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實務精要:裁判觀點與證據梳理
- 吳振坤 蘭祥燕 吳振乾編著
- 4567字
- 2025-05-12 16:58:22
第四節 證據收集與證據清單制作
《民事訴訟法》第67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該法條長期被人民法院在各種案件中高頻引用,就是因很多當事人在訴訟中,口說無憑,沒有完成自己的舉證責任,導致需要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因此,當事人起訴前,一定要先準備好相關的證據材料,以加大案件的勝訴概率。打官司就是打證據。法庭上的事實,是靠證據的審核梳理和當事人的口頭陳述相結合,由法官根據證據規則和審判經驗拼湊起來的。法官并非案件事實的親歷者,離婚訴訟中,當事人各項訴訟請求的主張,都需要提供相應的證據做支撐,否則法官無法判斷事實的真偽,也無法作出客觀準確的判斷。
離婚案件中,根據法官對案件事實審核的重點,一般需要收集提供以下四大類證據。
一、婚姻關系方面的證據
該類證據一般指結婚證。我國實行婚姻登記制度,只有登記結婚的夫妻,離婚時,才需要辦理離婚手續。
關于婚姻關系的證據方面,有3個特殊情況:
1.1994年2月1日前結婚的事實婚姻關系
《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現已失效)在1994年2月1日才開始頒布實施,有些年紀大的夫妻,結婚時間早于1994年2月1日,雙方當時可能只是按照婚俗習慣辦理了酒席婚宴,然后就共同居住生活在一起,并有了孩子等。此時,他們已經符合結婚的實質要件,雖然后來可能沒有補辦結婚登記手續,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7條的規定,可以按照“事實婚姻”來處理,等同于已經結婚的夫妻。
2.1994年2月1日后的同居關系
有些夫妻,結婚時間晚于1994年2月1日,按照當時生效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本應該去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基于各種原因沒有辦理。此時,即便他們符合結婚的實質要件,夫妻關系也不會被法律承認,只會認為他們屬于同居關系。
一方如果到法院單獨起訴請求解除同居關系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3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如果當事人因同居關系期間,發生財產分割或者子女撫養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才受理。
因此,該類人群,如果要按照夫妻關系進行案件的審理和法律適用,需要先去補辦結婚登記手續。否則,就只能按照同居關系期間的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糾紛來處理。這兩種法律關系,在財產保護方面和舉證責任方面,完全不同。
3.結婚證找不到或丟失
時間久了,有時會找不到結婚證,或結婚證丟失了,或一方為了防止對方去離婚立案,故意將結婚證藏起來。如果一方找不到結婚證,又打算提起離婚訴訟,可以自行到原婚姻登記機關調取婚姻登記檔案,加蓋婚姻登記機關的公章即可。如果因時間過久,婚姻登記機關也無法找到檔案,可以找當地的檔案局去調取檔案材料,由檔案局加蓋相應公章也可以,只要能證明雙方是夫妻關系,辦理過結婚登記即可。
二、感情破裂方面的證據
結合《民法典》第1079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23條的規定,我國法律規定了以下11種可以準予離婚的法定情形:
(1)重婚;
(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
(3)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
(4)遺棄家庭成員;
(5)有賭博惡習屢教不改;
(6)有吸毒惡習屢教不改;
(7)因感情不和分居滿兩年;
(8)一方被宣告失蹤;
(9)經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后,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
(10)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的;
(11)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前十種情形,都需要提供相應證據,第十一種屬于兜底條款,具體情形需要綜合案情判斷,但也需要有相應理由及證明材料。不同情形需要提供哪些證據,在之后的章節中會分項介紹,此處不再贅述。
需要提示的是,感情破裂的關系認定,具有一定主觀性,男女雙方主觀認識不同,庭審中的說辭,經常各持己見,互相矛盾,這在訴訟中很常見,導致法官經常無法判斷事實真偽,非常依賴于證據的證明力。但有些情況下,當事人的部分陳述內容,或拒不回答,可能會對自己產生一些不利影響,導致對方無須提交證據,也能被法官直接認定相關事實。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3條規定,在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陳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實,或者對于己不利的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在證據交換、詢問、調查過程中,或者在起訴狀、答辯狀、代理詞等書面材料中,當事人明確承認于己不利的事實的,適用前款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規定:“一方當事人對于另一方當事人主張的于己不利的事實既不承認也不否認,經審判人員說明并詢問后,其仍然不明確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視為對該事實的承認。”
三、孩子撫養方面的證據
孩子撫養問題在后續的章節會作詳細介紹,此處不作贅述。
需要提示的是,如果雙方對孩子的撫養已經達成一致意見,該方面的證據無須提供。另外,孩子在兩周歲以下,八周歲以上時,該方面證據材料的必要性不高。
兩周歲以下的孩子,原則上歸母親撫養;除非有證據證明女方存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44條規定的下列情形: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
(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親要求子女隨其生活;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不宜隨母親生活。
對于8周歲以上的孩子,其意見會作為判定撫養權的重要參考意見,此時相關證據的作用也會大打折扣。
四、共有財產方面的證據
(一)房屋
1.房屋買賣合同
房屋買賣合同,最常見也最重要。房屋的購買時間、購買金額、購買方式、購買人信息等,是法院最需查明的事實,也是確定房屋是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的重要依據,這些都反映在房屋買賣合同中,故證明房屋情況,首先應提交房屋買賣合同。如當事人手中沒有合同,可以到房屋管理部門申請查詢,如果房屋已進行產權登記,房屋買賣合同在檔案中可一并查詢到。
有些地方的房屋管理部門,當事人查詢房屋信息時,不給出具紙質檔案,需要人民法院親自查詢或出具調查令方可出具紙質資料并蓋章,如果當事人無法在訴訟前查到房屋證據材料,可在立案后開庭前準備好調查取證申請書,要求法院提前調取。
2.購房發票、契稅費票據
購房發票和契稅費票據,可以證明房屋的購買價值和購房成本。
3.房產證
如果房屋已經辦好產權證,應該隨購房合同、契稅票一并提交。有些房產證上顯示有抵押信息,有些顯示有共有人情況,這些信息對財產分割有重大影響。
4.借款合同或抵押貸款合同
部分房屋購買時,買房人只是支付了首付款,剩余房款通過貸款支付,此時會有借款合同或抵押貸款合同,可以一并提交,證明共同債務情況。
5.還貸的銀行流水和還款計劃表
按揭貸款合同中,一般會有還款計劃表,此時可以配合還貸的銀行流水賬單,證明房屋的剩余貸款數額。
(二)車輛
1.機動車登記證書
可以證明車輛的基本情況,登記權利人和車輛的購買時間。
2.購車合同、購車發票、購車稅費
可以證明車輛的購置成本。
3.車輛行駛證或車管所登記資料
可以證明車輛的其他相關信息。
(三)銀行存款
這個最簡單,提交銀行流水即可。關鍵是需要提交全面、真實的銀行流水。
(四)公司股權、股票
1.通過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詢的工商檔案
從公司的工商檔案中,可以查清股東情況及公司財務情況、股份轉讓情況等。
2.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中,一般會詳細記載股東情況,出資金額和出資時間,股東的權利義務等。
3.股東名冊或出資證明等
有些公司會有自己的股東名冊,該股東名冊可能和登記的股東情況不一致;有些公司還提供出資證明,出資證明可證明股權購買的對應價值。
4.股權期權合同
有些公司為了激勵員工,會給員工分配公司股權期權,并通過一定年限和一定條件進行行權。這種期權通常不會登記在公司股東名冊上,也不享有公司經營管理權等權利,只有分紅權。該類合同需要到公司查詢合同檔案,一般需要有股權期權合同或實際分紅的證明材料,才可以進行查詢及分割。
(五)保險、基金、理財等
1.保險合同、基金合同、理財合同
上述三種權益,都屬于合同型權益,都有合同作為載體,合同中也會明確權利義務關系和領取收益的方式和期間,故可提供該類合同。
2.購買上述產品的銀行交易流水記錄
可通過銀行流水記錄,證明購買過上述產品,證明相應的購買時間,購買金額及支付對象。
(六)知識產權收益
知識產權中的人身權歸屬于個人,財產收益算共同財產,故只要提交收益的證明材料即可,一般表現為收款或轉賬的銀行流水。
(七)其他動產
1.購買合同、購買收據、付款流水
可證明購買過相應的動產,及購買時間及金額。
2.照片或視頻資料
證明動產的基本情況和所在位置。
(八)債權債務
1.借款協議、借條、欠條等
證明存在債權債務關系,有相應的債權人或債務人,具體的債權債務金額等。
2.銀行流水、轉賬憑證等
證明債權債務發生的實際金額,出借金額,歸還金額,支付利息情況等。
3.其他合同及憑證
當事人之間產生債權債務的原因較多,但一般都有基礎的合同和相關的資金轉賬流水,只要據實提交即可。
五、證據清單目錄制作
(一)證據清單目錄制作
證據收集完成后,需要根據一定的邏輯體系,將證據整理到網上,并編寫證據目錄,以便法官可以更直觀方便地了解當事人的舉證內容和舉證目的及舉證重點。
證據清單目錄制作,主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證據材料分類
首先要將證據材料進行分類整理,根據離婚案件審查的四類事實,進行證據分類。結婚類證據、感情類證據、孩子撫養類證據、財產類證據,分門別類整理好。具體各個門類有哪些證據,上面內容已經提及,此處不再贅述。
2.證據材料順序
證據材料分類后,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列。
(1)四大類排序法。離婚案件中,四類證據先做大排序,按照結婚類、孩子撫養類、財產類、感情類依次排序。將感情類證據放在最后,是因感情類證據,爭議相對更大,為避免舉證一開始就出現較為激烈的爭執,一般將感情類的證據放在最后,將前三類相對客觀的證據,放在前面,有利于庭審正常進行。不過,如是第一次起訴離婚,感情類證據,應放在財產類證據前面,因為第一次起訴離婚,人民法院關注的重點是能夠準許離婚,如果不準許離婚,是不會分割財產的,故感情類證據,需要一開始就提出,并作為主力證據充分展示。
(2)時間排序法。各個門類的證據材料,按照時間先后順序進行排序整理。
(3)重要性排序法。對于各個門類的證據材料,也可以按照重要程度進行排序,重要級優先,次要級劣后。
3.證據目錄模塊
證據目錄的模塊,不要太復雜,根據下面的證據清單目錄模板制作即可。主要包括五個模塊,分別為序號、證據名稱、證明內容、頁碼、備注。其中,備注可以寫“證據來源”或“是否原件”等信息,庭審中,法官會進行證據材料的逐項核實。
證據目錄及說明(適用于各類案件)

4.證據目錄內容
證據目錄的內容,應盡可能清晰準確,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證據名稱據實寫明即可,一般文件是什么名稱,即寫什么名稱。證明目的根據需要證明的事實寫清楚,最好與訴訟請求或者反駁理由能夠相互匹配,以便更好地對自己的主張進行佐證。證明目的的內容,不宜長篇大論,寫明核心觀點和意見即可,如涉及相關協議條文或法律條文,可將協議條文或法律條文的編號寫明,以便法官查找。
5.證據頁碼編寫
所有證據統一編寫頁碼,每頁證據的編號,一般寫在頁面右下角或頁底中間處,便于開庭中隨時查找與翻閱。
(二)離婚案件證據清單示例
原告證據目錄清單示例

續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