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如實申報后由于海關的不當行為未能鑒別出商品禁限屬性而予以放行的行為可成為犯罪阻卻事由

案件名稱

唐某涉嫌走私珍貴動物制品(金帶喙鳳蝶標本)案[1]

裁判要點

如實申報后由于海關工作人員審查把關不嚴或業務水平不夠精通等原因導致將屬于禁限屬性的商品錯誤放行,不應將此責任轉嫁于當事人。

案情簡介

1993年下半年被告人唐某向被告人蘇某非法收購《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所列舉動物金帶喙鳳蝶(標本)23只,唐某將其中5只標本在向海關履行了報關手續后,得到了海關的查驗放行,寄往國外。一審法院以走私罪對唐某定罪量刑,二審法院改判唐某不構成走私罪。

裁判理由

二審法院認為,唐某雖在無許可證的前提下將5只金帶喙鳳蝶標本寄往國外,但向海關履行了報關手續,且該報關手續是符合海關要求的,并未逃避海關監管,其行為不構成走私罪。海關放行的依據是金帶喙鳳蝶未列入我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而根據我國加入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金帶喙鳳蝶屬于保護對象。海關工作人員工作中的失誤或過錯不能由當事人來承擔。針對其他事項的裁判理由略。

評析與辯點

這里海關之所以出現執法不當,是因為其主要參考國內法規定,而忽視了我國加入的國際公約規定(當然我國加入的國際法相關內容沒能及時轉化為國內法,此時國際法還能不能直接適用是另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也可以作為一個辯點,在此暫不展開)。這一不當行為直接和行為人是否逃避海關監管這一關鍵主客觀構成要素相聯系,直接影響了犯罪構成,因此很有必要對之深入研究。我們認為,既然當事人已經向海關如實申報,海關經表面審查及外形查驗即可初步判斷當事人申報是否屬實(如果是低報價格等情形還可以說海關工作人員有被蒙騙的可能,但本案不屬于此類情形)的情形下,海關仍對不應放行的商品予以放行,這種過錯責任不應由當事人來承擔,因為在此情形下,當事人客觀上并無逃避海關監管的走私犯罪行為,主觀上亦無走私犯罪的主觀故意。更進一步分析,海關工作人員在此遇到的其實不再是事實認定的問題而是法律適用的問題,而法律該如何適用與當事人的申報行為并無直接聯系,當事人并無保證海關工作人員正確適用法律的義務和能力。

注釋

[1]參見陳暉:《走私犯罪論》(第2版),中國海關出版社2012年版,第229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鼓县| 蒙山县| 三明市| 台南市| 道真| 巴彦淖尔市| 梅州市| 宣威市| 类乌齐县| 武宣县| 临桂县| 普定县| 罗平县| 苏尼特右旗| 亳州市| 大安市| 福州市| SHOW| 海林市| 漠河县| 庆云县| 庆元县| 中牟县| 东平县| 新沂市| 无锡市| 周口市| 当涂县| 泰顺县| 清水县| 河源市| 东乌| 双鸭山市| 扶余县| 娄底市| 大名县| 丰都县| 射洪县| 武城县| 尉犁县| 克什克腾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