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歪瓜裂棗
- 大胤武圣
- 戰(zhàn)城南
- 2585字
- 2025-05-13 11:24:45
“人,老子交給你了。是騾子是馬,拉出去遛遛,莫要墮了咱們王字小隊的威風(fēng)。”
王頭兒那粗嘎的嗓門在空蕩蕩的營房里里滾了幾滾,便像是被風(fēng)吹散的沙塵,倏地沒了蹤影。
他那魁梧的身形一晃,也消失在門外那片灰蒙蒙的天光里,只留下江臨和他那個剛湊起來,瞧著比叫花子隊伍還要寒磣幾分的班底。
除了垂手侍立的張猛、侯三,那三個從始至終都像是受驚的兔子般縮在墻角,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的新兵蛋子。
江臨深吸一口氣,將胸中那股郁結(jié)之氣緩緩?fù)鲁觥?
他目光平靜地轉(zhuǎn)向那三名新兵,開始仔細(xì)打量起自己這未來的家當(dāng)。
隊列最前邊,戳著一個身量頗高的漢子,足足有八尺開外,在這群普遍不算高大的邊軍士卒中,當(dāng)真算得上是鶴立雞群,醒目得很。
只是他那張臉,卻長得有些駭人,一張黝黑得如同鍋底的臉膛上,左邊的眼白渾濁不堪,像是被人硬生生塞進(jìn)去一顆爛掉的魚眼珠子,瞳孔也縮成了一個針尖大小的灰白小點,顯然是瞎了。
而他那只完好的右眼,卻睜得極大,幾乎要從眼眶里凸出來,占據(jù)了小半張臉,眼珠子突出,大如銅鈴。
此刻正骨碌碌地轉(zhuǎn)動著,帶著幾分不安的討好。
這副尊容,也難怪旁人要給他起個趙大眼的綽號。
此人本名趙栓柱,聽口音是宣府人士,乃是為躲避官府清丈田畝追索賦役而流落至此,最終充軍入伍。
緊挨著趙大眼身側(cè)的,則是一個面色蒼白如紙的青年,看上去年紀(jì)約莫二十出頭。
他身形略顯單薄,眉宇之間總是籠罩著一股子揮之不去的郁結(jié)之氣,仿佛胸中憋著天大的委屈無處訴說。
他那副模樣,與周遭那些滿臉橫肉的粗獷悍勇的邊軍比起來,當(dāng)真是格格不入,像是誤入狼群的綿羊。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他那只無力地垂在身側(cè)的左手,竟然生有六指。
那多出來的一根小指頭,與其余五指并列著,雖然比旁邊的指頭細(xì)弱了一些,短了一些,卻也是皮肉筋骨齊全,活脫脫一個小怪物。
此人名喚李牧,據(jù)說原本是個飽讀詩書的秀才公,肚子里也曾裝過幾卷圣賢文章。
只可惜時運不濟(jì),命途多舛,不幸被一樁牽連甚廣的科場舞弊大案給拖下了水,不僅斷送了那眼看就要到手的功名前程,最終還落得個流放充軍發(fā)配邊疆的下場。
此刻他低眉順眼地站在那里,神情木然,仿佛對周遭發(fā)生的一切都已麻木不仁,再也激不起半點波瀾。
隊列最末尾,也是最不起眼的一個,則是個瘦小枯干的半大孩子。
看那身量,頂多也就十二三歲的光景,穿著一身不知是從哪個死人身上扒下來的破舊軍服,袖子褲管都挽了好幾截,依舊空空蕩蕩,像是偷穿了大人衣服的小毛賊。
他臉上臟兮兮的,像是剛從泥水里撈出來的一樣,一道黃濁的鼻涕正從鼻孔中悠悠然地垂將下來,眼看就要滴落到干裂的嘴唇上。
他卻渾不在意,只是時不時地用力吸溜一下,發(fā)出令人牙酸的聲響。
這個小屁孩兒,便是三人中年紀(jì)最小的小七。
沒名沒姓,據(jù)說他是半年前自己混進(jìn)軍營來的,為了能有一口飽飯吃。
然而半年過去了,他那張蠟黃瘦削的小臉,以及那雙因為長期饑餓而餓得幾乎要冒出綠光的眼睛,無不說明,他那個吃一頓飽飯的愿望,至今未能實現(xiàn)。
此刻,他正怯生生地望著江臨。
江臨的目光從這三人身上一一掠過,心中百味雜陳。
瞎了一只眼的逃戶,左手六指因案獲罪的落魄秀才,拖著鼻涕的半大屁孩。
他娘的。
若在太平時節(jié),治軍嚴(yán)整的衛(wèi)所,這等樣人,怕是連踏入軍營的資格都沒有,便早已被像攆狗一樣趕走了。
也只有在這鳥不拉屎的苦寒兇險邊陲之地,兵員奇缺,朝廷法度又鞭長莫及,才會將這等老弱病殘、背景復(fù)雜之輩也一股腦兒塞入軍伍,充作濫竽。
張猛與侯三見江臨打量完了那三個新兵,卻半晌默然不語,一張臉陰沉得像是要下暴雨,便忍不住相互遞了個眼色。
性子活泛些的候七此刻見氣氛有些尷尬,便向前一步,咧開嘴,嘿嘿干笑了兩聲:“頭兒,我說句不怕您生氣的話,王頭兒這老小子也忒不厚道了些,簡直是拿豆包不當(dāng)干糧。您瞧瞧,給您撥的這都是些什么歪瓜裂棗,咳咳,卑職是說,這幾位兄弟,一個個瞧著都挺有個性的哈!”
趙大眼聞言,依舊是一副三棍打不出一個悶屁的畏縮模樣。
李牧則依舊低垂著頭,仿佛周遭一切都與他無關(guān)。
唯有那小七,聽到“歪瓜裂棗”四字,嚇得身子一抖,那條剛要吸回去的鼻涕,這次卻沒忍住,啪嗒一聲,掉在了滿是塵土的地面上。
江臨沒有理會侯三的插科打諢,他目光再次投向那三人,聲音平靜,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沉穩(wěn):“從今日起,我便是你們的小旗官,江臨。你們?nèi)耍热胛吟庀拢惝?dāng)恪守軍規(guī),聽我號令。平日里,莫要惹是生非,巡防操練,亦不得懈怠。若有違者,軍法從事,絕不姑息。”
他頓了頓,聲音略緩,繼續(xù)道:“當(dāng)然,只要你們恪盡職守,我也不會虧待了自家兄弟。軍中歲月,本就艱苦,能聚在一處,便是緣分。日后,有我一口干的,便少不了你們一口濕的。”
他這番話,恩威并施。
那三人聽了,神色各異。
趙大眼那只獨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似乎沒想到這位年輕的小旗官說話竟如此直接坦誠。
他甕聲甕氣地應(yīng)了一句:“小的趙栓柱,見過小旗大人。大人吩咐,小的自當(dāng)遵從。”
他倒是直接報上了本名。
李牧也緩緩抬起頭,那雙略顯空洞的眸子里,第一次泛起一絲微光。
他拱了拱手,聲音略帶沙啞,卻吐字清晰:“罪卒李牧,參見小旗大人。”
他言語間,竟還帶著幾分文縐縐的酸腐氣。
唯有那小七,似懂非懂地眨巴著眼睛,聽到有吃的,眼睛驟然一亮,忍不住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怯生生地問道:“小旗大人,那以后,咱們能吃飽飯嗎?”
他這話一出,張猛與侯三都忍不住笑了出來,笑得前仰后合,連眼淚都快要流出來了。
趙大眼那張僵硬的臉上,也似乎抽動了一下。
李牧則微微皺了皺眉,旋即又恢復(fù)了那副事不關(guān)己的模樣。
江臨看著小七那雙充滿渴望的眼睛,心中微微一嘆。
他沒有笑,只是認(rèn)真地點了點頭:“只要聽話,肯下力氣,以后,我盡量讓你們都能吃上飯。”
他知道,這承諾或許有些輕飄,但對于此刻的小七而言,卻已是天籟之音。
果然,小七一聽,那張蠟黃的小臉上頓時綻放出無比燦爛的笑容,仿佛已經(jīng)吃到了香噴噴的白米飯,他用力地點著頭,大聲道:“小七聽話,小七一定聽小旗大人的話!”
江臨微微頷首,心中卻并無多少輕松之意。
這支七拼八湊的五人小隊,便是他在這邊城安身立命,向上攀爬的最初倚仗。
前路漫漫,荊棘叢生,他唯有咬緊牙關(guān),帶著這群歪瓜裂棗,殺出一條血路來。
他轉(zhuǎn)頭對張猛和侯三道:“五哥,七哥,日后還要多倚仗二位哥哥。”
張猛拍著胸脯道:“頭兒說的哪里話,自家兄弟,應(yīng)該的!”
侯三也笑道:“能跟著頭兒您這等福將,是咱們的運氣!以后頭兒您指哪兒,咱們兄弟就打哪兒,絕不含糊!”
江臨點了點頭,道阻且長,行則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