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保護
-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理解與適用
- 李洪雷主編
- 2226字
- 2025-05-12 17:12:35
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相關保護規劃和措施,并將野生動物保護經費納入預算。
國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通過捐贈、資助、志愿服務等方式參與野生動物保護活動,支持野生動物保護公益事業。
本法規定的野生動物棲息地,是指野生動物野外種群生息繁衍的重要區域。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的規劃和措施、保護經費以及社會參與的法律規定。
理解與適用
本條沿襲原法條文,未予修改。
一、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
本款規定的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體現了對野生動物的整體性保護原則。棲息地(habitat)是一個空間概念,是指適宜動物生存和繁衍的光線、濕度、氣候以及筑巢地點等物理和生物的環境因素的總和。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態與其棲息地的生態狀況存在密切的聯系,棲息地面積的巨幅縮小以及破碎化所導致的隔離是目前造成野生動物資源減少現象和部分物種瀕臨滅絕的主要因素。“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是保護野生動物的前提和基礎,也是保護野生動物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和關鍵性措施。鑒于法律明確性和可實施性的要求,野生動物保護法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范圍予以了法律界定,根據本條第三款的規定,野生動物保護法中所指的野生動物棲息地,是指野生動物野外種群生息繁衍的重要區域。毋庸置疑,對于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其范圍的合理劃定是首要任務。2023年1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就《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評估認定暫行技術規定》《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公開征求意見,旨在加強陸生野生動物種群及其棲息地保護,對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進行科學調查、評估、認定、劃界和命名等工作。[1]
近年來,我國在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方面做了巨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我國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主要是通過劃建自然保護區的方式,在劃分的九種自然保護區類型中,專門設立了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指以野生生物物種,尤其是珍貴、瀕危物種種群及其自然棲息地為主要保護對象的一類自然保護區。例如,遼寧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主要保護對象為斑海豹及其生態環境;湖南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主要保護對象為大鯢及其生態環境;云南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主要保護對象為黑頸鶴及其越冬棲息地的生態環境等。另外,我國還通過劃定禁獵、禁漁區,建立國家公園、森林公園、海洋特別保護區以及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方式對野生動物棲息地予以保護。盡管如此,現階段我國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還遠遠不能滿足野生動物保護的需要,部分開發、工程建設活動仍然對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產生著不利影響,相當數量的國家、地方重要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因此,必須科學評估和衡量工程建設活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警惕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利益的現象。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項目建設單位在進行建設活動前應當向環境保護部門提交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建設項目開展的全過程應當受到環保部門嚴格的監督和管理。另外,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還需要政府建立完善的野生動物棲息地土地征用補償制度。政府、棲息地管理機構和土地權利主體、當地居民可以就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進行協商,適當限制土地權利主體、當地居民權利,并保證協商以后不增加除法律法規規定外的新義務。[2]
二、國家鼓勵捐贈、資助、志愿服務等社會參與形式
公眾參與是現代公共行政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政府越來越多地與相關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s,NPO)等社會組織進行合作,鼓勵和支持他們對相關問題提供更加專業的行為活動。野生動物的保護同樣也需要社會力量的參與。本條第二款對野生動物保護的公眾參與予以明文規定,旨在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通過捐贈、資助、志愿服務等多種方式,調動各類社會主體參與野生動物保護活動的積極性,推進野生動物保護公益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社會捐贈、資助、志愿服務等是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資金、物資和人力來源。為鼓勵此類社會參與,國家會依法為其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必要的便利,對符合條件的組織和活動按規定給予稅費減免及資金支持,或者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支持有關組織從事相關的保護活動。同時,本法第九條還規定了表彰和獎勵制度,旨在對野生動物保護和科學研究方面成績顯著的組織和個人予以肯定。
目前,在我國組織規模及社會影響較大的全國性野生動物保護社會團體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China Wildlife Conservation Association,CWCA)。根據協會的組織章程,該協會是由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科研教育、馴養繁殖、自然保護、漁獵生產者和廣大野生動物愛好者自愿組成的專業性、非營利性、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國性社會團體,是發展我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
關聯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注釋
[1]《〈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評估認定暫行技術規定〉〈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公開征求意見》,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網站,
[2]《鼓勵公眾參與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載中國人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