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年全球系統性風險趨勢報告
- 西南財經大學全球金融戰略實驗室 北京睿信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編著
- 1892字
- 2025-05-14 16:03:31
第二節 新世界新格局下的全球系統性風險指數編制
一、新全球系統性風險指數的假設
所謂的全球系統性風險,其本質都是國家的系統性風險,并且主要是關鍵國家的系統性風險。從全球金融危機來看,一些發展中國家出現的系統性風險,會波及發達國家和全球市場,但對于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會逐漸消退,持續時間并不會太長,產生的負面影響也相對較小;而一些發達國家出現的系統性風險,常常會波及全球所有國家和市場,持續時間會比較長,產生的負面影響也相對較大。
本報告以為,中國目前主要是全球系統性風險的對沖項,但也不能排除自身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更為重要的是,本報告的指數是測量各個國家的風險與機遇,測量的是不確定性,將中國納入全球系統性風險指數的監測范圍,說明中國在世界格局的變化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世界格局的變化導致全球系統性風險變化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金融風暴,導致全球經濟發展長期停滯。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經濟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人民幣也被納入了SDR(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sht)之中。因此,本報告在編制全球系統性風險指數的同時,必須反映這種變化。事實上,中國的崛起給全球帶來了極大的發展空間。在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下,中國除了自身穩定的經濟發展和金融安全之外,也是平衡發達國家金融對發展中國家沖擊的重要的砝碼。同時,原有的發達國家自身也成為全球系統性風險的重要來源。
基于此,本報告在全球系統性風險指數的編制中,從1993年起,除美國外,將中國、歐元區的德國與法國以及日本和英國都納入相應指數當中,各自按GDP權重進行加權平均。為何要從1993年起才加入其他國家的相關指數呢?盡管2008年以前,美國經濟和金融體系對世界具有較強的支配性,大家很少會預料到美國會產生影響全球的系統性風險,但實際上,以美元霸權為基礎的美國一直是全球系統性風險的重要來源,德國、法國、日本和英國都居于從屬地位,中國有時也不得已處于從屬地位。回溯到1993年,可以比較兩個指數從1993年以來的變化。
為何沒有將一些其他發展中大國納入全球系統性風險指數呢?原因很簡單,盡管這些大國對全球系統性風險有重要的影響,但僅當其會影響到全球系統性重要國家及其處置和解決問題的機制與方式時,才會真正導致全球系統性風險。
當然,G20(二十國集團)已經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后期本報告的指數將會逐步納入對G20系統性風險的監測。事實上,我們針對186個國家或經濟體系統性風險的監測指數,可以隨時監測186個國家或經濟體的系統性風險,查找和警報國家系統性風險源,進而關注它們可能會對全球造成的影響。
三、新全球系統性風險指數的子指數及其算法
新的全球系統性風險指數,除屬于全球的大宗商品指數外,還有股指、匯率、國債和貨幣市場,同時還加入了經濟潛力空間比值,從而復合成為一個由6個子指數構成的整體的全球系統性風險指數。[6]
在新的全球系統性風險指數的5個子風險指數中,德國、法國、中國、日本和英國的股指、匯率的算法,以及大宗商品風險指數的算法,與原來的全球系統性風險指數一致,更新了原來貨幣市場和國債風險指數的算法。
在按原來的方法計算各國的指數后,再按2015年各國GDP占六國GDP之后的比重,再加權獲得該市場的子風險指數。其他子指數也類似。其中,2015年美國、中國、日本、德國、法國和英國的GDP權重分別為43.0%、26.3%、9.9%、8.1%、5.8%和6.8%。
考慮到國債收益率10年期和2年期收益率及兩者利差的周期性特點,考察了六國利差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的距離的一半,美國為2.8295%,日本為1.621%,德國與法國為2.005%,中國為1.255%,英國為2.281%,六國利差的均衡位置大致為1.9981%,可取2%,即下面公司中的A值。利用此公式(A-每個波動率的絕對值)/A×100獲得每個國家的國債風險指數,再按各國GDP權重加權得國債子風險指數。
貨幣市場子風險指數仍然是利用各國3個月拆借利率(發達國家為LIBoR[7],中國為3個月拆借利率)減去3個月國債掉期的利差,以利差為核心來進行風險指數的衡量。各國貨幣市場子風險指數由信用風險和周期性風險兩個指數各占50%構成。其中,信用風險指數以各國最大值的平均值為A值(為2.97%,取整數3%),代入公式(A-各國各時期相應利差值)/A×100。周期性風險指數將A=3代入如下公式取得:[A-ABS(A-各國各時期相應利差值)]/A×100。
各國經濟潛力空間比值的百分取值為3倍。獲得各國經濟潛力風險指數后,再按各國GDP權重獲得經濟潛力空間比值風險指數。
四、全球系統性風險指數的算法
將已求得的各子風險指數簡單平均或幾何平均即得全球系統性風險指數(其中,貨幣市場風險指數是從2002年3月15日放入的)。同時,經過比較,幾何平均指數較簡單平均指數更能體現全球系統性風險趨勢。故我們用6個主要國家六大子風險指數的幾何平均值來測度全球系統性風險指數。