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早晨八點四十五分,林小滿站在公寓樓下,不斷調整著肩上的吉他背帶。九月的陽光已經褪去了夏日的毒辣,溫柔地灑在人行道上。她第三次檢查包里的錄音筆——昨晚她特意買了專業設備,準備錄下溫室里的自然聲音。
一輛深藍色SUV緩緩停在她面前,車窗降下,程遠戴著那副熟悉的黑框眼鏡向她點頭示意。他今天穿了件淺灰色襯衫,袖口整齊地卷到肘部,露出線條分明的小臂。石膏已經換成了更輕便的型號,但右手仍然謹慎地放在大腿上。
“早。“程遠傾身推開副駕駛門,“上車吧,研究所有點遠。“
林小滿鉆進車里,立刻被一股淡淡的雪松香氣包圍。車內整潔得近乎苛刻,儀表盤上一塵不染,后座放著幾本厚重的植物圖鑒和一個保溫箱。
“你緊張?“程遠瞥了一眼她緊握錄音筆的手。
“只是好奇。“林小滿將錄音筆放進包里,“我從沒去過專業的研究所溫室。“
程遠嘴角微微上揚:“今天去的不是研究所,是我的私人溫室。“看到她驚訝的表情,他補充道,“我在郊區有個小玻璃房,養些實驗性的品種。研究所的同事都不知道這個地方。“
車子駛離市區,窗外的景色逐漸從鋼筋水泥變成了郁郁蔥蔥的丘陵。林小滿注意到程遠開車時格外專注,每當轉彎或變道時,他的右手都會不自覺地繃緊,指節發白。
“你的手...“她輕聲問,“還疼嗎?“
程遠沉默了幾秒:“神經痛。醫生說這是恢復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他頓了頓,“比起這個,我更擔心精細動作的永久性損傷。蘭花雜交需要極其精準的操作...“
他的聲音低了下去,林小滿沒有追問。車載音響正播放著一首鋼琴曲,舒緩的旋律填補了沉默。
“這是德彪西的《月光》?“她問。
程遠驚訝地看了她一眼:“你知道?“
“大學時修過音樂史。“林小滿微笑,“很適合現在的氛圍。“
程遠點點頭,目光重新回到路上:“我車禍后睡不著,就整夜聽這個。它讓我想起...“他突然停住。
“想起什么?“
“沒什么。“程遠搖搖頭,但林小滿分明看到他耳尖微微泛紅。
車子拐進一條隱蔽的小路,兩旁高大的梧桐樹形成天然的拱門。盡頭處,一座玻璃溫室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像被遺忘的水晶宮殿。
“到了。“程遠熄火,“歡迎來到我的秘密花園。“
溫室比從外面看起來要大得多。推開門,濕潤溫暖的空氣撲面而來,混合著泥土、植物和某種難以名狀的芬芳。林小滿深吸一口氣,感覺肺部都被凈化了。
“這里濕度保持在70%,溫度晝夜循環在18到25度之間。“程遠像個導游般介紹,“自動灌溉系統是我自己設計的,還有這個——“
他驕傲地展示著一臺復雜的設備,上面連著各種傳感器和顯示屏。“生長監測系統,可以記錄每株植物的微小變化。“
林小滿好奇地環顧四周。溫室被巧妙地分成幾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標著編號和日期。她的目光被中央一個獨立玻璃柜吸引——里面是一株姿態奇特的蘭花,花瓣呈現出罕見的藍紫色,花心點綴著金色斑點,像是把星空穿在了身上。
“這是...“
程遠的表情突然變得復雜:“7號實驗體。我車禍前最后培育的品種。“他輕輕觸摸玻璃柜,“已經快開花了,但還需要最后階段的調整。“
林小滿走近觀察,那株花確實美得驚人,但更吸引她的是旁邊厚厚的筆記本——每一頁都密密麻麻記滿了數據,字跡從工整逐漸變得潦草,最后幾頁甚至是歪歪扭扭的左手筆跡。
“你想用音樂為它做什么記錄?“程遠突然問。
林小滿回過神來,取下吉他:“我想先為它演奏《月光舞者》,然后根據它的反應即興創作一段。“
“植物的反應很微妙,“程遠調試著監測設備,“通常需要幾天甚至幾周才能觀察到變化。“
“那我們試試看。“林小滿在玻璃柜前的藤椅上坐下,手指輕輕撥動琴弦。
清澈的旋律在溫室中回蕩,與自動灌溉系統的滴水聲奇妙地融合。林小滿唱起那首他們共同創作的歌,聲音輕柔得像是在哄嬰兒入睡。唱到副歌部分時,她注意到程遠突然僵住了,眼睛死死盯著監測屏幕。
“怎么了?“她停下來問。
程遠的聲音有些顫抖:“看這個。“他指向屏幕上的一條曲線,“葉面溫度在音樂開始兩分鐘后上升了0.3度,氣孔導度增加了15%...這不可能。“
林小滿湊近屏幕,看到各種數據線在歌曲進行中確實出現了明顯波動。“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程遠推了推眼鏡,聲音里帶著科學家的謹慎和隱約的興奮,“它確實對音樂有反應。雖然機理還不明確,但數據不會說謊。“
他們相視一笑,那一刻,林小滿感覺有什么無形的東西在兩人之間生長,就像溫室里這些被精心照料的植物,悄然抽出新芽。
“繼續。“程遠調整著設備,“我想記錄完整首歌的數據。“
林小滿重新開始演奏,這一次更加投入。當她唱到“等待黎明的第一縷光“時,程遠突然加入哼唱,他的聲音低沉而溫暖,像大提琴的和弦般托著她的旋律。二重唱在玻璃墻之間回蕩,那些數據線隨著歌聲起舞,繪制出令人驚嘆的圖案。
歌曲結束,溫室陷入一種神圣的寂靜。林小滿發現自己的心跳快得不像話,不知是因為演奏的投入,還是程遠注視她的眼神——那雙總是冷靜理性的眼睛此刻閃爍著某種熾熱的光芒。
“太不可思議了。“程遠輕聲說,手指劃過屏幕上的數據圖,“這完全顛覆了我對植物應激反應的認知。“
林小滿放下吉他:“所以音樂不僅能治愈人,也能影響植物?“
“看起來是這樣。“程遠沉思片刻,“我在文獻中讀到過類似研究,但從未親眼見過如此明顯的反應。“他轉向那株蘭花,“尤其是7號,它一直很...固執。“
“像它的主人一樣?“林小滿調皮地說。
程遠愣了一下,隨即輕笑出聲:“也許吧。“他猶豫片刻,突然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動作——慢慢卷起右臂的襯衫袖子,露出從肘部延伸到手腕的猙獰疤痕。“車禍留下的。擋風玻璃碎片割斷了橈神經。“
林小滿屏住呼吸。這是程遠第一次主動展示他的傷疤,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的。
“當時我在趕一個實驗的關鍵階段,“他繼續說,手指輕撫著疤痕,“連夜開車回研究所,結果...“他的聲音哽住了,“醫生說我能保住手臂已經是奇跡,但精細動作...可能永遠無法恢復到手術水平。“
林小滿輕輕握住他的手腕,感受到皮膚下微微的顫抖。“所以這株蘭花...“
“是我職業生涯的賭注。“程遠深吸一口氣,“新發現的雜交種,如果能成功培育,可以耐受城市污染環境。但最后階段需要顯微鏡下的精準操作...“他苦笑著看了看自己仍然不太靈活的右手。
林小滿突然有了主意:“如果...如果我幫你呢?“
“什么?“
“你的植物學知識加上我的音樂治療經驗。“她的聲音因興奮而提高,“我們可以嘗試開發一套'音樂養蘭法'!剛才的數據證明音樂確實能影響植物生理狀態,也許能找到替代傳統培育方法的新途徑。“
程遠眼睛亮了起來:“你是說...用特定頻率的聲波刺激代替部分人工干預?“
“正是!我們可以先建立不同音樂類型對蘭花各項指標的影響數據庫,然后...“
“然后找出最優的聲波組合!“程遠接上她的話,兩人像發現新大陸的探險家一樣激動。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他們完全沉浸在實驗中。林小滿演奏不同類型的音樂——古典、爵士、民謠,甚至嘗試人聲吟唱,而程遠則記錄著每株蘭花的實時反應。溫室變成了一個奇妙的實驗室,音樂與科學在這里碰撞出絢麗的火花。
“看這個!“程遠指著7號實驗體的數據,“它對《月光舞者》的反應比其他音樂強烈得多!葉綠素熒光參數提升了22%!“
林小滿湊近看屏幕,發絲不經意間擦過程遠的臉頰。兩人同時僵住,近得能聽見彼此的呼吸。程遠的眼睛在溫室朦朧的光線下呈現出一種深邃的琥珀色,林小滿發現自己無法移開視線。
“小滿,我...“程遠的聲音有些沙啞。
就在這時,他的手機突然響起。屏幕上顯示著一個沒有保存的號碼。程遠皺眉,猶豫了一下還是接了起來。
“是的,我是程遠。“他的表情逐漸凝重,“什么時候?...不,我理解...下周三之前?我會想辦法。“
掛斷電話,他的臉上失去了剛才的光彩,右手無意識地握緊又松開。
“出什么事了?“林小滿問。
程遠搖搖頭:“研究所的事。我的病假快結束了,他們需要我回去決定7號項目的去留。“他苦笑一聲,“董事會認為這個項目耗時太長,如果我不能證明近期能有突破性進展...“
“他們會終止資助?“
“不僅如此。所有樣本將被銷毀,為其他項目騰出空間。“程遠的手指輕輕撫過玻璃柜,“七年心血...“
林小滿握住他的手:“我們會找到辦法的。今天的發現已經是個突破,不是嗎?“
程遠看著她,眼中的陰霾稍稍散去:“謝謝你,小滿。不只是為了這個。“他環顧溫室,“已經很久沒有人...理解這一切對我的意義了。“
夕陽透過玻璃墻斜射進來,為整個溫室鍍上一層金色。在那一刻,林小滿感覺自己似乎也成了這個秘密花園的一部分——被看見,被理解,被珍視。
回程的路上,程遠比來時沉默許多。當車停在林小滿的公寓樓下時,他突然開口:“下周二...你能再來溫室嗎?我想繼續我們的實驗。“
林小滿點頭:“我會調整好工作安排。“
程遠遞給她一張門禁卡:“這是溫室的備用鑰匙。如果我不在,你也可以隨時去...也許音樂陪伴對它真的有幫助。“
這個舉動背后的信任讓林小滿心頭一熱。她接過鑰匙,兩人的手指短暫相觸,像是一個無言的承諾。
“晚安,程遠。“她輕聲說,“周二見。“
走進公寓,林小滿靠在門上,腦海中回放著今天的每一個細節——程遠談論蘭花時閃亮的眼睛,他右臂疤痕的觸感,還有那個幾乎發生的、未完成的瞬間...
她拿出吉他,輕輕彈起《月光舞者》,但這一次,她添加了一段新的歌詞:
“在玻璃筑成的宇宙里,
我們種下無聲的約定,
當數據與旋律交織,
誰能說清,
是科學還是愛情?“
窗外,一輪滿月悄然升起,像極了那株“月光舞者“盛開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