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平臺上新聞了
- 重生七零:嬌媳鬧大院
- 百億
- 2020字
- 2025-06-30 00:20:08
第二天,三江鎮農具廠那邊又打來電話。
“溫同志,鎮里說了,要訂二十口。”
“他們看過了,燒的快、用的順,連炊事員都說比供銷社那種洋爐子強。”
溫瑾瑜把電話擱下,轉身對秦致遠說:“通知李城燃,準備大批量配件,進城拉貨。”
“我們這第一把火,算是點著了。”
第二天一早,研究所的食堂還沒開火,張玉蘭就扯著圍裙沖進來了,手里攥著一張報紙。
“溫姐!快看!咱們上新聞了!”
溫瑾瑜正蹲在門口擦皮鞋,聽她這么一吼,抬頭問:“哪個新聞?”
張玉蘭一邊展開那張報紙一邊念:“江城市廣播電視報,第一版!標題是——‘青年技術員集體研制節柴設備,群眾反響熱烈’。”
她激動的直跺腳:“你看你看,這上頭寫的清清楚楚,說我們研究所研制的新式爐具,已經在三江鎮試點成功,帶動五村炊事改革,是‘群眾歡迎的實用技術’。”
“還專門點了你的名字,說你是青年技術骨干代表。”
劉長河也跟著湊了過來,一眼掃到報紙上的照片。
“哎喲我去,這不是我嗎?!你看你看,我那張臉糊是糊了點,但這姿勢一看就是我在攪爐膽!”
張玉蘭翻白眼:“你就不能有點出息?這新聞重點不是你那張臉,是我們爐子終于被人看見了。”
溫瑾瑜把皮鞋擦完,站起來接過報紙看了幾眼。
她沒說話,目光落在文末那句評語上:“這類不靠撥款、不爭名額、不惹風頭的實用技術,是當前基層技術干部值的鼓勵的方向。”
她心里明白,能把這篇文章掛上省城統一刊號的地方媒體第一版,一定是有人在后頭推了一把。
“你說……”她突然開口,“這是不是魏老的意思?”
秦致遠站在門口,剛吃完早飯回來,聞言點了點頭:“肯定是。你上次不是說他走的匆匆,說等文下來?”
“這就是信號。”
“文沒來,但風向來了。”
溫瑾瑜把報紙合上,轉頭吩咐:“從今天起,停止一切非必要外宣,咱們該低頭干活就低頭干活,不用沾沾自喜。”
“張玉蘭,你去把三江鎮那邊反饋表做個清單,整理成條目,寫清楚用了哪些人、燒了多少柴、村民反饋如何。”
“劉長河,把那批爐子重新建個倉庫,把試點批次跟實驗批次區分開,別搞混了。”
兩人一聽立馬點頭。
秦致遠問:“那咱們下一步呢?是不是可以申請下一批推廣?”
溫瑾瑜沒立刻回答,她目光盯著窗外那口正冒煙的爐子:“不用申請,別人會主動找來的。”
果不其然。
下午剛過三點,研究所大門口就來了三撥人。
一撥是隔壁縣農機站的,說要看樣品,一撥是廠里老同志介紹來的供銷社主任,說要了解生產工藝,還有一撥,是直接帶著材料來的,說是來“登記采購意向”。
張玉蘭站在門口接待,忙的腳都打轉。
“你們都先登個記,別急啊,一個個來,爐子不是買大白菜,咱們的登記、排單、安排調貨。”
辦公室里,劉長河拿著筆對著表格寫的飛快。
“這還真是,一登報,全江城都知道咱這爐子是實打實的了。”
“以前人看咱們都覺的我們是‘搞小打小鬧的’,現在好了,連市農技總站的都來了。”
溫瑾瑜坐在一邊,面無表情地看著手里的文件。
她嘴里說著:“熱鬧的時候,最容易出事。”
張玉蘭進來通報:“剛剛通知下來,說省技術評估組要過來走訪,聯合辦公廳、財政廳、物資處三部門,要看咱們現場操作情況。”
“時間呢?”
“后天。”
溫瑾瑜點頭:“行,走一遍流程,把全部材料準備好,尤其是群眾反饋那一部分。”
“評估組要看的,不是我們實驗做的多漂亮,是爐子落到老百姓家有沒有人用。”
秦致遠開口:“你是不是覺的……這次來的人不只是來走走看看這么簡單?”
溫瑾瑜淡淡說:“這次要是真把咱平臺定下來了,那以后就不是江城的爐子,是省里的爐子,國家的試點。”
“你說,這么大塊肉,誰不眼紅?”
話剛落音,門外就響起一陣敲門聲。
門一開,是門房老高跑上來的,喘著氣說:“不好了,省電視臺也來了,說要采訪!”
“說什么采訪?”溫瑾瑜眉頭一緊。
“說是做個‘基層技術革新’專題片,點名要你出鏡。”
屋里一下安靜下來。
秦致遠小聲說:“這下不是風,是浪了。”
溫瑾瑜起身:“你們先別慌,我去見見他們。”
“讓他們來廠房,不來辦公室。”
“咱這平臺不是靠嘴說的,是靠柴火燒出來的。”
采訪那天,是個陰天。
省電視臺的攝影車一早就停在研究所門口,一幫人扛著機器進了廠房,不多話,進門就干活,布景、裝燈、搭三腳架,沒半點廢話。
劉長河本來穿著那件褪色的藍布襯衫,見人家要拍攝,趕緊把衣服撣了撣,頭發抓了兩下。
張玉蘭撇了他一眼:“你打扮個屁,人家不是來拍你,是拍爐子的。”
“那也的體面點不是?”
結果人家記者指著爐子旁邊的水壺說:“這個挺好,冒熱氣的時候能拍到效果,畫面扎實。”
然后又指著燒爐子的幾個農民:“這幾個鄉親一會兒多說點你們自己怎么用爐子的,越接地氣越好。”
人家根本不問你是不是工程師,也不問誰是負責人。
張玉蘭倒覺的這樣挺好:“這才是正路子,不拿咱們當干部拍,把咱當工人拍。”
采訪結束后,記者走時特地找到了溫瑾瑜。
“同志,我們領導說你這個平臺,可能是下半年省里改革典型之一。”
“到時候有個內部交流會,你要是方便,可以來省城做個匯報。”
溫瑾瑜沒點頭,也沒推辭,只回了一句:“我這人不會說話,到時候要是去了,說的不順耳,你們別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