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02 金融不良債權受讓后的計息規則

——代理公司訴技術公司借款合同案

【案件基本信息】

1.裁判書字號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20)京民終257號民事判決書

2.案由:借款合同糾紛

3.當事人

原告(被上訴人):代理公司

被告(上訴人):技術公司

【基本案情】

1996年至1997年,某銀行營業部向房地產公司借款2筆共計2000萬元,并通過兩份《借款合同》約定了利息等,技術公司(當時為全民所有制企業,2002年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為上述借款提供擔保,連帶承擔償還本息等。2000年6月20日,某銀行營業部、甲公司北京辦事處、房地產公司、技術公司簽訂《債權轉讓協議》,約定某銀行營業部將其至2000年3月20日在上述借款合同項下的全部未受清償債權轉讓給甲公司北京辦事處。截至2001年12月,房地產公司累計還息163萬元,其余本息未償還,技術公司未履行保證責任。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決,判令房地產公司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償還甲公司北京辦事處借款本金1837萬元及利息,技術公司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責任保證等。

2006年9月12日,甲公司北京辦事處向擔保公司轉讓資產包清單所列示的各項資產,其中債權部分為截至基準日的主債權、從權利以及由此轉化的其他相關權益。包括案涉對房地產公司的本金1837萬元、利息561.98萬元,轉讓基準日為2006年7月17日。2007年3月19日,擔保公司向乙公司出售債權,包括案涉對房地產公司的主債權及相應從權利本息合計2398.98萬元,本金1837萬元。2007年10月8日,乙公司約定向代理公司出售債權,包括案涉對房地產公司本金為1837萬元的債權。同年11月8日,擔保公司、乙公司、代理公司發布公告稱,擔保公司、乙公司將公告載明的債務人(借款人)、保證人的債權及擔保從權利轉讓給代理公司,債務人應立即向代理公司清償本金及相應利息;保證人應立即履行連帶責任保證,清償債務本息。其中包含案涉對房地產公司本金為1837萬元的債權。2009年4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將民事判決確定的債權人變更為代理公司。技術公司進入強制清算程序后,清算組認為代理公司剩余債權為0元,并未予重新核定。

【案件焦點】

1.代理公司有權主張的利息范圍;2.本案是否應適用《關于審理涉及金融不良債權轉讓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以下簡稱《海南會議紀要》);3.涉案債權利息的計算及數額。

【法院裁判要旨】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1.代理公司有權主張債權本金及利息。乙公司、擔保公司、代理公司發布的債權轉讓公告中已明確債務人應向代理公司清償相應利息,保證人亦應清償債務本息。同時民事判決確定的債權人變更為代理公司。代理公司有權主張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是一種法定的懲罰措施,被執行人未按期履行生效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的,即應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本案中,民事判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雖然該判決書中未寫明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但代理公司仍有權主張。

2.《海南會議紀要》第九條規定,利息計算截止日為受讓日。本案中,涉案債權的產生及確定均在《海南會議紀要》發布之前,故債權利息應當計算至2009年3月30日。在訴爭利息的具體數額上,根據雙方確認的計算方式和計算結果,按照1837萬元的借款本金,計算至2009年3月30日,利息應為17962997元,上述利息加債權本金、案件受理費及保全費,并扣除代理公司已經受償的部分,代理公司剩余債權數額應為7759503元。

綜上,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判決:

一、確認代理公司對技術公司享有債權7759503元;

二、駁回代理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技術公司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同意一審法院裁判意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判決: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后語】

本案涉及主要問題為金融不良債權受讓后應如何計息。

一、《海南會議紀要》的適用范圍

金融不良債權轉讓產生于一定的歷史時期,在金融不良債權轉讓后,受讓人是否可以繼續按照原有計息規則收取利息罰息等在實踐中產生爭議,最高人民法院為此專門出臺《海南會議紀要》及其一系列規定進行規范。針對一筆金融不良債權是否適用《海南會議紀要》,需要考慮以下三個要素。

1.轉讓受讓主體和最初轉讓時間。《海南會議紀要》所適用的不良債權轉讓分為政策性不良債權和商業性不良債權。這兩類不良債權各有其特殊的轉讓時間和轉讓受讓主體:政策性不良債權的轉讓時間是1999年至2000年,轉讓主體為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以及國家開發銀行,受讓主體為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商業性不良債權轉讓時間是2004年至2005年,但《〈關于審理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的理解與適用》[3]也提出轉讓主體不限于交通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等商業銀行。

2.債務人類型。從《海南會議紀要》規定條文看出,其所規范的系債務人為國有企業的案件。但是,在當時歷史背景下,所轉讓的不良債權不僅包括國有企業債務人,還包括非國有企業債務人。《〈關于審理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的理解與適用》在談到對不良債權轉讓合同認定無效的理解時指出,債務人為非國有企業的,亦應按照規則處理。所以不良債權的債務人可以是國有企業也可以是非國有企業。

3.適用程序階段。《海南會議紀要》規定,僅適用于在發布之后尚在一審或者二審階段的案件。因此,涉案債權糾紛在一審、二審階段均應適用《海南會議紀要》之規定。

二、停止計息的時間確定

結合《海南會議紀要》第九條規定,對于適用《海南會議紀要》的金融不良債權,受讓日在發布日前的,利息停止計算時間為受讓日;受讓日在發布日后的,利息停止計算時間為發布日。一方面,考慮到受讓人基于利益信賴原則,在受讓人受讓時對所受讓債權的利息是有獨特期待的。另一方面,不良債權轉讓價格往往過低,如果無限期計算利息,將導致成本收益有不合理差距。

三、收取的利息是否包括復利

在金融不良債權轉讓過程中,最初的金融借款合同往往載有計收復利的規定,并且還會有法院生效判決予以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債權人轉讓債權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是該從權利專屬于債權人自身的除外。根據中國人民銀行《人民幣利率管理規定》,金融機構有權計收復利。因此,計收復利的權利專屬于商業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即便在金融不良債權轉讓時,明確約定受讓人可以計收復利,或者受讓人取得規定計收復利的生效法律文書權利,非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受讓人也無權向債務人計收復利。

編寫人: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鄒明宇 孫立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川县| 安岳县| 北安市| 隆回县| 湘潭市| 修水县| 合肥市| 原阳县| 葫芦岛市| 黄山市| 全椒县| 元阳县| 遂溪县| 嘉荫县| 大埔区| 来安县| 都匀市| 陈巴尔虎旗| 商洛市| 德庆县| 和顺县| 绥阳县| 志丹县| 高州市| 六枝特区| 涞水县| 颍上县| 灵川县| 岚皋县| 根河市| 堆龙德庆县| 同江市| 扬州市| 政和县| 河南省| 佛山市| 乐至县| 廉江市| 安陆市| 西昌市| 宜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