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獻馬失敗
- 大唐:從安史之亂開始藩鎮割據
- 逍遙七葉
- 2067字
- 2025-05-11 15:47:39
安祿山這邊忙著動員三鎮將士起兵造反。
裴士淹跑回長安向李隆基稟報事情經過。
對于裴士淹宣稱安祿山包藏禍心無人臣禮,李隆基表面沒有放在心上,暗中卻把榮義郡主賜婚給安慶宗,他以此為借口召安祿山入朝參加婚禮。
安祿山自然不上李隆基的當,推說生病拒不入朝。
人人都能看得出安祿山造反在即,可是沒人敢戳破這層窗戶紙。
這就代表著李隆基用人不當,這關乎到一個皇帝的面子問題。
最主要的是,李隆基發現自己快要約束不住安祿山,他更不敢承認用人不當。
這不僅會損害帝王之威,還可能逼得安祿山狗急跳墻,他手上可是握著三鎮兵馬,隨時都能把大唐社稷推入深淵。
只要安祿山還沒正式起兵造反,那他這老皇帝就可以把頭埋到沙子里面當起鴕鳥。
雖然李隆基把頭埋到沙子里面當起鴕鳥,但是楊國忠和韋見素兩人已經快要急瘋了。
一直以來,楊國忠希望能找到關于安祿山的罪證。
如今安祿山故意怠慢朝廷使臣,楊國忠總算抓住把柄,他立刻下令京兆尹出兵包圍東平王府,逮捕安祿山的門客李超等人,把他們扔到監獄嚴刑拷打突擊審訊。
安慶宗親眼見到楊國忠動了殺意,他大為恐懼趕緊派人密報自家父親。
范陽郡,薊縣。
安祿山接到長子安慶宗的書信以后,他立刻調兵遣將加快軍事部署,并且還跟諸位將領在節度使府討論進軍方案。
高邈親自給安祿山獻計,他一臉正色說道:“節帥,我軍進攻重點應該放在河東道和河北道兩地,我有計可兵不血刃占領洛陽城。”
“你有何計速速道來!”
安祿山立刻示意高邈繼續說下去。
高邈鄭重其事說道:“何不提前派遣部隊南下,以獻馬三千匹為由,每匹良馬配備兩名馬夫,再派蕃將們率部護送馬匹入京,如此便可在半路上占領東京洛陽。”
“高邈,你該不會真是把朝廷當成傻子了吧?”
安祿山頓時覺得這計謀不靠譜。
高邈只能語重心長解釋道:“節帥,我認為可以借此試探下朝廷方面究竟有沒有防備,而且還可以更進一步再做謀劃。”
“什么謀劃?”
安祿山眉頭緊皺追問道。
高邈故意冠冕堂皇說道:“楊國忠這狗賊欺人太甚,此人出身市井無賴,無寸功于天下,卻能居于廟堂之上執掌朝政,派人到處收刮民脂民膏,由此可見陛下已經受到奸相和妖妃的控制。”
“節帥意欲率領天下有志之士清君側誅奸佞,可礙于沒有圣旨不好直接發兵,故而準備派遣蕃將們率部護送三千匹良馬入京獻給陛下。”
“要是朝廷方面不允許節帥獻馬,那就證明著陛下確實受制于奸相和妖妃的控制,屆時清君側誅奸佞也就有借口,這討賊檄文亦可寫得理直氣壯,三鎮將士更能理解節帥的苦衷。”
安祿山本來苦于沒有名義起兵造反,他忽然覺得以此為借口清君側,那確實可以理直氣壯帶著大軍南下進攻。
“行吧,那就試一試吧!”
安祿山點了點頭答應下來,他旋即派遣大將何千年入朝奏請。
可惜這個計劃沒來得及實施,河南尹達奚珣一眼將其識破,他趕緊派人快馬加鞭上奏李隆基。
李隆基接到河南尹達奚珣的奏疏,他覺得安祿山此時獻馬有些蹊蹺。
恰好此時楊國忠入宮面圣,他親自告發宦官輔璆琳:“陛下,還記得您年初派遣輔璆琳前往范陽郡嗎?他之所以極力說安祿山的好話,那是因為收取他的金錢賄賂,而今他已經是人贓并獲供認不諱。”
“什么!你說他在欺騙朕?”
李隆基頓時勃然大怒站起身來,他的臉色變得鐵青無比,旋即跟著楊國忠說道:“這安祿山還想要派軍隊前來長安獻馬!”
楊國忠猛然意識到安祿山即將造反,他趕緊阻止道:“陛下,這安祿山要部下帶領軍隊入京,莫不是想重演董卓故事?”
“朕不會同意他這么做!”
李隆基面色漲紅咬牙切齒。
他立刻派遣心腹宦官馮神威前往范陽郡,并給安祿山帶去一道詔書。
這道詔書告訴安祿山獻馬就不必了,他命人在驪山新鑿一個溫泉池,十月份在華清宮等著他。
馮神威抵達范陽郡薊城宣讀詔書,沒有受到安祿山的熱情招待,他的待遇基本跟裴士淹差不多。
安祿山已經沒有想要跪拜接旨的意思,他等到馮神威宣完圣旨以后才開口說道:“既然陛下不需要我獻馬,那你就回去轉告陛下,十月我會如期去見他!”
馮神威被安祿山軟禁好幾天,最后才放他回去長安。
馮神威接到安祿山的逐客令,他回到長安后對著李隆基哭訴道:“安賊反跡已露,奴婢差點就無法回來見陛下了。”
然而李隆基依舊是把頭埋到沙子,他在入冬后還是帶著楊貴妃前往驪山華清宮避寒度假,估計還在想著自己手上有安祿山的家人為質,或許他真會如期而至。
傻子明顯都能看出李隆基在逃避,哪怕他知道安祿山造反在即,可是仍然還不忘記沉迷于享樂。
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除非那個裝睡的人自己決定醒來。
雖然楊國忠的政治能力比不上李林甫,但是他深知拖得越久越加不利自己,故而才刺激安祿山讓他提前造反。
楊國忠能夠當上宰相還是有兩把刷子,他采納韋見素的意見先發制人,趁著安祿山不備率先控制住河東軍,使得他這個河東節度使變得有名無實。
去年安祿山舉棋不定還沒徹底下定決心,導致以楊光翙為主的河東軍站到大唐朝廷那邊,河東道只有云中、馬邑、安邊三郡將士愿意響應清君側。
要是安祿山控制著河東軍,那他完全可以效仿唐高祖李淵的進軍路線,從太原起兵南下奪取關中地區,如此還不用擔心側翼安全。
現在安祿山起兵需要派遣軍隊防御太行八陘,阻止河東軍和朔方軍前來河北參戰,這一增一減導致地緣安全極為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