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正面輪廓的審美

(一)面下1/3比例

美貌人群往往符合面上、面中、面下三等分(即“三停”),或者面下1/3略長。“三停五眼”是指理想的面型,其長寬符合一定的標準比例。“三停”是指面的長度比例,將面的長度三等分,從前額發際線到眉間,從眉間到鼻底,從鼻底到頦下緣,各占臉長的1/3。“五眼”是指臉的寬度比例,以眼形長度為單位,從右側發際到左側發際,將面的寬度五等分。面上1/3通過發際線的修飾會有所不同,在正畸美學中僅作為參考。

正畸美學目標的設定需要關注面中1/3和面下1/3的比例關系。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是面中1/3高度基本正常,面下1/3高度存在異常。面中1/3高度正常,面下1/3偏長者,面型顯得消瘦;面下1/3偏短者,面型顯得寬大(圖1-2-11)。部分病例面中1/3和面下1/3都偏長,但比例接近1∶1,面型雖呈長面型,但相對協調。對于這一類患者,降低其面下1/3高度反而會使面中份和面下份比例失調,對面型美觀產生不良影響。

圖1-2-10 牙弓形態影響微笑時的唇齒美學

A~D.頰廓間隙大小適度,微笑協調;E~H.頰廓間隙過大,微笑時顯得不夠飽滿;I~L.頰廓間隙小,微笑時顯得不含蓄

圖1-2-11 面下1/3比例

A.面高比例均等;B.面下1/3偏長,面型消瘦;C.面下1/3偏短,面型寬大

面下1/3可再細分為三等分,即鼻底到唇珠、唇珠到頦唇溝和頦唇溝到頦頂點。這三者基本滿足1∶1∶1比例時,面型相對協調。部分患者頦唇溝到頦頂點的距離過長,面下1/3過長,面部比例不協調(圖 1-2-12)

圖1-2-12 頦唇溝到頦頂點距離過長

A.正面像;B.正面微笑像;C.側面像

(二)面中1/3飽滿度

面中份飽滿度,即上頜骨發育程度和鼻旁軟組織豐滿度,是正畸治療方案制訂的重要參照。

1.上頜骨發育不足或鼻旁軟組織不豐滿的患者,鼻旁區域顯得平直或者凹陷,面中1/3不飽滿(圖1-2-13)。對于這一類患者,應考慮增加面中1/3的飽滿度或盡量維持現有飽滿度,防止因正畸治療而加重面中1/3的不足。在制訂正畸治療目標時需要綜合考慮上頜前牙突度、上唇突度與面中份軟組織飽滿度的關系。

圖1-2-13 鼻旁組織較平直

A.正面像;B.正面微笑像;C. 45°側面像;D.側面像

2.對于鼻旁組織平直或凹陷的患者,過度唇傾上頜前牙造成的上唇突出,可能因鼻旁區域的襯托而顯得更加明顯。牙列中重度擁擠伴面中1/3平直的患者,在解決牙列擁擠的同時如何維持面型飽滿度是治療的重點和難點。對于面中1/3平直的正畸拔牙患者,余留拔牙間隙可考慮通過磨牙近中移動來關閉,從而盡量維持原有面型的突度和飽滿度(圖1-2-14)

圖1-2-14 牙列中度擁擠、上下中線右偏伴面中1/3平直

A~C.治療前面像;D~F.治療前口內像;G~I.治療后面像示基本維持原有面型突度;J~L.治療后口內像

(三)唇

放松狀態下,上下唇的比例約為1∶2,口角位于兩眼平視前方時瞳孔中點向下延伸的垂線上。不同個體的上下唇形、唇厚度和唇肌張力有所不同。唇形左右對稱、上下唇厚度適中的唇形較為美觀(圖1-2-15A)。上下唇厚的患者,常表現為“嘴突”(圖1-2-15B);上唇薄、下唇厚的患者,則表現為下唇外翻(圖1-2-15C)。唇肌松弛的患者,常表現為唇閉合不全或開唇露齒(圖1-2-16)

圖1-2-15 不同唇形及唇厚度

A.唇形左右對稱、上下唇厚度適度;B.上下唇厚、唇肌松弛,顯得嘴突;C.下唇外翻

圖1-2-16 上下唇唇肌松弛、唇閉合不全

A.正面像;B.正面微笑像

1.唇曲度

唇曲度是指微笑時上唇下緣所形成的弧線。微笑時口角向外向上揚起,上唇微微上抬,形成一條凸向下的弧線。這樣的微笑迷人且富有魅力(圖1-2-17A、B)。如果微笑時口角下垂,形成凸向上的反向弧線,則明顯影響微笑時的面部美觀(圖1-2-17C、D)

2.唇運動對稱性

微笑時,唇運動不對稱,導致左右側牙齒暴露量不一致,嘴角向一側歪斜,影響面部的協調和美觀(圖1-2-18)。初診時,需要仔細觀察患者說話和微笑時的唇動度,并將觀察結果告知患者,避免患者誤解正畸治療導致口角歪斜。

圖1-2-17 微笑時的不同上唇曲度

A、B.唇曲度適宜,微笑迷人;C、D.口角下垂,唇曲度凸向上,微笑不協調

圖1-2-18 微笑時,唇運動不對稱

A.正面像;B.正面微笑像示左右側唇運動不對稱,上唇向左側牽拉更多

(四)頦

正面觀時,頦部中點應與面中線相一致。但是,大多數患者頦部中點與面中線并非完全一致,1~2mm內的偏斜對面型美觀的影響較小。3mm及以上的頦部偏斜相對明顯,容易被發現,影響面部對稱性和美觀(圖1-2-19)。在判斷頦部偏斜時,需要區分功能性和骨性因素,可以結合口內是否存在咬合干擾點、頦點在下頜姿勢位和牙尖交錯位時是否一致、左右側下頜支高度是否一致等信息加以判斷。

除了錯因素導致的頦部偏斜,還有一類頦部偏斜需要引起重視,即左右側肩頸部肌肉不對稱牽拉引起的頦部偏斜。這一類患者在臨床上較為多見,尤其是兒童及青少年。在下頜姿勢位時,由于左右側肩頸部肌肉力量不對稱導致患者左右肩高度不一致,頭部習慣性被牽拉向一側,表現為高低肩、頦部偏斜(圖1-2-20)。這種情況下,需要判斷頦部偏斜是單純由于肌肉力量不對稱引起的,還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圖1-2-19 頦部左偏、左右側面部不對稱的患者面像

A.正面像;B.正面微笑像

圖1-2-20 頸部肌肉力量不對稱引起的頦部偏斜

A.下頜姿勢位時,患者高低肩,頭部習慣性被牽拉向右側,表現為頦部右偏;B.兩肩被迫放平時,肌肉緊張,頦部右偏;C.經過1年的肩頸部肌肉訓練后,兩肩自然放平,頦部偏斜有所緩解

(五)面部輪廓

除上述美學目標以外,正畸治療還需要考慮面部的整體輪廓。面部輪廓包括從顳部、顴弓、頰部、下頜角到頦部構成的連線。其中,顳部、顴弓下方及頰部軟組織的豐滿度將影響正畸治療的美學效果。顳部與頰部軟組織豐滿的患者,面部輪廓飽滿,面容顯年輕。顳部與頰部軟組織凹陷的患者,顳頰部區域輪廓塌陷,顴弓更顯突出(圖1-2-21)

1.面部輪廓飽滿度

正畸過程中需要足夠重視面部輪廓的飽滿度,應在仔細評估面部整體輪廓后制訂方案和實施治療。對于在治療前已存在顳頰部凹陷或顴弓突出的患者,需要謹慎制訂矯治方案。顴弓突出的患者,如果正畸治療大幅度內收上頜前牙,隨著上唇的內收,顴弓會顯得更加突出,嚴重影響面部的整體美觀。對于上述情況,在治療前應與患者充分溝通,告知矯治可能帶來的風險,盡量避免選擇拔牙矯治內收前牙的治療方案。

圖1-2-21 顳頰部軟組織凹陷、顴骨高

A.正面像;B.正面微笑像;C.側面像

2.面部軟組織的增齡性變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顳部和頰部可能出現凹陷,在制訂矯治方案時應考慮到面部軟組織的增齡性變化。此外,矯治過程中由于咀嚼習慣的改變,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咀嚼肌萎縮、頰部軟組織凹陷的現象。等到拆除矯治器恢復以往咀嚼習慣后,頰部軟組織飽滿度會有一定程度的恢復(圖 1-2-22)

圖1-2-22 正畸治療過程中,咀嚼肌鍛煉減少引起頰部軟組織變化

A~C.初診時面像;D~F.正畸治療結束后面像示患者雙側頰部軟組織不飽滿;G~I.正畸治療結束4年后面像示患者雙側頰部軟組織飽滿度有一定程度恢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云| 北辰区| 苗栗县| 连云港市| 英山县| 洪泽县| 东宁县| 张家港市| 闻喜县| 平泉县| 扎囊县| 紫金县| 惠安县| 丰宁| 炉霍县| 慈溪市| 文山县| 台前县| 翼城县| 巴中市| 格尔木市| 安丘市| 石河子市| 东山县| 宝兴县| 天峻县| 鄂伦春自治旗| 磐石市| 台江县| 新民市| 文登市| 山阳县| 称多县| 高雄县| 兴仁县| 含山县| 平湖市| 沽源县| 长宁区| 穆棱市|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