 新竹县| 周口市| 鲁山县| 辽阳市| 承德市| 白河县| 犍为县| 安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