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再次穿越

2018年6月15日上午11:30

衛氏機械廠圍墻外,嘈雜的蟬鳴聲撕扯著悶熱的空氣。申通小哥的電三輪碾過減速帶,顛簸著發出悶響,車斗里堆著的快遞紙箱被曬得發燙。

老王頭坐在傳達室窗邊的藤椅上,一邊端著搪瓷缸喝茶看報,一邊用蒲扇啪嗒啪嗒的拍著大腿驅散夏季惱人的蚊子,見是平常送快遞的小劉,老王頭伸手推了推滑到鼻梁中間的老花鏡,頭也不抬地朝外喊:

“小劉,快遞箱還放老地方別亂放啊!“

小劉抹了把脖子上的汗珠,熟絡地朝老王頭點了點頭:“王叔,今兒快遞不多就五個箱子,都給您放這了。“

他等老王頭應了聲,十分熟練的把5個快遞紙箱從三輪車上卸下,整齊的碼在傳達室門口一側靠墻位置。

又和老王頭打了個招呼,這才轉身跨上電瓶車拉著滿滿一車快遞前往下一家。

老王頭把《大河報》翻到第四版社會新聞,直到整版豆腐塊文章看完,他才扶著藤椅把手站起來,不緊不慢走到門口擺放快遞的位置。

見快遞箱上有衛遠的名字,便沖里側辦公室方向喊:“小衛廠長,有你的快遞...!

辦公室的吊扇攪動著悶熱空氣,衛遠此刻正對照著電腦上的1937年周家口地方志做攻略。

忽然聽見老王頭在門外喊有他的快遞,衛遠松開握著的電腦鼠標——三天前網購的穿越物資終于到了。

等到五個大小不一的快遞紙箱搬進辦公室,衛遠反手鎖上門。

美工刀利落地劃開寫著“義烏商貿城線上定制店”快遞箱膠帶,包裝盒的棱角在日光燈下泛著精致的啞光,藍色絲絨表盒嚴絲合縫。

掀開盒蓋時阻尼感恰到好處—果然是一份價格一分貨品控確實到位。

“光這燙金紋路的包裝盒,少說也得溢價二十塊大洋。“衛遠摩挲著手里的定制表盒,美滋滋地想著。

第二個包裹分量很重,撕開加厚泡沫紙箱,一百個海鷗手表外包裝盒整齊地碼在定制周轉箱內。

每個盒內各嵌著一塊海鷗FNC-800機械表,箱體四壁還嵌著三指厚的防震海綿,防護措施顯然做的比較到位。

衛遠從周轉箱中取出一個表盒,只見表盒正中間嵌著一塊海鷗FNC-800機械表,藍寶石鏡面映出冷光,秒針走時的“咔嗒“聲均勻如心跳。

指節輕叩表殼立刻傳出三聲清脆的“錚“音,單就做工和材質對于衛遠這個門外漢來說,一點不輸于“勞力士、卡地亞”之類的國際名表。

衛遠此次籌備的穿越物資,除了手表、鉆石及定制包裝盒外,還特意在網上添置了由藤條手工編織的民國風手提箱、一套灰麻布長衫配圓頂黑呢禮帽用來做必要的掩護。

以及二十枚經專業做舊處理的仿古袁大頭銀元、一把220伏高壓可伸縮防身電棍用做不時之需。

這些商品既能營造自己商人的身份特征,又能在遭遇突發情況時提供基礎防衛能力。

眼見產品質量沒有什么問題,衛遠便取出海鷗機械表的原廠包裝盒開始逐一拆封。

他先是用美工刀小心刮去盒底的“Made in China”標簽,又用酒精棉對著表底反復進行擦拭,直到撕掉標簽后留下的淡灰色膠痕徹底消失這才作罷。

隨著衛遠把處理好的手表塞進定制表盒,“咔嗒“一聲合上盒蓋,第一塊手表包裝替換完成,接著是第二塊、第三塊……

直到最后一枚手表擺進襯布卡槽,辦公桌面上已齊刷刷地擺放著100個完成包裝替換的表盒。

忙完手表更換后,衛遠轉手又開始處理起鉆石包裝的替換.....

“齊活!“

從日上三竿到日影西斜,衛遠襯衫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濕。

直到下午五點多的陽光斜射進辦公室窗戶,他才將最后一顆2克拉鉆石嵌進定制版的首飾盒,這才癱坐在滿地狼藉替換下來的包裝盒中間。

沒辦法這個事情不太好假以他人,不然解釋起來說不清楚,不知道還以為自己要造假做什么非法的勾當呢,萬一被有心人給舉報了,那可真成了創業未半中道崩殂了。

“叮叮...”

衛遠一根香煙還未抽完墻上掛鐘的時針已指向了18:00整,此刻下工的鈴聲也準時響起,不大一會窗外就傳來工人們下班的聲音。

原本還懶洋洋的衛遠不禁精神一震,抬腳就把未抽完扔在地上的半截香煙碾滅,接著右手凌空一掃,桌上原本碼放整齊的海鷗表盒、藍絲絨鉆戒盒、藤條箱等物件便瞬間消失無蹤,只留下遍地散落著的原廠包裝盒、保修卡、塑封膜之類。

等到衛遠收拾完辦公室,把成堆的包裝盒、塑封膜塞進編織袋,拖進廠區外的大垃圾桶再折回辦公室時,掛鐘指針已挨近八點。

原本白天嘈雜無比的廠區,這會顯得非常靜謐,就連變壓器嗡嗡的電流聲都清晰可聞。

豫劇唱腔從窗外飄進來,衛遠探頭瞧見傳達室的電視機藍光忽閃。

老王頭最愛看的《梨園春》正播到《卷席筒》,小倉娃的唱詞混著電子雜音在夜色里蕩開:“小倉娃我離了登封小縣……“

“再不能中岳廟里把戲看吶。“衛遠倚著窗臺哼完下句,指節在窗框上叩出梆子節奏。

當最后一聲“倉“字余韻散盡,他閉眼調出系統界面,熟悉的金色數據流重新在衛遠視網膜閃現,裹著未散的戲韻撕開一道時空裂縫,最終連同窗邊的衛遠一起消失不見。

歷朝歷代的華夏國人習慣把淮河以北,黃河以南,東起黃海,西達潼關的這一大片盛產小麥的地區稱為中原,在國人的傳統心理上中原就是國家、社稷、王權、政權的代名詞,而周家口千百年間始終是中原腹地的命脈所系。

周家口地處豫東平原腹地,沙河、潁河、賈魯河三川交匯,自明永樂年間以來便是中原糧倉與漕運樞紐-有“小漢口”之稱。

鼎盛時期每日千艘糧船在此卸貨,河岸十八里糧倉連綿,倉廩儲麥可供河南全境三月所需。

晉省、陜省商幫在此建有山陜會館,其會館門口所樹鐵旗桿高22米(至今現存),頂端北斗七星鐵斗象征“天下糧道盡在掌握“。

歷史文化方面也涌現出眾多歷史名人,如上古時期的伏羲氏:在此畫八卦、定嫁娶,其蓍草占卜術至今仍在淮縣民間流傳,后被尊稱人祖爺。

東晉時期的謝安-謝氏家族,南遷前在周家口設“東山書院”,唐代詩人劉禹錫《烏衣巷》中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所說的“謝”正是指謝安謝氏家族。

近代時期則誕生了近代史上極具爭議的政治人物-袁世凱,他既是清末新政的推動者,也是民國初年權力角逐的核心人物。

自1937年深秋開始,日軍第14師團的鐵蹄踏破平漢線,周家口就此成為“敵占淪陷區”。

但周家口畢竟是沙河、潁河、賈魯河三川交匯處,是豫東地區重要的水路碼頭,雖然地處“淪陷區”卻依然吞吐著豫東八縣的商貨。

此時的沙河上運糧船首尾相接,潁河畔騾馬市照樣人聲鼎沸,賈魯河橋頭茶館里的銀元叮當聲甚至比戰前更響。

只是漕船桅桿飄著膏藥旗,岸上布告欄貼著“華北臨時政府“的告示,河面時不時竄過日軍巡邏艇—無不彰顯著此時的周家口正處在小鬼子的實際控制范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林县| 灵武市| 秭归县| 桦甸市| 巴南区| 宝山区| 丰台区| 如东县| 万宁市| 永和县| 利津县| 申扎县| 宣城市| 自贡市| 汪清县| 睢宁县| 汝城县| 贵德县| 寻乌县| 松滋市| 岑巩县| 紫云| 闵行区| 芜湖市| 林州市| 丽江市| 札达县| 泾川县| 北海市| 海城市| 池州市| 绩溪县| 乌海市| 依安县| 田林县| 江都市| 大丰市| 稻城县| 通化市| 上蔡县| 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