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觀察組來了
- 重生七零:嬌媳鬧大院
- 百億
- 2004字
- 2025-06-30 00:20:08
老魏這話剛落音,門口那助理立馬就湊了過來,小聲說道:“魏老,您是不是也聽說過這個‘溫瑾瑜’?最近平臺上的事……挺熱鬧的。”
老魏沒搭腔,手指還在茶杯邊一點一點地敲著。
隔了一會兒,他淡淡說了句:“你去查查她早年的戶籍檔案,把她下鄉前那段也調來,我記的當年那一批人里,水云鎮出了事,有個孩子轉到了京市,那會兒登記混亂,沒入總表……”
助理應了一聲出去了。
這頭剛說完,那邊江城就不安生了。
研究所門口的站牌上貼了個通知,說是省里要派個“觀察組”過來,協助光啟平臺做好“階段性評估”。
說白了,就是有人要進駐研究所了。
這事傳出來的第二天早上,劉長河就背著書包跑到了值班室,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罵開了:“這都什么破玩意兒啊?我們這正搞著科研呢,他們還整這套?觀察組?還評估?評你奶奶個腿!”
張玉蘭也拎著保溫桶過來,一邊往辦公室倒水一邊皺眉:“誰讓你說臟話了?你別給平臺招黑。”
劉長河把手往椅子上一拍:“我這是實話!你不覺的這觀察組來的太突然了嗎?不是有貓膩是什么?”
張玉蘭撇了他一眼:“那你說,誰想整我們?”
劉長河冷哼一聲:“還能是誰?白家那幫死魚翻身不了,就盼著我們摔跤呢。還有香江那邊,恨不的把我們這攤子端走。”
他們正說著,溫瑾瑜推門進來了。
她也沒換衣服,就穿著那身洗的泛白的格子襯衣,一進屋就往辦公桌后一坐,把包一丟。
“都別猜了,觀察組的人,今天上午就到。”
劉長河一聽炸了:“這么快?不是說下周才來嘛?”
溫瑾瑜低頭把筆拿出來,說:“通知提前了,理由是‘臨時工作安排調整’。”
張玉蘭問:“誰帶隊?”
“你聽了也不認識。”溫瑾瑜寫著寫著,嘴角一撇,“姓方,是省里調研處下來的。還有四個隨員,兩個搞財務的,一個搞人事的,還有一個,說是‘技術評估組’,其實就是盯著咱們這點設備來的。”
劉長河一聽就來氣:“盯什么啊?我們這點破爐子,他們也能評?”
溫瑾瑜頭也沒抬:“人家不是沖著爐子來的,是沖著我們這攤人和賬本來的。”
劉長河蹭地站起來:“那不行,我今晚的加班,先把項目庫里那幾本舊賬捋一捋,有幾頁字都快糊了。”
溫瑾瑜點了點頭:“行,你去翻,記住,能補的就補,不能補的就按原樣保存,別造假,哪怕錯了咱們也的實話實說。”
張玉蘭抬起頭:“那人事那塊兒……是不是也的備份?”
“我已經讓李城燃帶人搞了,”溫瑾瑜合上筆記本,“今晚他們通宵值班。”
到了下午兩點,觀察組的人就到了。
一輛綠色吉普,一輛北京212,停在了研究所門口。
五個人下車,帶頭的是個四十歲出頭的男人,臉上掛著那種標準的“官面笑”,說話客氣但話里話外都透著一句話:我是來壓你們的。
“同志們辛苦了啊,我們是省里派來的協助組,接下來這幾天,我們就住你們這邊了,有問題隨時溝通。”
溫瑾瑜沒多說,只是回了一句:“歡迎,但提前說好,實驗區不接待外人,資料不能隨便翻,進門前請登記。”
那姓方的也不惱,嘿嘿笑著說:“理解理解,我們就是來看看,不會干擾。”
可還沒等第二天,問題就來了。
晚上十一點多,李城燃跑到女生宿舍樓下,拿著一份檢查單直喘氣:“溫姐,有人偷偷溜進了資料室。”
溫瑾瑜手里還拿著勺子,正準備泡面,聽完這話把泡面一蓋:“誰?”
“不認識,穿觀察組的外套,說是要提前熟悉項目,想‘順便’看看‘你們之前那批自研表格’。”
“鑰匙哪兒來的?”
“配電室那邊翻出來一把舊鎖匙,好像從雜物間里摳出來的。”
溫瑾瑜起身穿衣:“走,咱們去看看。”
等他們趕到資料室的時候,那人正趴在一堆箱子上翻賬冊。
溫瑾瑜冷著臉走過去,語氣平的嚇人:“看夠了嗎?”
那人愣住了,半天沒說話。
李城燃已經走到他身后,一把拿走他手上的本子,嘴里嘟囔:“咱們這項目干了快一年,這堆紙你看的懂嗎?”
那人臉上掛不住了,嘴硬道:“我們這不是例行審查嘛,想先看看你們的原始數據。”
溫瑾瑜沒吭聲,只是從身后摸出登記本:“你進門登記了嗎?”
那人搖頭。
“你翻資料有我簽字了嗎?”
還是搖頭。
“你有調令嗎?”
沒吭聲。
溫瑾瑜把登記本往桌上一拍:“出去,明早我會跟你帶隊的領導談。”
第二天早上,觀察組那姓方的就主動找來了,滿臉堆笑:“年輕人不懂事啊,我給他批評教育了。”
溫瑾瑜沒回他這句話,只是淡淡說:“你們怎么查,我們配合。但也請你們遵守基本程序。咱們是平臺,不是亂翻箱子的土庫。”
姓方的干笑了幾聲,訕訕離開。
可事情沒完。
當天下午,市里財政科的人突然打來電話,說光啟平臺今年第二季度的撥款要“暫緩發放”。
理由模糊,說是“流程調整”。
張玉蘭氣的臉都紅了,直接拍桌子:“他們是明著來搞事了!”
溫瑾瑜坐著沒動,只問了一句:“通知寫的是‘暫停’,還是‘取消’?”
張玉蘭翻了翻:“寫的是‘暫緩’,沒寫時間。”
“那就還有活路。”溫瑾瑜一揮手,“爐子照做,實驗照干,咱們不給他們添把火。”
“但錢……”張玉蘭欲言又止。
溫瑾瑜回了一句:“我們沒錢,就讓成果說話。”
話說完,她起身走出辦公室,直奔那片還沒封頂的舊廠房,一邊走一邊說:“劉長河,動手吧。省柴爐,今天晚上給我點第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