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真相對質
- 重生七零:嬌媳鬧大院
- 百億
- 2193字
- 2025-07-01 00:20:58
一大早,天還沒亮,溫瑾瑜就背著帆布包坐上了去三江鎮(zhèn)的老解放車。路顛得跟篩子似的,她沒吭聲,就那么緊緊拽著包里的圖紙和材料登記冊。
劉長河坐副駕,嘴上叼著根玉米梗,時不時回頭看看:“你真得親自去?我去就行了。”
“你去老鄉(xiāng)還以為你上回來是騙他們的。”溫瑾瑜把包放到腿上,“我要自己去,一個個把爐子看一遍。”
車一顛一顛地開進三江鎮(zhèn)頭,村口那口紅泥爐子還在冒煙,有大嬸正在燒早飯,鍋里咕嘟咕嘟燉著什么,香味直往外竄。
劉長河一嗅鼻子就笑了,“你看,人家這不是用得好好的?”
可溫瑾瑜還是沒笑,她下車,走到爐子前蹲下來,掀開爐蓋看了眼,又拿手電照著爐膽一圈圈看。
那大嬸抹著圍裙湊過來:“同志,你這爐子真是造福百姓啊。我以前燒柴得半小時,現(xiàn)在一鍋熱水十分鐘就開。”
“謝謝您。”溫瑾瑜點頭,“我就是想看看咱這爐子是不是有問題,您用著怎么樣?”
“沒問題!就怕你們以后不給咱修。”大嬸拍了拍爐子,“你要是再來,記得給我?guī)筛L道桿,我這根有點松了。”
“行。”溫瑾瑜笑了笑,“我給您留一份。”
劉長河在一邊看不下去了:“你這親民路線比我還熟。”
“不是親民,是負責。”溫瑾瑜收起記錄表,“要是咱做的爐子炸了,咱連個說法都給不起。”
一上午,他們在鎮(zhèn)里轉了四家農(nóng)戶,全是試點用戶。爐子用得都挺好,沒一口出事,但溫瑾瑜心里沒輕松半點。
直到最后一戶,是個獨居的老漢,他那口爐子爐膽明顯有裂痕,灶腳也歪了,水燒到一半會漏氣。
溫瑾瑜看了眼,眉頭皺得死緊。
“您這個不能用了,我給您換一個。”
老漢抽著旱煙,一口一個“唉唉”,最后拍拍她肩,“你們這爐子好用,我舍不得換。你們能做這個,算是給咱老百姓做了件大事。”
她沒說話,起身時喉嚨一哽,憋著沒露出來。
車回到研究所的時候已經(jīng)傍晚,張玉蘭正守著院門口,看到兩人一身灰撲撲跑來,連茶都顧不上倒就拉著溫瑾瑜去了辦公室。
“魏老來電話了,讓你明天去一趟省里,說是‘正式聽證’。”
溫瑾瑜停住了:“誰舉報的?”
“江若梅。”張玉蘭低聲說,“她親自送了一封‘實名舉報信’,說你違規(guī)操作平臺運作,技術成果涉嫌‘一女獨攬’。”
“她還把咱爐子的設計圖紙拿了一份副本給了香江那邊,說你偷用她當年的研究底稿。”
“她瘋了?”
“她是急了。”
溫瑾瑜扯了扯帆布包的背帶:“也好,她送證據(jù)上門,那我也該讓她見識見識,誰才是真做事的人。”
第二天,省里會議室,天還沒亮就坐了一屋子人。
江若梅穿著一身灰呢子大衣,涂著淡粉口紅,手里拎著一個漆皮公文包,一副“技術專家”的模樣。
她一進門,先開口了:“溫瑾瑜同志,我不是針對你,我是針對這個‘個人主義嚴重’的平臺運作方式。”
“技術不能一人說了算,尤其是涉及群眾使用安全的民用爐具,更不能一人決策。”
“我現(xiàn)在提交證據(jù),溫瑾瑜在平臺運作中有重大違規(guī)行為,并擅自修改原有技術結構。”
“這是原始底稿——”她把一份文件放在桌上。
“這是她未經(jīng)平臺同意的設計圖修改——”她又放下一份。
“還有她個人與廠方簽署的技術授權協(xié)議副本。”
她說得義正詞嚴,一屋子人聽得也直點頭。
溫瑾瑜沒急,坐定后才慢悠悠開口:“我不否認我改了圖,我就是改了。你那個爐子圖紙是五年前的,風口還在后頭,灶眼太小,一熱就倒風。”
“你設計的爐子,燒完第一鍋水,第二鍋得把灰掏出來,不掏就嗆人。”
“我手里這張,是我和劉長河、秦致遠、李城燃四個人一起調的。村里大爺大媽天天用,沒人說不行。”
“你說我是‘個人主義’,那你也得先問問,是不是你那個‘集體設計’根本沒人愿意用。”
江若梅猛地一拍桌子:“你別忘了,這個平臺一開始,是我牽頭建立的!”
“你現(xiàn)在風頭出去了,成果歸你了,那當初那幾百頁申請文案,是不是也該寫我一份?”
溫瑾瑜站起來,“你別跟我說情懷,我跟你只說事實。”
“你把圖拿出去給香江,我忍了。”
“你給人寫技術翻譯稿,我也忍了。”
“但你要是把咱平臺說成是你帶起來的,那你就得問問劉長河,問問張玉蘭,問問整個研究所的人——這平臺,誰熬夜把爐子燒出來的?”
“你坐辦公室寫稿子,我在廠房蹲泥爐。你披大衣開會,我站爐子前烤臉。”
“你要臉,我也不扒你。”
“但你別來蹭咱這爐子燒出來的火。”
魏老這時候才開口:“都別吵了。”
他咳了兩聲:“這平臺,我批的。爐子,我見過。群眾回饋,我也親自走訪了三江鎮(zhèn)。”
“我看的是誰真做事,不是誰坐著寫報告。”
“現(xiàn)在我問一句,江若梅,你提交的這份‘原始底稿’,你有完整備案登記嗎?”
江若梅一滯。
魏老繼續(xù)說:“你說你是最初牽頭人,可這平臺的第一個試點,是不是你本人缺席?”
“第二階段的試點申請,你是不是只簽了名,沒參與評審?”
“爐子風口改動,是不是你反對過?”
“你要真是技術牽頭,那你現(xiàn)在說的‘安全隱患’,你當初怎么一句不吭?”
江若梅咬牙,臉色一下就垮了下來。
魏老嘆了口氣:“你這不是揭短,是砸人飯碗。”
“回去吧。”
“這平臺,不是你能插手的了。”
江若梅沒吭聲,站起來,拎起包就走。
會場外頭,風正緊,溫瑾瑜拎著包站在樓梯口,回頭看了一眼那扇被重重關上的門。
秦致遠站在她身后,小聲說了句:“這一關,算是過了。”
溫瑾瑜點點頭,嘴角動了動:“她要真想翻身,就不會挑爐子這個茬。”
“她不懂,這東西燒起來,就不是她能潑滅的了。”
秦致遠扶了扶她肩膀:“我們接下來做什么?”
“把成果整理了,準備申請國家試點。”
“還有,”她頓了頓,“我答應劉長河,三江鎮(zhèn)的爐子,我得給他們換新一批。”
“不能讓他們用著舊料拼的。”
“哪怕我自己背債,也得把這事做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