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第一把火
- 重生七零:嬌媳鬧大院
- 百億
- 2016字
- 2025-06-30 00:20:08
天黑的早,十月的江城風一吹,就帶了股冷意。
研究所后面的老廠房里,劉長河擼著袖子在爐膛口蹲著,嘴里叼著根劈柴。臉上糊了兩道黑灰,一身藍布工裝套的結實,看著像是從打鐵鋪里出來的。
“都快點啊,火磚對接縫別有空,昨天我剛試了小樣,風一鉆進來就燒不起來!”
李城燃在一邊抬著爐膽,憋的滿臉通紅:“你小子說的輕巧,這玩意兒一個人能抬的動才怪了……快!下面墊塊瓦片!”
溫瑾瑜站在廠房門口,雙手插兜,看了三分鐘,開口問道:“點了嗎?”
“快了!”劉長河吆喝一聲,拿起那根老竹桿往爐膽里一捅,“我點火了??!”
他把干草引子丟進去,另一只手拎著一個鐵皮壺,小心翼翼地滴了幾滴松油,再把點燃的火柴啪地一聲搓著。
轟的一下,火苗就竄了上來。
那火沒直接往外躥,而是沿著爐膛彎進去,透過簡陋的觀察口還能看到里面燒的通紅。
劉長河眼睛都不眨一下地盯著,隔了十幾秒,后頭連著的煙囪忽然“哐”一聲,把廢氣沖出去了。
爐子通了。
整個廠房先是靜了兩秒,緊接著李城燃放下爐膽,咧著嘴樂了:“行了!這玩意真燒起來了!”
劉長河連連點頭:“我說吧!就咱這個煙道,昨天我專門請老王爐匠來量過,三度拐彎,保溫、抽煙、節柴全在一塊兒了!”
有人鼓掌,有人直呼牛逼。
溫瑾瑜朝屋里走了一步,拍了拍爐膽的鐵皮:“溫度夠嗎?”
劉長河立馬說:“夠!這邊是鐵皮測試壺,水剛剛倒進去已經冒熱氣了,不出兩分鐘就能燒開!”
話音剛落,旁邊的小水壺就發出“咕嚕咕?!钡穆曇簟?
張玉蘭驚訝的不行:“這么快?我媽那口爐子燒一壺水的半小時!”
劉長河像是聽見夸獎,眼珠一轉:“溫姐,我建議咱們明兒就搞個對比測試,把咱這個新爐子和農戶家老式爐子放一塊燒,時間、柴火用量都記清楚。讓他們自己看效果!”
溫瑾瑜點了點頭:“你這提議不錯?!?
她掃了一圈,“明天我請老馮來寫一封公函,貼大門口,說咱們這邊有成果展示,凡是街道、供銷社、合作社、農機廠有興趣的,全都可以派人來看?!?
李城燃站在一邊,拿鐵鉗敲了敲爐子:“這下觀察組的人該閉嘴了吧?”
溫瑾瑜卻說:“他們閉不閉嘴我不管,但咱們嘴不能軟,手不能停,賬不能糊?!?
李城燃點點頭,嘴里低聲念了一句:“有理?!?
第二天一早,廠房門口擺了三口爐子。
左邊那口,是街道上某戶人家捐出來的傳統土爐子,鐵皮包邊,全靠木柴死燒。燒水半小時還冒不出熱汽,火候全靠感覺。
右邊那口,是前兩年供銷社推廣過的省柴爐,但因為爐膽太小、出氣口設的高,老百姓根本用不慣,推廣一年就沒人再提。
中間,就是劉長河和李城燃昨晚鼓搗出來的這口“自制改良爐”。
底鼓大、爐膽長、煙道三彎,還有可拆式爐蓋和獨立抽風孔。
操作起來比燒水壺還快,關鍵一點,省柴。
張玉蘭守在廠房門口登記,嘴里喊著:“各單位來人排好隊,先驗身份,再進棚內看演示?!?
供銷社、城建辦、街道婦聯、三江鎮農具廠,全來了。
人群里不時冒出各種聲音:
“這玩意這么大個,能燒開水就行啊?”
“你別瞧不起啊,咱家后院要真能燒飯、燒水,還能烤紅薯,這一年省下多少柴火?”
“關鍵這玩意安全啊,你家那口老爐子還不是去年差點燒著簾子?!?
劉長河戴著自制的布帽子,在棚里邊點火邊講解:“咱這不是搞玄的,這是實打實干活的家伙!你燒上十分鐘試試看,看看出煙沒有、火是不是旺,柴火是不是少?!?
城建辦那邊的技術員還真拿秒表掐了時間,十五分鐘,爐膽內水壺咕咚冒熱氣,煙囪沒有一絲反嗆,連場地都沒什么嗆味兒。
幾個農機廠的老工人當場就豎起了大拇指:“這爐子可以試點?!?
臨走前,三江鎮農具廠的廠長拍了拍劉長河的肩:“我今天不帶合同來,但你們這爐子我要定十臺,先做試點,我回去給鎮上寫報告?!?
劉長河一聽,差點跳起來。
他忙不迭跑到溫瑾瑜那邊:“溫姐!有回音了!三江鎮農具廠要十口爐子!”
溫瑾瑜拿著筆記本沒停:“讓他下書面意向函,我叫張玉蘭登記?!?
“還的寫?”劉長河驚了。
“寫下來就不怕變卦?!睖罔さ亓艘痪?。
劉長河點頭:“對,溫姐說的對!”
這一整天,進進出出的好幾十號人。
中午飯都顧不上吃,張玉蘭餓的打晃,還是靠秦致遠拎了兩包干糧回來才撐住。
晚上收工后,劉長河一屁股坐在爐子旁邊,手里抱著一袋酸菜干飯團,嘴里咬的嘎吱響。
“溫姐,我今天是真有點感動了。”
溫瑾瑜坐在另一頭,拿著登記本看了一圈,問:“哪兒感動了?”
“你看這幾十號人來來去去,沒人問咱是不是國家撥款的,沒人說你學歷高不高,他們就看這爐子能不能燒,燒的快不快,柴火省不省?!?
“這些人才是真正為生活來的人,不看花頭,只看實用?!?
溫瑾瑜沒接話,只是輕輕應了句:“對,他們是我們要守住的人?!?
這一夜,沒人加班,但整棟研究所都亮著燈。
樓下那口爐子,還在慢慢冒著熱氣。
夜深了。
研究所的人都散了,爐子也熄了火,只剩院墻外頭偶爾狗叫幾聲。
李城燃守在門房,正靠著椅子打盹,突然聽見有人敲門。
他眼皮一跳,拎著根甩棍出去,一看是郵局的人,推著輛自行車。
“李同志,是你吧?這封信掛號件,署名溫瑾瑜?!?
李城燃接過信封,低頭一瞧,封口用的是老式火漆,泛黃的紙張,邊緣還有被水泡過的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